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了不起!她同時參加奧運會和殘奧會

2024-08-14推薦

奧運會的乒乓歷史上,只有一位運動員同時參加奧運會和殘奧會——出生於波蘭的納塔利婭·帕爾蒂卡(Natalia Partyka)天生右臂殘缺,但她已經參加過6屆殘奧會和4屆奧運會,被稱為「乒壇維納斯」。

如今,「乒壇維納斯」的稱號不再獨屬納塔利婭·帕爾蒂卡一人。

台北時間8月6日淩晨,29歲的巴西女乒運動員布魯娜·亞歷山大(Bruna Alexandre)出戰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團1/8決賽,成為巴西首位參加同一屆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運動員。

站上奧運賽場,亞歷山大在女雙和女單的對決中均以0比3的比分敗給南韓選手,卻贏得了全場觀眾的掌聲。最終巴西女團以1比3的大比分輸給南韓隊,就此止步,亞歷山大也結束了自己的首次奧運之旅。

亞歷山大曾表示:「我希望有一天這一幕能成為再普通不過的情況:殘疾人和健全者一同比賽,不用考慮殘疾與否。」接下來,她還將在巴黎殘奧會的比賽中繼續出戰。

「殘疾沒什麽大不了」

當布魯娜·亞歷山大站上賽場,僅憑發球動作便能一眼認出她來。發球時,亞歷山大總是先把球放在她的球拍上,然後將球高高拋起完成發球,這是亞歷山大練習兩三年才掌握的技巧。

亞歷山大生於1995年,由於兒時接受截肢手術,她失去了右臂。但她沒有被殘疾困住,過去28年時間裏,她習慣了沒有右臂的生活,甚至覺得這樣能讓她成為別人的榜樣。

接受奧林匹克官網采訪時,亞歷山大表示:「我很高興能代表所有殘疾人,向大家展示一切皆有可能,讓我更願意繼續追求自己的夢想,不僅為自己著想,也為所有殘疾人著想。」

亞歷山大的自信,源於乒乓球。

7歲那年,受到哥哥的影響,她開始接觸乒乓球,「剛開始打乒乓球時,我沒有任何目標。但當我真正上手後,我很快就被招進了少年隊。」

顯然,亞歷山大在乒乓球上的天賦並不低,甚至剛開始參加聖卡塔琳娜州的錦標賽,她就戰勝了彼時的國家隊成員。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績,不斷進步。正是在那時,國家隊註意到了我。」亞歷山大表示,自11歲成為巴西國家隊的一員起,她便在乒乓球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由於只有一只手臂,一開始學習乒乓球的亞歷山大總掌握不好平衡感,但她透過玩滑板和五人制足球逐漸摸索出了竅門。

亞歷山大表示:「滑板運動提供了這種身體的平衡感。必須保持核心的穩定,如果你松勁了,就會摔角。」

「今天我在平衡感上完全沒有問題。我能接到每一個球,我可能會跌倒,但是我能接到球。我可以像有兩只胳膊的人一樣打球。殘疾沒什麽大不了,我們什麽都可以做到。」

越級挑戰

在乒乓球上的天賦,讓亞歷山大很快便嶄露頭角。她參加過常規的乒乓球比賽,並兩次奪得巴西乒乓球比賽全國冠軍。

在殘疾人乒乓球賽裏,亞歷山大的表現堪稱世界級。

2014年,她在北京世界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上獲得單打和團體賽的銅牌,隨後又在裏約殘奧會再次拿下單打和團體賽兩枚銅牌。東京殘奧會,亞歷山大更進一步打進決賽,最終不敵澳洲殘奧選手楊倩收獲銀牌。

越來越高的競技水平,讓亞歷山大萌生了與健全選手一較高下的沖動,而納塔利婭·帕爾蒂卡正是她的領路人。

接受奧林匹克官網采訪時,亞歷山大表示:「納塔利婭·帕爾蒂卡在職業生涯取得的成就激勵著我,她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一直想要擊敗她,去年我終於做到了。但我現在仍然受到她的激勵,我認為她開創了乒乓球的一段歷史。她既打過奧運會的乒乓球比賽,也參加過殘奧會,這讓我備受鼓舞。」

亞歷山大說:「釜山世乒賽是我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錦標賽,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國隊,包括馬龍、王楚欽、孫穎莎、陳夢。我打得很好,巴西隊歷史上首次進入16強,(小組賽)只輸給了日本隊,這對我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有很大幫助,我贏了6場比賽中的4場。」

亞歷山大開始嘗試參加常規的乒乓球比賽。在她看來,這是一段越級挑戰的過程,「殘疾人乒乓球比賽,我熱身需要一個小時,但是在常規乒乓球比賽時,我必須在賽前4小時就來這裏。」

「奧運會的比賽,大家節奏要快得多,之前世錦賽和平野美宇交手時,她的回球速度明顯就快很多,而在殘奧會上,除了納塔利婭,沒有人能節奏這麽快。」

作為巴西排名第3、世界排名第81的乒乓球運動員,亞歷山大顯然有自己的戰術策略。她說:「在殘奧會上,我可以更頻繁地將主動權交給對手。但在奧運會上,我不能那樣做,我必須更多地進攻,要更快、更積極。」

亞歷山大明白,奧運會是一段更加艱難的旅程,但她依然樂此不疲:「乒乓球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幸福。每當我站在球台前,無論是練習還是比賽,我都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和滿足。」

綜合央視新聞、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