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十首寫荷花的唯美古詩,每首都經典,最後一首雖不是詩卻不得不讀

2024-08-16國風

荷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她的清雅脫俗、高潔無瑕,無不令人心醉神迷。

以下,我精選了十首寫荷花的唯美古詩,讓我們一起在詩詞中領略荷花的別樣風情。

一、楊萬裏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人在西湖邊送別友人林子方去外地上任,此時正值盛夏時節,西湖的荷花盛開得如火如荼。那碧綠的荷葉接天連地,仿佛與天際相接,而映照在陽光下的荷花,更是紅得嬌艷欲滴,美不勝收。
這首詩也被解讀成對楊萬裏對林子方的勸誡。因為林子方以前的職務相當於是皇帝的秘書,此時外調雖為升遷,但從此卻遠離了政治中心,想再要升遷便難了。

這也是局外人楊萬裏對局內人一種隱晦的勸誡。

二、楊萬裏的【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是楊萬裏另外一首著名的寫荷花的詩,與前一首不同,這首題為【小池】的詩寫的是荷花剛剛露出水面時。此時的荷花,沒有風情萬種,沒有滿院含香,卻擁有著初生的美好,滿心的希望,讓人心生歡喜憧憬著未來。

泉眼悄 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映在水裏的樹陰喜歡晴天裏柔和的風光。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三、王昌齡的【采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這首詩以蓮花為載體,描繪了一個江南采蓮的女子,她身著與荷葉同色的羅裙,與荷花相映成趣。當她混入荷花池中時,幾乎無法分辨出人與花,只有聽到她的歌聲時,才知道有人來了。

作者讓勤勞而美麗的采蓮姑娘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也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充滿了詩意和美感。

四、李商隱的【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對比了世間花葉的不同命運,許多花朵被移栽到金盆中供人觀賞,而葉子則只能被踩在腳下化作塵土。唯有荷花,無論是翠綠的荷葉還是嬌艷的花朵,都保持著自然的天性,自由地舒展和閉合。

詩人透過此詩寫出了世人看似愛花,卻不懂得紅花需綠葉襯的道理。荷花也一樣,只有花葉兼顧,才能兩兩相互映襯。

這也是一生被命運捉弄的詩人透過寫荷花來表達了自己渴求知己,尋求政治依托的心聲。

五、李商隱的【暮秋獨遊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對蓮花情有獨鐘,寫過好幾首蓮花詩,這首詩是詩人漫步曲江時所寫。

這首詩以荷葉的生長與枯萎為線索,寄托了詩人對情感的深深感慨。前兩句「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透過荷葉的季節變化,暗喻了情感的起伏與變化。後兩句「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則表達了詩人對情感的執著與無奈,以及他對未來的悵然若失。

整首詩情感深沈而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六、溫庭筠的【蓮花】

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溫庭筠在這首詩中用華麗的辭藻將荷花與洛神聯系起來,賦予了荷花更加神秘而高雅的氣質。

碧綠如染的塘水波光灩灩倒映著星河,小船在「軋軋」的船槳聲中駛入白蘋叢中。水面盛開的蓮花就像洛神仙女的襪子,到如今蓮蕾之上還留有洛神仙女的香塵。

詩中的綠塘、星津、蘭橈和白蘋等意象,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七、李白的【古風·其二十六】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

坐看飛霜滿,雕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李白在這首詩中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和香氣。

荷花生長在幽靜的泉水邊,朝陽照耀下更加鮮艷奪目。秋花與綠葉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然而美麗的景色和香氣卻無人能夠傳遞出去,這不禁讓人感嘆世間的遺憾。最後詩人以霜降花落為喻,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惋惜。

這首詩也是李白借碧池芙蓉暗示自己的驚世才華與高潔人格,並希望舉薦給皇上。

八、蘇軾的【荷花媚·荷花】

霞苞霓荷碧。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

每悵望、明月清風夜,甚低迷不語,妖邪無力。終須放、船兒去,清香深處住,看伊顏色。

蘇軾的這首詩充滿了對荷花的贊美和喜愛之情。他描繪了荷花嬌艷欲滴的形態和清新脫俗的氣質,並將其與明月清風等意象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美麗的氛圍。

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乘船進入荷花深處一探究竟的願望,以表達對荷花的深深喜愛。

九、陸龜蒙的【白蓮】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這是晚唐詩人陸龜蒙的一首詩。

詩中從「素花多蒙別艷欺」一句生發新意:作者並沒有僅僅只寫荷花的色彩之美,更沒有著意於形狀刻畫,而是寫出了荷花的精神。尤其是後兩句,詩人從不即不離的空際著筆,把花寫得若隱若現,栩栩如生。

這也是詩人借吟詠白蓮,來贊譽如白蓮一般淡雅高潔、出汙泥而不染的品質,流露出詩人在隱居中孤高寂寞,自傷遲暮的情懷。

十、周敦頤的【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這是唐代周敦頤的一篇寫荷花的散文,嚴格來說並不是詩,但它卻是在所有寫荷花的詩文中不得不提的一篇。

因為有了這篇文章,荷花才被稱為花中君子;也因為這篇文章,蓮花才被賦予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

周敦頤以蓮自喻,贊美了荷花的高潔品質。荷花雖然生長在淤泥之中,卻絲毫不染塵埃,依然保持著清新脫俗的姿態。這種高潔的品質,正是詩人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