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帖識字 - 文徵明八十七歲書【前後赤壁賦】逐字釋文版,高畫質收藏

2024-10-09文化

文 | 青稚22177977

編輯 | 青稚22177977

動動手指,點個關註,幸福生活不請自來!點贊評論,好運天天來找你!

翻開泛黃的畫卷,仿佛穿越時空,與一位耄耋老人相遇,他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眼神中透著睿智的光芒,他手握毛筆,在宣紙上揮灑自如,筆走龍蛇,一氣呵成,他,就是明代書畫大家——文徵明,而他筆下這幅【前後赤壁賦】,更是凝聚了他畢生功力,堪稱書法藝術的巔峰之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八十七歲,本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但文徵明卻依然保持著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這幅創作於嘉靖三十五年的作品,不僅展現了他爐火純青的書法技巧,更流露出他歷經世事滄桑後的淡泊心境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的豪邁詞句,在文徵明的筆下,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字裏行間,既有楷書的端莊穩重,又有行書的飄逸灑脫,筆畫勾連之間,盡顯大家風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細細品味每個字,仿佛都能感受到文徵明運筆時的用心,有的字筆畫精細,結構嚴謹,如「屬客」、「鬥牛」,體現了他對書法結構的精準把握;有的字筆勢雄渾,氣勢磅礴,如「橫江」、「水光接天」,展現了他對書法氣韻的巧妙運用

「羽化而登仙」五個字,更是將文徵明的書法功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後四個字筆畫全部連在一起,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仿佛仙人乘風而起,飄然欲仙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常見的字型,文徵明還嘗試了一些少見的寫法,比如「稀」字和「訴」字,這些嘗試並非標新立異,而是他對書法藝術的不斷探索和創新

文徵明對細節的追求,在這幅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比如「汎舟」的「汎」字,他並沒有簡單地寫成常見的「泛」,而是選擇了「泛」的異體字,體現了他對古文字的深厚功底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字的草書寫法,更是簡潔明快,將文徵明對書法筆法的精煉運用展現得淋漓盡致,他並沒有刻意追求繁復的筆畫,而是用最簡潔的線條,勾勒出「德」字的神韻

整幅作品,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都充滿了節奏感和韻律美,文徵明用他手中的毛筆,將蘇軾的豪邁詞句,化作了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令人嘆為觀止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幅作品,不僅是文徵明書法藝術的巔峰之作,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文徵明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欣賞這幅作品,我們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每個字的結構、筆法和神韻,我們可以嘗試著去理解文徵明當時的心境,去感受他想要表達的情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也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解讀這幅作品,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藝術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對同一幅作品,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見解

無論是哪種方式,欣賞書法作品,都是一次與藝術的對話,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圖片來源於網絡

接下來,我們將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這幅作品,探尋其背後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徵明八十七歲書【前後赤壁賦】,這幅作品之所以珍貴,不僅僅在於其精湛的書法技藝,更在於它承載著歲月的痕跡,以及文徵明人生的感悟,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文徵明與蘇軾跨越時空的對話,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文徵明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總結

圖片來源於網絡

讓我們試著回到作品誕生的那一刻,嘉靖三十五年,八十七歲的文徵明,早已功成名就,但他並沒有停下創作的腳步,他選擇書寫蘇軾的【前後赤壁賦】,或許是被蘇軾的豪邁情懷所感染,或許是想借此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悟

我們可以想象,在一個靜謐的夜晚,文徵明研墨鋪紙,點燃一炷香,然後提起毛筆,開始書寫這幅傳世之作,他的筆尖在宣紙上遊走,每一個字都飽含著情感,每一個筆畫都充滿了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開篇幾句,文徵明用沈穩的筆觸,將我們帶入了蘇軾筆下的那個夜晚,我們可以感受到微風拂面,聽到陣陣濤聲,看到蘇軾與友人泛舟江上的場景

隨著文徵明的筆觸,我們仿佛也置身於赤壁之下,感受著蘇軾的豪邁與豁達,他的書法,時而如行雲流水,時而如蒼松勁柏,將蘇軾的詞句演繹得淋漓盡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兩句詞,道出了蘇軾對人生的感慨,也引發了文徵明的共鳴,八十七歲的他,回首往事,或許也會有同樣的感慨

但文徵明並沒有沈溺於這種感慨之中,他的書法依然充滿了力量,依然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愛,因為他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活得精彩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兩句詞,更是將人生的渺小與宇宙的浩瀚形成鮮明對比,但文徵明並沒有因此而感到絕望,反而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因為他知道,即使是蜉蝣,也能在短暫的生命中,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而他,也要用手中的毛筆,書寫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整幅作品,文徵明用他精湛的書法技藝,將蘇軾的詞句演繹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融入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悟,這幅作品,既是蘇軾豪邁情懷的體現,也是文徵明人生智慧的結晶

欣賞這幅作品,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更可以從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它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愛,都要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文徵明八十七歲書【前後赤壁賦】,這幅作品,跨越了時空,將兩位偉大的藝術家聯系在一起,它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

而我們,作為後人,更應該珍惜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精髓,並將這份文化傳承下去

或許,我們無法像文徵明那樣,用書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我們可以透過學習書法,來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習文徵明那種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那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因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您對這幅作品的看法!

本文弘揚社會正氣,無侵犯版權意圖,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