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廣州這些帶「倉」字的老街小巷,藏著一段被遺忘的舊時光

2024-06-30旅遊

倉前街的「谷倉時光」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以稻米為主食的南方地區,歷史上曾建造不少糧倉。有的在歲月長河裏消失,不留一絲痕跡;有的舊倉難覓,幸好留下「倉」的地名,讓後人找回記憶。

經歷過禾稻栽種、曬收稻谷的人,對糧倉有種特殊的感情。差不多在我五六歲的時候,農忙季節就開始幫父母幹活,幹最多的活就是曬稻谷:

爸媽把田間用打谷機( 腳踩的那種 )新鮮打出的稻谷,用板車一蛇皮袋一蛇皮袋地拖回家。解開稻草系的封口,一袋袋混著稻梗清香的稻谷,被拖成一條條谷線,平行地「躺」在曬谷場。

圖片來源網絡

我要做的,就是用竹子做的扒和木板做的推,將新鮮的稻谷均勻地鋪平在曬谷場,把裏面摻雜的稻草梗挑出扔掉。然後,每隔2小時翻動全場的稻谷,讓 每一粒稻谷都「雨露均沾」地,享受到陽光熱烈的熾曬

曬谷的活不累,但最怕暴風雨來襲,那就必須和時間賽跑,使出吃奶的力氣,發動身邊的人一起幫忙,趕緊把曬谷場的稻谷,轉移到室內。每次搶收曬著的稻谷,都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

沒有風雨侵襲的話,在夕陽柔和的光中,用推和掃帚慢悠悠地把稻谷聚一起,用簸箕把稻谷一簸箕一簸箕地倒入一個個籮筐。

如此曬收重讀一個多星期,完全脫水的稻谷變結實,谷殼被裏面的米粒撐得谷谷的,可以裝入家中的米倉了。

圖片來源網絡

記得家裏有兩個米倉 (鐵的) ,差不多中等衣櫃那麽大,磚木墊起來防潮。一個倉自己吃,另外一個倉的稻谷售賣上交糧管所。

小時候的日子雖苦,一個星期可能就吃一次肉,但 因為有谷倉,再難的日子總算有一口飯吃。

小洲糧倉,位於海珠區小洲村

大學畢業,南下廣州揾食。關於廣州,知道更多的是「羊城」「花城」,後來知曉的「 穗城 」,即便現在被提及得都不多。

廣州得名穗城,除了源自「五位騎著五色羊的仙人,手執‘一莖六出’的谷穗來到廣州城」的 神話傳說 ,在歷史長河中,廣州和稻米的故事,可謂源遠流長。

越秀公園五羊雕塑記載該傳說

去過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參觀的朋友,可以看到陳列展出一種特別的 古陶器 ,頂端有尖帽、主體呈圓筒狀,是漢代先民用來儲糧的。

隋唐是中國古代糧倉制度體系的成熟期。 唐代的糧倉包括正倉、轉運倉、太倉、軍倉、常平倉、義倉等,功能各異。不過在唐代,廣東除珠三角一部份和粵北韶州等地開發較早外,還有很多地方尚未開發。

所以即便盛唐時,廣州依然沒有常平倉。這一狀況在宋代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宋代,中原人大規模南遷,帶來農耕文明時代更先進的生產技術,建設水利工程,擴大耕地面積,糧食產量大增。

廣東封開一帶的稻田

宋真宗時,朝廷在廣州首置平抑糧價的「常平倉」 ,透過「平糴法」,采用市場手段平抑糧價,高效流轉糧食,孕育出全國第一大米市。廣東出產的米,連同在廣西出產的,據說都先集中於廣州,然後運往沿海各地出賣。

彼時廣州成名副其實的「有米之城」,米店雲集的一條街,就是如今光塔附近的 米市路 。今越秀區倉邊路一帶,在宋代同樣有臨水而建的糧倉。

元明清三代,廣州的糧倉還承擔糧食進出口的倉儲功能 。國內外的糧食匯聚於廣州糧倉,城內留下諸多糧倉遺跡。

舊糧倉裏的光影流轉,是關於糧食的記憶。隨著糧食供給市場化,舊糧倉結束歷史舞台,或消失在滾滾時代浪潮中,或變身市井煙火氣的平民社區。

芳村碼頭附近的糧倉

幸好留下包含「倉」字的地名,雲淡風輕的日子,漫步廣州這些舊街小巷,漸漸被喚醒的,除了關於糧食的記憶,還有小時候的生活片段。

就像糧倉裏的稻谷,完好如初!

