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田英章自詡書法功力深厚,網友戲謔其硯台磨穿之說

2024-06-29國風

田英章,作為"田楷"流派的領軍人物,在書法教學中經常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強調勤奮學習的重要性。他曾在自己的字帖前言中自豪地宣稱,自己學書法時竟磨穿了30多方硯台,以此激勵學員們堅持不懈地練習。

然而,這一誇張的說法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質疑。畢竟,硯台是由堅硬的石頭制成,即使再勤奮的書法練習,也難以想象能夠磨穿如此多的硯台。

網友們的懷疑和調侃隨之而來。有人戲謔地提出:「就算你不是在磨墨,而是用牙去啃硯台,一輩子又能啃壞幾塊呢?普通的硯台厚度至少有1.4公分,這樣的一塊硯台,足夠我們用上一生。」這位網友繼續調侃道:「即使你比常人更加勤奮,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練習書法,不,即使你一天能寫出34小時的字(假設你擁有比別人多出10個小時的時間),我覺得兩塊硯台也足夠你用上一生了。」

這段調侃不僅體現了網友們對田英章說法的懷疑,也反映出他們對書法練習的理性認識。書法是一門需要長期堅持和積累的藝術,勤奮固然重要,但也需要科學合理的方法和適度的練習。

面對外界的質疑和調侃,田英章並沒有選擇沈默,而是透過影片的方式,親自出面解釋這一爭議。他在影片中詳細闡述了自己學書法時的艱辛歷程,以及那個時代特有的生活背景。

田英章首先指出,關於磨穿30多方硯台的說法,其實是出自他夫人所寫的前言。他解釋說,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張,但並非完全沒有根據。他提到,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對硯台的使用和維護缺乏了解。

他回憶說,在50年代和60年代,那個時代的生活條件遠不如現在。當時沒有礦泉水,人們只能使用自來水來研磨墨汁。然而,由於水質的問題,夏天的墨汁很容易在一天之內變質發臭,冬天也難以保存超過一夜。這種變質的墨汁,不僅氣味難聞,而且對書法練習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田英章還提到,那個時代的自來水質素遠不如現在。自來水渾濁,雜質多,如果水缸幾天不清洗,缸底就會積上一層泥土。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自來水研磨墨汁,不僅會影響墨汁的質素,也會對硯台造成一定的磨損。

透過這段影片,田英章不僅回應了外界的質疑,也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書法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堅持。即使在條件艱苦的環境下,他們依然能夠克服困難,追求藝術的極致。

田英章在影片中進一步闡釋了硯台磨損的具體情況,他用生動的語言和詳實的細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書法愛好者在艱苦條件下的堅持與努力。

他指出,盡管現代的自來水質素有所提高,但用它來研磨墨汁仍然存在問題。墨汁在一兩天內就會變質發臭,這使得每天研磨新鮮的墨汁成為了書法練習中不可或缺的首要任務。田英章坦言,這項工作主要是由他來完成的,不僅要為自己研磨,還要為父親和哥哥準備墨汁。他形象地描述了研磨過程中的重復動作——"研研研",以及研磨完成後將墨汁倒入碗中,清洗硯台,再繼續研磨的過程。

田英章還提到,長輩們給他使用的都是小硯台,因為大的硯台不適合他使用,硯池較小。他解釋說,硯台的磨損並不是因為硯台本身被磨壞,而是由於長時間的研磨,硯台底部會逐漸形成一道溝槽。當硯台底部出現這樣的溝槽時,硯台就幾乎無法再使用了,因為研磨時墨汁會從溝槽中濺出。

他用這些細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書法人的日常,以及他對書法藝術的執著追求。田英章的這番話,不僅回應了網友們的質疑,也讓我們對書法藝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他的堅持和努力,以及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尊重,贏得了不少網友的贊賞和支持。

網友們紛紛點贊,有人甚至戲稱他為"好編劇",這不僅是對他解釋的認可,也是對他書法藝術生涯的一種肯定。田英章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書法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以及在困難條件下依然堅持的精神。

將田英章標榜寫字磨穿30多方硯台的故事當作一段趣聞軼事來聽,確實可以讓人會心一笑。在這個故事中,我們不妨以一種輕松的心態去對待,不必過於糾結於其真實性。畢竟,擁有正常邏輯思維能力的人,稍加思考便能洞察其中的誇張成分。

這個故事,其實更像是一種象征,它傳達了一種精神: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和挑戰,只要有堅定的意誌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夠不斷超越自我,達成目標。這也正是田英章想要透過這個「段子」所傳達的核心資訊。

網友們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誇張的宣傳手法,有的人則可能會從中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無論如何,這樣的故事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討論和思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