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有與無才是哲學概念(第一章)——【道德經容易誤讀的地方】

2024-07-11國風

【道德經】第一章為了進一步解釋老子要說的「非常道」,引出了「有」與「無」的哲學概念。原文是: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但這一段仍然存在斷句問題。有好些版本是這樣斷句的: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這樣斷句「有」與「無」的哲學概念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名」「無名」和「有欲」「無欲」。這樣斷句我認為不妥。

因為,首先在古漢語中是以單字單詞為主,雙音節詞很少。現代漢語才是以雙音節或多音節詞為主,不能以現代漢語讀古文。

其次,「有名」「無名」和「有欲」「無欲」在後面章節中很少出現,不是主要概念。如「有名」僅出現一次,為第三十二章的「始制有名」;「無名」出現了四次,為「常使民無知無欲」「常無欲,可名於小」「我無欲而民自樸」和「道常無名」。

「有欲」是老子及力反對的思想。他提倡「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常使民無知無欲」和「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所以,在後面的章節中,「有欲」一次都沒提及,「無欲」卻說了三次:「常使民無知無欲」「常無欲,可名於小」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強調的是「無欲」。

其三,「有」和「無」分別在【道德經】中出現了83次和104次。「有」和「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老子著重闡述的哲學概念。

其四,除第一章外,「有」和「無」的哲學概念還出現在第二章的「有無相生」,第十一章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和第四十章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而「有名」「無名」和「有欲」「無欲」既不是原文中獨立的詞,更不是哲學概念。

其五,老子熟讀【易經】。「有」「無」應是陰陽的翻板,若以「無名」和「有名」斷句就講不通了。 如第二章 「有無相生」,或不是有名、無名相生。 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也不能說成天下萬物生於「有名」,「有名」生於「無名」吧。陰陽、有無、矛盾同為對立統一的哲學概念。

其六,從句子成分來說,「有」和「無」是主語,「名」作謂語動詞——命名,「天地之始」和「萬物之母」是賓語,句子完整。 若「無名」和「有名」做主語,謂語沒了,句子不完整,讀起來不順口,意思也不好理解。

所以,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斷句才符合原文的意思。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轉譯應該是: 無,命名為天地的開始;有,命名為萬物的母親。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句以「故」開頭,與前句「有」「無」相關。「有」和「無」是哲學概念,不是動詞。以「常無」「常有」斷句與「有」「無」相應,文理才通。

再說,老子極力主張「無欲」,反對「有欲」。「常有欲」是說不通的,後面章節也沒有提及。

其三,「欲」在這裏不是本義欲望,而是作動詞,希望之意。「僥」,古通僥,僥幸之意,與妙對文。這句轉譯應該是:

所以,經常從無的角度,去觀察揣摩事物開始變化的奧妙;經常從有的角度,去觀察思考事物發展過程的運氣。

這裏的「其」就是「有」和「無」,是「非常道」的兩個方面,但不是「非常道」。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此兩者」應為「有」和「無」,但沒有形成共識,分歧較大。

「此兩者」除了前面說的「有名」「無名」和「有欲」「無欲」的不同觀點外,還有人說是「始」和「母」,「常無」和「常有」。我認為都不妥。

「有」和「無」作為哲學概念就是「非常道」的兩面——對立統一。兩者同出,只是名稱不同而已。「非常道」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當然「有」和「無」同樣玄妙了。若把「非常道」比喻成硬幣,「有」和「無」就是組成硬幣的兩面。

老子極力主張質樸,不喜歡智巧。為什麽又說「非常道」玄之又玄呢?其實,老子是人,不是仙。尹喜逼他留墨,他就故弄玄虛,以柔克剛,以達到早日離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