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56個民族甘肅省有55個,唯一沒有的民族是哪個?

2024-09-15國風

本 文 約 4200 字

閱 讀 需 要 11 分 鐘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遼闊的疆域內,56個民族呈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分布的特點共同居住著,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其中,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0%以上,大部份集中居住在東部地區;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被稱為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邊疆地區。在這些地區中,甘肅省境內共居住著55個民族,成為中國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

甘肅省唯一沒有的民族是哪個

甘肅省地處黃河上遊,位於中國的地理中心。該省東接陜西,東北與寧夏毗鄰,南鄰四川,西連青海、新疆,北靠內蒙古,並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地形呈狹長狀,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東西長1655公裏,南北寬530公裏。

甘肅省的地貌在國內最為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類別齊全,交錯分布,大致可分為:隴南山地、隴中與隴東黃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連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帶等六大地形區域。復雜的地形地貌孕育出更加具體復雜的文化類別,使甘肅省擁有豐富多彩而又綿長厚重的文明史。


甘肅自古以來就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甘肅全省人口為25019831,漢族人口22363438,占比近90%。除漢族外的54個少數民族中,回、藏、東鄉族人口最多,其中回族人口高達1342385,占全省總人口的5.3%左右,而東鄉族、裕固族和保安族為甘肅地方特有的三個少數民族。在少數民族如此豐富的情況下,甘肅省內現有甘南、臨夏兩個民族自治州,天祝、肅南、肅北、阿克塞、東鄉、積石山、張家川7個民族自治縣,39個民族鄉,民族自治地方面積達到了17.9萬平方公裏,占全省面積的39.8%。

那麽,堪稱中華民族展覽館的甘肅,到底缺少了哪個民族?

答案是珞巴族。

按語言劃分,珞巴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舊稱「洛巴」,這是藏族對他們的習慣性稱呼,意為南方人。顧名思義,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洛渝地區,少數聚居於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一帶,另有少數散布在拉薩、林芝、山南等市,總共只有3000多人,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

各民族是如何進入甘肅的

55個民族在甘肅省內和諧共處的大好局面,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與中國多元一體民族國家的形成相伴而生。

甘肅自古以來就是古人類聚居生衍的地域之一,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有正式記錄的舊石器遺址就在甘肅,即1920年發現於甘肅慶陽地區華池縣郭嘴子村趙家岔的舊石器遺址。現代考古發現,大約在10多萬年以前,隴東、河西就有處於原始群團階段的遠古人類。

商周時期,甘肅境內有羌、共(今涇川縣北)、密(今靈台縣西)等方國部落活動。秦人的先祖非子善於養馬,被周孝王賞識,封為附庸國,治都於秦邑(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此後甘肅便成為秦人的活動中心和根據地。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當時,甘肅省共設隴西、北地二郡。到了漢代,甘肅更是成為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戰略要地,設四郡據兩關,同時遷徙百姓到河西四郡,廣泛實行軍事屯田,對於切斷匈奴與西羌的聯系、開辟絲綢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甘肅回族的來源與絲綢之路的開拓有密切的關系。自漢武帝開拓西域以來,甘肅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成為中外貿易的中轉站和貿易中心。絲綢之路的開拓使得中西交通大開,商業、技術、文化等互通有無,這種東西方之間的交流,歷經漢、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已是盛況空前。當時,中央政府對阿拉伯、波斯商人在經商貿易方面給予鼓勵和保護,河西地區商業的繁盛吸引大量西域商人或使臣前來經商,不少突厥、大食和印度使臣或商人樂居此地,從事商業貿易。宋代,河西為遼、西夏占據,絲路貿易一度受阻,不及前代興旺,但仍有一定的發展,穆斯林商人、貢使在河西地區留居置產。在逐漸適應漢文化生活環境的同時,這些來自西域的穆斯林「蕃客」「胡商」在蕃坊周圍建起清真寺,圍寺而居。商人和使臣或長居不歸、娶妻生子或舉家僑居、繁衍生息,他們在中國所生後代被稱為「五世蕃客」。


到了元代,蒙古人先後發動五次西征,相繼征服中亞、西亞直至東南歐大片領土,蒙古貴族將大批說突厥語的各地區各部族人以及部份波斯青壯年組成「西域親軍」或「探馬赤軍」,參加對中原各地的征服戰爭。回回軍被編入探馬赤軍,執行著「上馬則準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的任務。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後,廣設戍邊屯田於西北各地,甘肅河西走廊一帶是重點經營區域,而回回軍則是戍邊屯田的主要成員。除回回軍外,隨回回官吏遷徙而來的部屬也成為屯田的一支主要力量,【甘肅通史稿】記載:「這是回回人居甘肅之始。」