01 倉邊路

倉邊路南北走向,南起於中山四路,北止於東風中路。明代稱倉邊街,1920 年擴建成馬路,由倉邊街更名為倉邊路。1966 年曾名登峰南路,1984 年復現名。

倉邊路-越華路 斑馬線

雖然因宋代附近曾建有鹽倉得名,但這一帶也曾有糧倉。據悉,仁生裏原來是清兵左翼鎮外箭道官地,乾隆年間興建了十座糧倉,共三十間。福恩裏還有南海縣的漕谷倉,共二十一間。

穿過照耀巷可以到福恩裏

除了仁生裏、福恩裏的糧倉,在城隍廟的東側,據說還有一座屬番禺縣的容豐倉。而今天市法院的位置,原來也有一座糧倉,叫安平倉。

歷史推至早遠的秦朝,秦以任囂為南海尉,在城東二百步建 任囂城 ,是廣州最早的城。任囂城遺址,在今倉邊路一帶。

兩千多年過去,這一帶生活氣息依舊,周邊居民社區雲集。

通往仁生裏的小巷

這條不長的馬路上世紀開始,眾多律所、司法機構雲集,成為著名的「政法一條街」。上世紀80年代,電台有檔政法節目 【倉邊路口】 ,專門以此為欄目名。

02 舊倉巷

兩千多年前的任囂城只是一座小城,小到「僅能藩籬官舍暨中人數百余家」。關於這座小城的具體位置,大多數的說法是在今廣州倉邊路以西的舊倉巷一帶。

如果以任囂城開啟廣州城歷史的話, 舊倉巷或許才是廣州城的原點 。和倉邊路一樣,舊倉巷因為宋代建有鹽倉而得名,兩條平行的道路,相距不足200米。

舊倉巷更隱秘安靜一些,長不足500米,寬4米左右的街巷,隱藏在中山四路、越華路的高樓中。從在中山四路邁入巷口,麻石巷道、老屋舊門窗,好像穿越回二三十前的廣州。

舊時鹽倉位置難尋,但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在這從未缺席,市井煙火氣,在這依舊濃郁。肉菜小鋪、小餐館、理發室、縫補改衣的生活小店,就像門口聊家常的老人一樣,隨處可見。

03 大有倉

西湖路一帶,古代曾經有許多糧倉。西湖路的西面的起義路,有一條大有倉巷,原來也是糧倉,後為街巷名,又稱大有倉巷、大有倉街,連線起義路以及南朝街裏的賢藏街。

從西湖路穿過起義路就可以看到「大有倉」三個字,但街道在施工,難窺巷子舊貌。從南朝街牌坊進去,裏面也在施工,只能在這一帶的桂香街、師好巷,感受老舊社區的歲月感。

師好巷取「尊師重教」之意,清代此地多書院、祠堂,其中保存比較完整的道南書院,青磚灰瓦很有歷史感。

道南書院

旁邊的 恩榮裏 ,名稱出自南北朝詩人謝靈運【命學士講書】詩:「古人不可攀,何以報恩榮。」裏面也有幾棟舊民居樓,訴說著一段被遺忘的時光。

恩榮裏

04 倉前街

連線六榕路和海珠北路的倉前街,得名因附近曾經有過糧倉相關。明洪武六年 (公元1373年) ,官方割靜慧寺(今六榕寺) 的一半建永豐谷倉,清代更名為「裕信倉」,倉前街由此得名。

據悉,最初倉前街與官塘街 (海珠北路) 並不相通,後來街道向西擴充套件時才打通的。如今,逛完六榕寺 ,喜歡從倉前街穿到海珠北路,再從凈慧路去到光孝寺 ,一個下午把廣州城兩座千年古剎逛個遍。

倉前街右側的舊樓房

漫步其中,可以看到一些關於「倉」的新老模組屋,會遇到一棟可愛的幼稚園。但記得,轉入右手邊的稻谷倉小巷,裏面才是古代糧倉所在。

05 稻谷倉

稻谷倉南起倉前街,北止於廣州市知用中學,長約302 米,寬約5米。清代就有此巷,曾名大谷倉、道谷倉,後稱為稻谷倉,因清初駐粵八旗兵的稻谷倉 (裕信倉) 曾設於此而得名。

在稻谷倉的西面,原有一個地方叫石馬槽,具體位置在今 百靈路 中段南面,可能是明代開辟的街道,街內有宋代四大古井中的北井,名雙眼井。民國前期還是一片空地,後來建知用中學,石馬槽便劃歸學校用地。

漫步稻谷倉,巷子右手邊有一排老房子,轉進裏面,有幾棟年代新一些的舊小區樓。從稻谷倉可以直接轉到六榕路,一墻之隔的 知用中學 ,時不時傳出學生們在操場的歡鬧聲。

一直往前可以穿到六榕路

06 倉前直街

珠光路牌坊

從北京路轉入珠光路,沿馬路右側步行10多米,第一條巷子便是倉前直街。

倉前直街,顧名思義即是倉庫前面街道的意思。清朝,珠光路一帶臨近珠江,沿線水路多設有鹽、米倉庫,所以留下了一個街名「倉前直街」。

倉前直街中還有小巷

彼時,倉前直街向南可直達珠江邊上,是城內居民通往江邊的重要交通要道,廣州上任新官員從天字碼頭下船坐轎子經此條巷子來到北段的接官亭( 大致位於倉前直街南段與今北京路之間 )休息。

北京路南的牌坊

如今這條不足3米寬的窄街巷,兩邊大都是老舊民房,偶見有居民房屋掛起「雜貨」「理發」的木牌做起小生意。

門口悠閑的老人

積谷防饑,倉中有糧心不慌。如今早已不是「 深挖洞,廣積糧 」的年代, 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三餐四季吃米飯」的簡單生活,卻在漸行漸遠。

人生海海,繁華落盡,歲月如梭,真情永恒。 簡單的生活,簡單的幸福,可能才是生命中最好的狀態。

增城朱村稻田公園

逛完廣州這些「倉」街, 突然有點懷念,那個在曬谷場收稻谷的夏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