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鐵面禦史」趙抃的一首禪詩,全詩禪意濃濃,恬靜的讓人物我兩忘

2024-01-17國風

趙抃(biàn), 字閱道,號知非,北宋名臣。由於面顏黑,人稱「鐵面禦史」。與當時的包拯齊名,其實戲曲中的包拯形象正是趙忭。

英宗治平初趙抃任成都府知府,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相隨,在職時,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樂業,就高興地彈琴取樂。

他養了一只鶴,時常用鶴毛的潔白勉勵自己不貪汙;用鶴頭上的紅色勉勵自己赤心為國。其後人以此作為堂號名為琴鶴堂,

趙抃晚年修行煉道,頗有心得,逐漸地喜歡恬淡的生活,也對禪境產生了向往之情。趙抃的這一首禪詩,禪意濃濃,恬靜的禪境令人物我兩忘。

【和宿硤石寺下】

趙抃 〔宋代〕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

松關暮鎖無人跡,惟放鐘聲入畫船。

這首詩的大意是:

古寺靜踞淮河邊的硤石山,從船窗仰視高聳的佛塔正半倚蒼天;深居山寺中老僧,想必佛性圓足已超脫塵緣。

眺望松木寺門緊鎖,暮色蒼茫,寂無人跡,忽聞暮鐘敲響,一聲聲傳進我這小船。

與中國佛教的名山大剎相比,座落於淮河岸邊的這座硤石古寺 (今安徽鳳台境內),也許是鮮為人知的,它既無鼎盛的香火,又少雲遊於此的僧人。

但這一切對於一位沈浮宦海多年感慨萬千的詩人來說,卻並不重要,因為眼前的山水景物已足以引發他的靈感,足以使之頓悟,並寄情其間。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 」,「浮屠」即印度語「窣堵波」,意為佛塔。塵緣: 佛教認為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是汙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緣。

首句即表現詩人忽見佛塔精神為之一振。次句是感受詩人此時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悵心態。山石古寺,雖為實景,亦有詩人心造之境的投影。

「松關暮鎖無人跡,惟放鐘聲入畫船」 ,「畫船」一詞實為雙關,既指官船,又指浮華、喧鬧、追逐功名的塵世。「放」當是有意而為,這一字可謂全詩之「眼」,把山僧敲響暮鐘,告誡蕓蕓眾生的良苦用心道出。

詩人認定山中必有高僧,於是便不惜體力,前往探訪,也希望與他們坐談禪理。可是柵欄上的一把鐵鎖卻讓人極其失望,詩人再環顧左右,更是杳無人跡,心中立刻湧起一份悵惘之情。

不過這時響起了悠揚的鐘聲,詩人的身心全部融入鐘聲中,仿佛自己離塵脫俗,洗凈心靈的塵埃,體驗著時空的永恒。

詩人獨立船頭,透過鐘聲正與未曾謀面的山僧展開無言的對話,暫時解脫沈重的人生重負,領悟物我兩忘的禪境。

這首詩既有山巔古寺,又有水濱畫船。於互相映襯中突出了硤石寺的靜穆,而不顯得枯寂。末句由寫視覺感受,轉到寫鐘聲,更添出無限詩意。

那鐘聲在船頭,在水上,蕩漾傳送,終於消失,但在詩人心靈深處卻悠然不盡,久久牽動著他的情思。詩似收而未收,富有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