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馬丹:建議完善中國特色美育體系,發揮學校美育育人功能

2024-03-08文化

2024全國兩會正在召開,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旅遊學校老師馬丹告訴九派新聞,她送出了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美育體系,發揮學校美育育人功能」的建議。

中國特色美育體系主要表現在「以美育德」,透過美育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學校美育形態包括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實施途徑和資源有: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美學、文學等學科教學內容,以及與美育相關的課外活動內容。這些內容構成了學校的美育課程資源,是提高美育教學之類的根本保障。民族地區開展中國特色美育教育,需要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和資源,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進行。

馬丹認為,現階段,中國校園美育體系還存在不足:註重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揮;師資隊伍參差不齊,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障;區域差異明顯,邊疆民族地區優秀傳統文化未得到有力彰顯;美育課程缺乏實踐環節,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弱;美育課程評價體系較為簡單,主要依據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缺乏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美育素養。

馬丹。圖/網絡

馬丹建議,學校美育課程體系從以下方面改善。

一是美育資源數碼化。美術教學資源,包括音樂、舞蹈、影視、戲劇、傳媒等美育教育的資源,可以實作電子化、數碼化,呈現出聲、影、光等,實作動態與靜態相結合,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和質素。

從事教育裝備市場的公司、企業、機構,要積極配合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出版部門,根據國家美育課程標準,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載體,研發學校美育教學資源軟件,使美育內容資源數碼化,形成自己的產品和專案。

開發智慧美育平台,利用大數據對學生進行畫像,強化個性客製,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成長方案,深化育人成效。著力提升美育教師數碼化素養,開展行業背景、技術前瞻、實踐套用等相關的教育培訓,強化課題研究能力,調動教師主動投入美育資源平台的建設。

二是讓實踐活動有保障。藝術教育可以和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可以透過開設藝術課程、組織藝術活動、建立藝術社團等方式來加強藝術教育。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鼓勵學校引進校外社會資源,滿足學生開展美育教學和實踐的多樣化需求。按照國家對美育教育器材配備、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標準,各美術館、博物館、展覽廳、音樂廳、劇場等美育場館應與學校建立合作關系,積極向學校提供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所需的場地、器材、器材、儀器、工具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在民族地區建立多元化的師資隊伍,聘請來自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教師,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家和手工藝人等,讓他們參與到美育教育中來,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學體驗。開展民族特色藝術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民族特色藝術活動,例如民族音樂會、民族舞蹈比賽、民族手工藝比賽等,讓學生深度參與民族文化實踐。

三是使浸潤渠道多樣化。學校應該將美育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透過各種方式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可以透過開設傳統文化課程、組織傳統文化活動、建立傳統文化社團等方式來加強文化傳承。探索跨學科整合,將藝術與文化和其他學科領域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綜合性、交叉性的教育模式。

在民族地區進行美育教學時,要尊重民族文化,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審美觀念,避免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歧視或歪曲。還要強調民族特色,在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上,要突出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和優勢,註重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文化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