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明日4點50分迎「夏至」

2024-06-20文化

【夏至·一鳴驚人】

作品取夏至二候「蟬始鳴」之意,瓶身由水滴演變成蟬形,瓶口飾蟬眼,兩肩飾蟬翼,陰刻線條自底部生出向上,陽極一陰生,陰陽流轉,生生不息。

【夏至·一鳴驚人】夏至物候刻畫其上,貼切地展現節氣特色,構思巧妙,風格獨特。

夏至是盛放的成長,大宋官窯用熱烈的紅色表達旺盛的生命力和太陽的熱情,窯變的點點綠斑猶如夏日涼風,帶來清爽和愜意。

【夏至節氣】

2024年6月21日為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之名由此而來。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是太陽北行的轉折點。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於中國位於北回歸線以北地區來說,夏至過後,正午太陽高度開始逐日降低;對於中國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地區來說,正午太陽高度在夏至過後經南返,太陽再次直射後才開始逐日降低。

氣溫高、濕度大、不時出現雷陣雨,是夏至後的天氣特點。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屬陽;夏至雖然陽氣較盛,且白晝最長,但卻未必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因此時接近地表的熱量仍在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

【夏至三候】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二候:蟬始鳴。雄性的蟬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農事活動】

夏至前後,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揚花,田間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濕潤灌漿,幹幹濕濕,既滿足水稻結實對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氣養根,保證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話說:"夏種不讓晌",夏播工作要抓緊掃尾,已播的要加強管理,力爭全苗。出苗後應及時苗定苗,移栽補缺。

夏至時節各種農田雜草和莊稼一樣生長很快,不僅與作物爭水爭肥爭陽光,而且是多種病菌和害蟲的寄主,因此農諺說:"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下毒蛇咬。"抓緊中耕鋤地是夏至時節極重要的增產措施之一。

過了夏至,中國南方大部份地區農業生產因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迅速滋長蔓延而進入田間管理時期,高原牧區則開始了草肥畜旺的黃金季節。

這時,華南西部雨水量顯著增加,使入春以來華南雨量東多西少的分布形勢,逐漸轉變為西多東少。如有夏旱,一般這時可望解除。

【夏至習俗】

祭神祀祖

夏至是「四時八節」之一,民間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古代農耕社會的人們在安居樂業之余擇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種定期節日,拜神祭祖豐盛祭貢品發展出節日宴飲活動,也漸漸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即所謂節慶民俗。

夏至南北要吃面

自古以來,中國一些地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夏至絮語】

夏至是最燦爛的季節。

蟲的吟誦,蟬的長鳴,蛙的齊唱,鳥的啼叫,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宣示生命的力量,給盛夏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心靜自然涼。

在這個「火熱」的季節,我們更應該珍惜時間。

轉眼,一年過半,上半年我們默默耕耘,下半年仍需放手一搏。

在時光裏積蓄力量,在歲月裏綻放自我,靜心凝神,不急不躁地和所有美好相遇。

一個在鈞瓷領域努力搬磚的中國人

長期出售鈞瓷各種擺件,茶具,小物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