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途中
【唐】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秋浦,屬於現在的安徽貴池,唐武宗會昌四年(844),杜牧因為受奸臣的排擠,被貶為池州刺史,赴任途中正值九月,此詩就創作於這個背景之下。淒涼的秋天加之被貶官的遭遇,讓作者內心充滿痛苦。
第一句「蕭蕭山路窮秋雨」,秋雨瀟瀟,連綿不絕,加之崎嶇難行的山路,作品開篇的寫景頓時營造了淒冷、悲傷的氛圍,行走在山路,更容易讓作者聯系到自己在仕途中的「行走」,都是淒風苦雨、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宦海也如這漫天的風雨,讓作者倍感淒冷和行走的艱難。
第二句「淅淅溪風一岸蒲」,秋雨淅瀝,溪水潺潺,岸邊都是蒲葦,秋天的景象再次透過秋水、秋草得到勾畫和渲染,秋草屬於衰草,秋水也是冰涼的,看著這如時間流逝的溪水,想到人生歲月的無情流逝,看到這衰敗的秋草,想到自己為官的失落和失敗,觸景生情,悲痛的情感令人同情。
第三句「為問寒沙新到雁」,這句是說,秋天的大雁南飛到這南方的沙地。大雁這個古典詩詞中的傳統意象寄寓了秋意漸濃、漂泊的遊子思念家鄉卻不能歸鄉的痛苦等諸多含義。作者仰望看到了候鳥大雁,自然而然地就湧現出了想念家鄉、盼望歸家的情感。
第四句「來時還下杜陵無?」這句緊緊承接上句詩人對大雁的詢問,作者問那飛來的大雁是否曾經在詩人北方的老家有過停留棲息?言外之意,作者問那大雁是否給自己帶來了家鄉的訊息,作者對無情的鳥兒發出疑問,也就無從得到鳥兒的回答和家鄉的訊息,這種移情於物的手法,最終也就無法讓作者排遣內心的痛苦,無法被無情的生物所理解,內心的痛苦會更加抑郁難消。
這首作品,創作背景是作者仕途的坎坷不順利,寫作的環境是在淒風苦雨的山路上,加之遠離故土、備受孤寂思念煎熬的境遇,這些都使得這首詩充滿了抑郁苦悶的悲傷之情。
夜雨
【唐】杜牧
九月三十日,雨聲如別秋。
無端滿階葉,共白幾人頭。
點滴侵寒夢,蕭騷著淡愁。
漁歌聽不唱,蓑濕棹回舟。
「夜雨」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總是和離愁、客思、寂寥、悲傷聯系在一起,全詩描寫在淒涼、寂寞的雨夜,形孤影單、臥聽夜雨的情景,首先渲染了傷感的情緒,「秋」「寒」「愁」等字聯系起來,融合成一幅朦朧、冷清的水色夜景。
首句點明了季節,當時的季節已是深秋。「雨聲如別秋」,秋作為淒涼、悲傷的象征,先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這樣寫來,便覺得語近情遙給詩賦予了很深的悲情含義。此外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雨、秋總是和離愁、客思、寂寥、悲傷聯系在一起,起首句以雨破題,烘托出「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的蕭瑟、落寞氛圍。
「無端滿階葉,共白幾人頭」點明了詩人夜不能寐、愁腸百結的心情,三更即是午夜,午夜夢回,再難入眠。人總是在年華老去、潦倒他鄉、滄桑落寞時,才會回首天涯。作者頭發的稀疏短少,好像秋天的草木。白頭表達了作者感嘆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充分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無端滿階葉」一句承得自然,以「滿階葉」來寄托懷思的情緒,用這種方式透露情懷,委婉動人,語意高妙,口吻顯得格外親切,深刻地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愁苦。
「點滴侵寒夢」一句情景交融,朦朧的景色與詩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諧統一。詩人所見所聞所感,語言清新自然,構思精巧縝密。景、情、意熔於一爐,景為情設,情隨景至。「蕭騷著淡愁」一句點出痛苦根源,有感而發,語淡味濃。各種情景均古已有之,文人騷客早已描寫盡致,讀者也可以從中體會到更多東西。詩人真正不能忘懷的,不言自明,一個「愁」字意味極深長。
