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走進西藏 | 之七:冰雪銀輝映「江南」

2024-08-09旅遊

4月13日,我們五位老「搭子」,踏上了壯遊西藏的旅程。

進藏前,恰在閱讀【艽野塵夢】。書中描寫西藏的畫面,不斷閃現在眼前。「古樹森森,皆三四人合抱者,高數十丈,蔭翳蔽天,古藤纏繞,蓋千百年前物也。」「黃沙獵獵,風雪撲面,四野荒涼,草木不生。」截然不同的風貌描寫,更激起對高原秘境的無限遐思與神往。

春風千裏,心隨雲飛。

冰雪銀輝映「江南」

林芝,以秀麗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被譽為「西藏江南」。尼洋河風光帶就風光於林芝的山水天地間。

20號吃過早餐,按計劃遊覽尼洋河風光帶,之後赴南迦巴瓦峰景區觀光。

尼洋河從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穿越重重雪山和遠古冰川,千轉百繞300余公裏,與雅魯藏布江並列東流,最後在林芝縣的則門,匯入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的雅尼國家濕地公園。(拍攝:田文國)

當地藏族同胞又稱尼洋河為「娘曲」,語意是「神女的眼淚」。「神女的眼淚」,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比日神山的女兒格桑卓嘎,有天偷偷溜到尼洋河畔,見到那裏迷人的景色,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後來她與一位英俊的小夥相愛,遭到神山父親的阻撓,於是他們變成一對黑頸鶴飛走了,每年除夕之夜又飛回尼洋河裏嬉戲。從此,當地就有了習俗,除夕之夜若能聽到黑頸鶴的叫聲,新年第一刻能喝到尼洋河的水,新的一年必定吉祥如意。現在每年除夕之夜到零點時,人們就手持香燭,爭先恐後到尼洋河打新年第一桶水,叫「搶頭水」,並期望聽到黑頸鶴的鳴叫。藏區神話故事多,都帶有一種幽怨淒美。

尼洋河流域因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多種氣候並存的自然生態系,造就了世界罕見的河谷風光。

美麗的尼洋河風光帶。(拍攝:田文國)

走進尼洋河風光帶,草青木華,鮮花盛開,田園牧歌,清風習習。原野的邊際,雪山連綿,冰川鋪掛。冰雪銀光,映照著河谷原野,把這片雪域江南裝點得更加秀色嫵媚,妖嬈多姿。

在尼洋河畔的318國道邊,有個並不寬敞的觀景台,可以俯瞰尼洋河風光。

藍天、白雲、雪山、碧水。(拍攝:田文國)

垂柳映雪山。(拍攝:田文國)

尼洋河舒緩紆徐,清澈純凈,波光粼粼,宛如一條銀練,在沙洲、綠島、草甸、樹林間輕盈回繞,悠婉而柔美。大片的濕地,草青林翠,野鳥悠然覓食。桃樹、李樹,花雕未央,清風送來陣陣芬芳。河谷開闊平坦,水系縱橫交錯,猶如人體毛細血管,搏動著生命的張力。楊樹欣欣向榮,吸納著太陽的光芒。垂柳俯首大地,舞動著春天的韻律。白雲隨江水漂流,顧盼生姿。雪山在等候日落一刻的輝煌。

汽車行駛在尼洋河風光帶。(拍攝:田文國)

尼洋河風光帶有很多美麗的小村莊,如果不是典型的藏式民居,很難想像是在青藏高原上。村莊綠樹成蔭,田園麥苗青青,大棚作物滿畦成片。低矮的土墻繞宅圍院,柴扉或開或掩。溪流縱橫,汀渚遍布。連路邊撤野逐歡的狗們都是中華田園犬的模樣。

柳樹覆蓋的林蔭大道。(拍攝:田文國)

在苯日景區雅尼國家濕地公園的尼洋河畔,有一片大面積柳樹林,樹高十余米,樹徑粗壯,需兩人以上合抱。而路邊村莊中的柳樹更加高大。這麽魁梧的柳樹,十分罕見,從滄桑的樹形估計,樹齡應在百年以上。可見尼洋河谷土壤深厚肥沃,氣候溫暖濕潤。

位於米林縣丹娘鄉雅魯藏布江北岸丹娘佛掌沙丘。(拍攝:田文國)

從丹娘佛掌沙丘瞭望雪山。(拍攝:田文國)

「丹娘佛掌沙丘」,是尼洋河風光帶中一座龐大的沙丘,位於米林縣丹娘鄉雅魯藏布江北岸。遠觀沙丘的形態和它到影於江中的形狀,酷似雙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這裏處於強風口,每年枯水期,河床裸露,河沙就被強風吹刮上岸,年復一年形成了巨大的沙丘,蔚為壯觀。銀色的河沙細膩純凈,光滑柔軟。沙丘線條流暢優美,造型自然多姿,光影或明或暗。分明是一幅自然天成、給人以無限想象的抽象沙畫,又恰似一組粗獷與柔美相交融的大地詩章。

這個景點打卡的遊人不多,幾位年輕人在揚沙拍照,舞動著青春的旋律。

繼續前行,駛入著名的魯朗小鎮。魯朗小鎮集自然風光、藏族文化和現代旅遊於一體,是318川藏線上一顆璀璨明珠。典型的高原山地草甸,雪山、森林、河流、牧場、田園環繞,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地上鮮花盛開,風送馥香。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木」出了一幅恬靜、優雅的原生態「山居圖」。精品酒店、商業樓、美術館、美食街、演藝中心以及藏家民宿、民居,現代時尚與傳統風格相融合,集合了人們對詩與遠方的所有想象,一幅水墨長卷展現在眼前,聖潔寧靜,詩意浪漫。

魯朗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還有淒美的人文故事。

魯朗小鎮風光。(拍攝:田文國)

魯朗小鎮田園風光。(拍攝:田文國)

進入魯朗,我便想起了一段與之相關的故事。湘西名人陳渠珍,清末作為清軍小軍官,入藏駐防,與當地一位英姿颯爽的藏族姑娘西原相愛結婚。時值辛亥革命爆發,西藏情勢驟變,陳決定率部穿越荒無人煙的羌塘大草原返回內地,出身貴裔的西原毅然追隨。一路饑寒交迫,危機四伏。經歷了駭人聽聞的生死磨難,絕食五個月,絕火兩個月。西原舍身忘死,悉心呵護著陳渠珍。自己少吃或不吃,省下食物給他吃。她逼著他吃下最後一塊肉幹,說:「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七個多月後,走出了無人區,一支115人的隊伍僅剩7人。眼看苦盡甘來,西原卻不幸身染天花,在西安撒手而去,年僅19歲。

魯朗就是西原的故鄉。當年她就是在表演騎馬拔桿時,被陳一眼看中。工布江達、魯朗、波密等地,留下了他們感人的故事。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20多年後,54歲的陳渠珍為追思那段生死之戀,飽含深情,寫下了【艽野塵夢】。讀之令人愴然。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風景區。(拍攝:田文國)

遠眺南迦巴瓦。(拍攝:田文國)

駛向拉薩。(拍攝:田文國)

時近中午,行至「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風景區」大石碑處時,突遇一座路卡橫亙於路中。困惑中,工作人員告知,進入景區要收費,而且必須要在裏面住一晚,還需統一乘車前往南迦巴瓦。本來逍遙舒暢,遇此梗礙,不免怏怏。好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已多處遊覽,南迦巴瓦峰也於路途得瞻其尊容。大家決定掉頭,駛向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