明清時期,隨著絲路沿線貿易的繁盛,中亞和西亞的貢使和商人頻繁東來貿易,這些人往往多達數百人,其中許多留居甘肅。到了明英宗時,西域貢使和商人不僅遍及河西走廊,西寧、河州、蘭州、鞏昌等地也有寄居,這裏的清真寺,大部份也是元明時代修建的,其中明代建築數量多於元代。至清中葉,甘肅回族數量眾多,有「回七漢三」之說。然而,在清末動蕩的局勢中,甘肅回族死於兵亂、病疫、饑荒的,總計數十萬人。從此,甘肅回族人口大量減少。

藏族是甘肅省少數民族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之一。藏族祖先的一支在中國歷史上稱為羌,在春秋時期逐漸興盛起來,其活動範圍大致在今天的青海、甘肅、四川交界處。秦漢時期,羌族進一步發展壯大,與中原王朝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直到東漢末年,戰敗的羌族最終走向了分裂。唐朝時期,吐蕃帝國崛起,消滅了長期統治羌族的吐谷渾政權,還納降了白滿、黨項等羌族部落,而遺留河湟一帶的羌人,也在吐蕃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文化沖擊下融人吐蕃。安史之亂後,吐蕃乘虛占有了本屬於唐朝的河西、隴右各州,【安多政教史】記載:

「(吐蕃)從軍中挑出幾名勇士,率部駐紮霍爾與藏區之交界處,令其不接藏王聖旨不準返回。因之,他們的後裔就稱噶瑪羅。朵麥南北地區的藏人,均是藏王遣駐彼地的邊防將士之後裔。當地語言中亦保留了相當多的古藏語成分。」

朵麥就是今甘青地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和張掖地區肅南縣等地的藏族,到現在還有自稱「噶瑪羅」的。由此可見,當年留駐甘青地區的吐蕃軍隊及隨軍家屬,正是今天甘肅藏族的直接來源。


東鄉族是甘肅省三個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自明代以來,部份甘肅地區的蒙古人、色目人改信伊斯蘭教,於是逐漸形成了新的民族——東鄉族,這一族名由其居住地河州東鄉而來。河州即今臨夏,明代初年在此地設定河州衛所,管轄範圍包括今天臨夏回族自治州全境及鄰近的夏河、臨潭、青海循化、貴德等地。按照當時的行政區劃,河州衛分為東、南、西、北四鄉。南鄉即現今的和政、康樂兩縣;西鄉即現在臨夏縣以西地區;北鄉即現在的永靖縣;東鄉即現在的東鄉族自治縣。以前東鄉族被稱為「東鄉回」「東鄉蒙古」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東鄉族人民的意願以此作為其族名。

與信奉伊斯蘭教後變成東鄉族的蒙古人不同,甘肅省如今的蒙古族,大多是從18世紀60年代才開始從青海等地陸續進人甘肅的。他們大部份來自青海和碩特部北左翼右旗及北右翼末旗,少部份來自新疆和碩特部以及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是蒙古衛拉特四部中的一部,一般認為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後裔,在17世紀20年代準噶爾強盛之前,和碩特部一直被公認在蒙古諸部中處於盟主地位。準噶爾部崛起後,和碩特部的盟主地位受到威脅,於是東遷到青、藏地區。雍正皇帝對和碩特部進行整頓,確立了盟旗制度,並將其中的一部份蒙古人遷徙到甘肅,肅北蒙古族便由此而來。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甘肅省的蒙古族人口為11946,占全省人口的0.04%,也是除回族、藏族、東鄉族外少數幾個人口過萬的少數民族。


綜上可見,甘肅省境內的各少數民族,大多數是元明以來逐漸遷入、形成的,與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基本同步。幅員遼闊的疆域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是我們的祖先所留下的兩大歷史遺產。「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對中國歷史上與當下各民族的總稱,是 「國家層面的民族實體」。作為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古代中國雖歷經各種紛爭乃至分合更叠,但疆域的一統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構建,始終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主線和各民族共同追求的最高理想與終極政治目標,並內化為積澱深厚、牢不可破的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傳統,根植於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文化基因中。

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史中的有機組成部份,甘肅省不僅濃縮了中國古代疆域演變的曲折而復雜歷程,還展現了漢、回、藏、東鄉、蒙等各民族共同書寫悠久歷史、創造燦爛文化、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畫面,指明了各民族透過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實踐路徑。千年以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在凝聚力歷久彌堅,從而在思想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保證了中華文明發展的連續性和統一性,一部波瀾壯闊的甘肅各民族發展史有力地印證了這一點。

參考文獻:

張帆:【論金元皇權與貴族政治】,【學人】第十四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

王瑞:【簡析元代的民族融合】,【考試周刊】2013年第81期

劉海影:【中國巨債:經濟奇跡的根源與未來】,中信出版社,2014年

修曉波:【元代絲綢之路對民族融合的影響】,【浙江社會科學】2020年第10期

趙冬梅:【法度與人心: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的互動】,中信出版社,2021年

來源丨國家人文歷史(文/韓靖宇)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