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六首經典的愛國詩詞,感情深摯,氣吞山河,滿滿的家國情懷

2024-09-18國風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愛國情感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滋養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心田。

從屈原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到曹植的「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從嶽飛的 「精忠報國」 ,到辛棄疾的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如同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展現了詩人對家國深沈的愛與責任。

六首愛國詩詞,獻給每一位心系祖國的華夏兒女。

【1】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傑出的大臣、文學家和民族英雄。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兵敗被俘,他面對元朝的誘降,始終堅貞不屈,以詩明誌。

回想自己早年歷盡辛苦,如今在慘淡的環境中度過了四個年頭。國土河山慘遭敵人的割裂,就像被狂風吹散的柳絮,百姓在動蕩不安中,像是驟雨裏的浮萍一樣。

惶恐灘的慘敗,至今依然令人感到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義正辭嚴,慷慨激昂,詩人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和舍生取義的堅定信念,使他名垂千古。

【2】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宋·陸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是南宋愛國詩人,收復中原,殺敵報國,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此時的他,身處孤村,已至暮年,但心中仍懷揣著要報效祖國的壯誌。

他說,雖然躺在孤寂荒涼的村莊裏,但並沒有感到哀傷,他的心始終未曾離開過那片魂牽夢繞的戰場。

深夜時分,躺在床上,聽著窗外風雨交加的聲音,夢見自己騎著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馳騁疆場。

這首詩跨越了千年的時光,依然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老病交加卻心懷天下、在風雨飄搖中仍堅守信念、矢誌不渝的愛國者形象。

梁啟超曾作詩稱贊陸遊: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3】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則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1839年,林則徐主持了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但卻遭到投降派誣陷,被革職發配伊犁。他在西安與妻子離別時,他寫下此詩。

他說,自己力量微小,卻承擔著沈重的責任,長久以來感到精疲力盡。在這樣下去,自己衰老平庸的身體,只恐怕難以為繼。

但如果為了國家的利益,便會義無反顧,不會因為個人的禍福得失,而選擇逃避或趨利避害呢?

這次被貶謫,也是君王對自己的厚愛。能夠沈澱心靈,修身養性,與戍卒同甘共苦,未嘗不是一種修行,讓妻子吟誦「這回斷送老頭皮」那首詩為他送行。

這首詩,既有對個人命運的無奈與悲壯,也有對國家利益的堅定與犧牲;既有對家人的牽掛與不舍,也有對邊疆生活的豁達與樂觀。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語氣豪壯,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精神的生動寫照,感動著每一個愛國誌士,至今讀來仍令人動容。

【4】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他的一生以恢復中原為誌,卻命運多舛,壯誌難酬。

1176年,辛棄疾途經造口,登上郁孤台,俯瞰日夜奔流的滔滔江水,不禁感慨萬千。

郁孤台下奔流不息贛江水,江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擡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

但青山終究遮擋不住滾滾的江水,江水還會奔騰向東流去。傍晚時分,一個人正滿懷愁緒,忽然聽到深山裏傳來鷓鴣斷斷續續的鳴叫聲,更加令人心生惆悵。

整首詞沈郁悲涼,質樸自然,寄托著詞人深沈的愛國情思。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詞人借水怨山,暗示自己抗敵意誌堅定,不可阻擋。

【5】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公元757年春,正值安史之亂時期,身處淪陷區的杜甫,觸景傷懷,寫下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山河依舊在,但長安遭到摧殘,一派蕭條零落,昔日繁華的長安城,如今已是雜草叢生。心中感到悲傷,見到花開,不禁淚流滿面;內心充滿惆悵,聽到鳥鳴也會膽戰心驚。

戰火連綿不斷已經延續了三個月,能收到一封家書,都感覺勝過萬兩黃金。愁緒縈繞心頭,滿頭白發越抓越短,簡直連簪子都插不住了。

這首詩語言精練,感情真摯,詩中既有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也有對個人命運的感慨;既有對百姓的同情,也有對戰爭的痛恨,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經久不衰。

【6】

望闕台

明·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戚繼光,明朝民族英雄。他曾在蒼茫的海域中東征西討,十年間屢立戰功。詩人登上望闕台,只見千峰萬壑,楓葉流丹,不僅感慨萬千。

過去的十年中,詩人馳騁於寒風刺骨、波濤洶湧的海疆,用血肉之軀築起了國家的海防長城。獨自站在高高的望闕台上,目光穿越重重山巒,眺望著遙遠的京城。

詩人用繁霜比喻自己的痛苦與艱辛,感嘆自己的滿腔熱血與忠誠,如同千山萬嶺上的濃霜,灑向千峰萬壑,化作滿山的紅葉。

這首詩氣勢磅礴,情感深邃,展現了戚繼光高尚的愛國情操。他的忠誠與堅韌、他的犧牲與奉獻、他的理想與追求,都在這首詩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為千古傳頌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