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除夕的10大民間習俗,不可不知!

2024-02-08文化

幾千年來,我們中國人都有一個過年的情結。一到過年的時候,在外地忙碌的人,無論多遠,都要除夕夜之前,從四面八方趕回老家過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嘮家常,盡享天倫之樂,這就是過年了。

除夕,就是過年的前一天晚上,一般是農歷的臘月三十,或者臘月二十九,所以又叫「年三十」,是春節期間非常隆重盛大的一個節日,在這個節日期間,民間有非常豐富的習俗活動,下面挑選其中的10個,與大家分享我們的傳統文化。

一、貼春聯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都會貼上春聯,喜迎新春。現在的春聯,都是紙張做的,其實在古時候,是由桃木做成的,叫做「桃符」,不叫春聯。宋代王安石中的【元日】中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這個「桃符」。

後來紙張大量出現,人們才開始在紙張上寫對聯,叫做「春帖紙」,直到明代,才正式有了「春聯」的稱呼。

二、貼門神

在過年的時候,除了貼對聯,人們還會在大門上貼上門神,以求一家人的福壽康寧。門神一般是兩個武將,戴著金盔金甲,一個手持鋼鞭,一個手握銀槍,或者拿著其他各種武器,怒目圓睜,相貌猙獰,隨時準備為保護一家人而戰鬥。因為民間的大門一般是兩扇門,所以就是兩個門神,一邊一個。

幾千年來,兩個門神的版本很多,比如有趙公明、嶽飛、韓世忠、楊宗保、穆桂英等等,都是些武藝高強、精忠報國的英雄。直到唐代以後,才出現了現在經常看到的版本:秦瓊和尉遲恭。

三、貼福字

過年之前,在中國民間,家家戶戶的門上、墻上、門楣上,還會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祈福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裏福氣多多,吉祥如意。

這個福字,往往都會倒過來貼,意思是說「幸福已經來到」、「福氣已經到了」,為家人祈福的願望,已經實作了。

四、放鞭炮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長眠於海底深處,一到春節的時候,就會出來尋找食物,傷害人類。這種怪獸非常兇猛,沒有人能夠制服,但卻害怕「劈裏啪啦」的聲音,所以人們就發明了鞭炮,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燃放鞭炮,驅逐年獸。

五、祭天地、祭祖先

每逢大的節日,我們中國人都有祭天地、祭祖先的習慣,除夕當然也不例外。一直到現在,民間很多地方,還保留著這種習俗,都會舉辦隆重的祭祀儀。

孔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祭祀祖先,祭祀天地,代表著人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祭祀祖先,代表著對祖先的緬懷和感念,是中華孝道的一種傳承方式。

六、團圓飯

除夕在民間也叫年三十、大年夜,是新年舊年更替的時候,所以在祭祖完畢後,全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圍在桌子邊,一起吃年夜飯,迎接新年的到來。團圓飯,代表的就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意思,所以家中的所有成員,即使出了遠門,也要及時趕回家中,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如果有人實在不能回家,那也要將碗筷擺上,象征一家人團圓吉祥。

七、守歲

除夕守歲,也叫「熬年」,也是春節期間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就是大家在除夕都不睡覺,一直等到大年初一的早晨,迎接新年的到來。這個民間習俗,歷史也很悠久,在西晉的【風土誌】中,就有記載。

守歲有兩層含義:老年人守歲,有珍愛光陰的含義;年輕人守歲,有為延長父母壽命的含義。

八、吃餃子

在北方地區,除夕夜流行吃餃子的民間習俗。俗話說:「過年誰家不知餃子」,就是由此而來。吃餃子的寓意,是更歲交子,子是子時,交與餃諧音,吃餃子有喜慶團聚、吉祥如意的含義。又因為餃子外形像元寶,所以吃餃子也有招財進寶的意思。

九、壓歲錢

壓歲錢,也叫「壓祟錢」、「壓勝錢」、「壓腰錢」,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

除夕這天晚上,吃過年夜飯後,家庭裏的長輩,或者一家之主,就會給孩子們分發錢幣,是用紅線串起來的銅錢,然後掛在小孩兒的胸前,寓意是驅邪避災。到了現代,雖然也流行壓歲錢,但形式有了很大不同,大家給的已經不是銅錢了,而是用紅包包的紙幣,已經失去原來驅邪避災的含義了。

十、接財神

在北方地區,在除夕這一天夜裏,有迎接財神的民間習俗。到了除夕子夜時分,女主人下廚房煮餃子,男主人提燈到戶外接財神。然後在家中庭院裏擺上供桌,點燃香燭,跪拜上香。女主人把餃子煮好後,要先撈上一碗貢獻給財神,然後再把其余的餃子分給家人,大家一起開開心心過年吃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