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人生智慧:韜光養晦

2024-01-13國風

在中國古代文化寶庫中,莊子以其深邃的人生哲學和獨特的處世之道,為我們揭示了「韜光養晦」的深刻內涵。

韜光養晦

中文名:韜光養晦

拼 音:tāo guāng yǎng huì

近義詞:韜光晦跡、深藏若虛、

玉韞珠藏、韜匱藏珠

反義詞:鋒芒畢露、霸氣外露

釋義:韜:按捺,柔化,隱藏;

光:鋒芒,外露的銳氣。引申為突出的、外露的才華、能力、榮譽等。

韜光養晦是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韜光養晦」由「韜光」和「養晦」兩個詞語組成。 韜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斂光芒,引申意義為避免拋頭露面。

韜光養晦是一種消極避世的心態嗎?

莊子,這位戰國時期的偉大哲學家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講述了一種 不彰己智,不露鋒芒,如水之靜流,如光之隱耀 的生活態度,這便是我們所理解的「韜光養晦」。

【逍遙遊】中的大鵬鳥——韜光

大鵬鳥

莊子在【逍遙遊】中描繪的大鵬鳥,借風力翺翔九天。

它並 不急於展翅炫耀 ,而是等待六月息的到來,蓄積力量,一飛沖天。這種 隱忍待發,厚積薄發 的精神內核,正是莊子對於韜光養晦的生動詮釋。

這便是韜光養晦中 韜光 的內涵。

下面我們來講講養晦。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南華經·逍遙遊】

這段文字使用了一種 類比的思維

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麽它就沒有負載一艘大船的力量。在堂前低窪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當作是一艘船。

放一個杯子在上面就會被粘住,這是 水淺而船卻大的道理。

如果聚集的風不夠強大的話,那麽要負載起巨大的翅膀就不夠有力了。

因此,鵬在九萬裏的高空飛行,風就在它的身下, 憑借 著風力,背負著青天毫無阻擋,然後才開始朝南飛。

【逍遙遊】中的蜩與學鳩

蜩,是我們在夏天常見到的知了

學鳩,是一種鳥類,又名斑鳩。

斑鳩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裏者,宿舂糧;適千裏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蟬和小斑鳩譏笑鵬說:「我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飛九萬裏到南海去呢?」

到近郊去的人,只帶當天吃的三餐糧食,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裏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時間舂(chōng )米準備幹糧;到千裏外的人,就需要花費三個月的時間聚集糧食。 蟬和小斑鳩這兩只小蟲、鳥又知道什麽呢。

這便是韜光養晦的 養晦 的內涵。

如此可見,韜光養晦並非消極避世,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高明的生存智慧,是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時,選擇內在修養與外在沈潛的生活藝術。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的「庖丁」指的職業是廚師。準確的來說「庖」是廚師,而「丁」是廚師的名字。

同樣,在【養生主】的故事中,庖丁解牛,遊刃有余,其技藝之所以能達到如此境界,並非一日之功,而是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沈澱,最終技巧才能超脫常人。

這無疑是對韜光養晦智慧的另一種體現,即透過不斷積累、修煉自我,從而在合適的時機展現非凡的實力。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我開始宰牛時,所見到的都是整頭的牛。過了三年之後,再看牛就可以看到牛體的結構部件而不是整頭牛了。時至今日,我宰牛時全憑心領神會,而不需要用眼睛看。

如此可見,韜光養晦並不是一種消極避世的態度,而是一種低調積澱的生活方式。

韜光養晦是深入現實

莊子的人生哲學告訴我們, 韜光養晦並非回避現實,而是深入現實 ,積蓄力量,猶如深淵靜水,表面平靜,內裏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它要求我們在人生的舞台上,既要保持謙遜低調,又要堅韌不拔,不斷提升自我,以期在關鍵時刻能夠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

「韜光養晦」教導我們 要懂得適時藏拙,理性克制 ,不過分張揚自我的才智與能力,而是將精力傾註於內在的修為提升,靜待時機,厚積薄發。

這是一種以柔克剛,以退為進,以內斂顯卓越的人生智慧。

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這一理念更具現實指導意義,讓我們在追求成功的同時,也能堅守本心,從容應對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