「漁歌聽不唱,蓑濕棹回舟」將景色、現實巧妙地聯為一體,傷時之痛,委婉深沈,更鮮明地表現出了詩人高潔廣闊的性格氣質,也使全詩在傷感的氣勢中結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這兩句詩從字面上看似乎是寫夜雨景色,而實際上是詩人有感於晚唐國事衰微、世風頹靡的現狀。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寫詩人所見所聞所感,語言清新自然,借雨後的景色,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思。感情深沈,意蘊深邃,被譽為唐人絕句中的精品。
秋霽寄遠
【唐】杜牧
初霽獨登賞,西樓多遠風。
橫煙秋水上,疏雨夕陽中。
高樹下山鳥,平蕪飛草蟲。
唯應待明月,千裏與君同。
從「寄遠」二字可以看出,作者想表達的是思念遠方友人的情感。全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一種難以言表的淡淡的憂傷。語言含蓄典雅,意境清凈幽遠,又透著一絲蕭瑟和淒涼,透過大量的景色描寫自然而又清新流暢地表達了作者懷念友人,願與友人患難與共的情感。而「秋」字在點明創作時間的同時又奠定了全詩略有淒涼的感情基調。每一個字都代表著一個景色和相應的情感。
秋雨剛剛下過後,獨自登上台去觀賞那雨後的景色,西樓那邊常常從遠處刮來一陣陣微涼的秋風。淡淡的水汽如同煙霧一般彌漫在水面上方,淅淅瀝瀝的小雨映襯在傍晚的夕陽下。高高的樹上有剛從山上飛下的小鳥,平坦的草地上能看到許多飛來飛去的鳥和蟲。唯一值得期待的是晚上天邊的明月,在千裏之外的你能夠與我一同觀賞。
全詩開篇的第一句「初霽獨登賞」中的「初霽」,指下過雨後的天剛剛放晴,一般來講的話,應是一個能夠令人心情愉悅的景色,然而再看本詩的標題,一個「秋」字,卻使本來清新的意境平添了一絲涼意。緊接著,便是隨後跟著的這個「獨」字,很顯然在表達詩人內心的孤寂,一下子感情就明朗多了。如此淒清的景色,再加上作者是獨自去觀賞,其中的孤獨之意便流露了出來。雨後觀景,本應愉悅,而詩人卻能用一個「獨」字使整個句子的情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後面的一句「西樓多遠風」,又從感官角度,表面上寫西樓處的天氣,實則用風的蕭索之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淒涼感受。使整首詩的感情進一步加深。而句中的一個「遠」字,同時又與標題中的「遠」字相呼應,首聯中短短的幾個字,看似平淡,但仔細感受,便可在腦海中想象出此時詩人站在觀望台上,雙眼眺望著遠方,頭發在凜冽的秋風的吹拂下顯得些許淩亂,整個畫面給人一種無形的壓抑感。
而頷聯這兩句,首先用了對偶的修辭,工整、簡潔又明朗的語言又為圖中增添了一抹「色彩」——橫煙、疏雨、秋水、夕陽……一個個景色都給人以蒼涼之感,讓畫中人有了一絲寂寞、惆悵之意,給人以更為豐富的畫面感,讀起來更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淡淡的煙若有若無地飄在秋水之上,淅淅瀝瀝的雨點在夕陽泛紅的光芒下滴落,其中的每一處景物,都含蓄而深沈地表達著作者內心的孤獨之情,言在此而意在彼,畫面感逐漸加強。杜牧詩的特點大概也體現在此。作者身處在如此淒美的景色中,更加襯托出此時的獨身一人,無人陪伴的孤寂感。正所謂此處景語皆情語。同樣含蓄婉轉地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懷念之情。「秋水」意在形容盼望之迫切,而「夕陽」更是對青春年華易老的慨嘆。「雨」同時也表達出了作者的愁思。這兩句的景色描寫同樣也是全詩景色與情感表達的亮點之處,二者結合得恰到好處,讓情感的抒發更加婉轉而又深刻,與上一句構成層層遞進的關系,使情感一步步昇華。
全詩用了大量的文字進行景物描寫,因此頸聯同樣是描寫雨中的景色。與此同時,全詩中的每一句無不呼應著標題中核心的「秋」和「遠」二字,把作者的心靈刻畫得生動形象。頸聯中的兩句描寫,既襯托出景色的幽遠寂靜,同時又有一點把自己比喻成鳥蟲的意思,在雨中鳥蟲的無助就好像詩人當時的處境一樣孤立無援。同時運用對偶的修辭方法使本詩的畫面感更加清晰,情感流露更加含蓄,意味深長。
本詩的尾聯,無疑是全詩最大的亮點,也是全詩的高潮部份,亦是情感流露最真切之處。詩人的情感在此處毫無保留地達到一個極高點迸發而出。「唯」字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明月」同樣引發作者對月思親,離愁別緒的思念之情,盼望著能夠與友人在夜晚一同賞月的情感。「千裏」是在「唯」的基礎上情感的更進一步的昇華,「與君同」是本詩的情感核心部份,直白地抒發詩人的思念之情。從這可以看出詩人與他的友人感情之深厚,對友人的思念之深,和願與友人共患難、同生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