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才高氣清·韓愈

2024-04-27文化

【才高氣清】是一個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出自唐•韓愈【與孟東野書】:「足下才高氣清,行古道,處今世,無田而衣食,事親左右無違,足下用心勤矣。」

【釋義】指才能高超而氣質清峻。

韓愈在其【與孟東野書】中稱贊孟郊的才華與品質,認為他是一位才高氣清的人物。孟郊不僅在才華上出眾,更在品德上令人欽佩。他行古道,處今世,始終保持著一種高尚的道德風範。即便沒有田地可以耕種,孟郊依然能夠自給自足,並且在侍奉父母時從未有過違背孝道的行為。這種用心勤奮的精神,讓人深感敬佩。

孟郊的詩歌在內容上,超出了大歷、貞元時代那些狹窄的題材範圍。但是,他的詩的主旋律是中下層文士對窮愁困苦的怨懟情緒,這是他屢試不第、仕途艱辛、中年喪子等生活遭遇決定的;但他還是能透過個人的命運看到一些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並以詩來反映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針砭了社會上人際關系中的醜惡現象,有的則尖銳地揭示了貧富之間的不平等。

【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鐘飲,到曉聞烹炮」與「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兩相對照,【織婦辭】描寫了織婦「如何織絝素,自著藍縷衣」的反常現象。他寫這種詩常有很深刻的心理體驗,【寒地百姓吟】中「寒者願為蛾,燒死彼華膏」之句,實非泛泛紀述民間疾苦者可比。應該說,在杜甫之後,孟郊又一次用詩歌深入地揭露了社會中貧富不均、苦樂懸殊的矛盾。孟郊還有一些詩描寫了平凡的人倫之愛,如【結愛】寫夫妻之愛,【杏殤】寫父子之愛,【遊子吟】寫母子之愛,這些題材已經在很長時間內被詩人們忽視了。

孟郊的詩歌在思想上,接過元結一派手中的復古旗幟,在社會思想和政治思想上繼續宣揚其復古思想。他宣揚仁義道德,歌頌堯舜古風,批判澆薄時風和叛亂犯上,處處顯示出一個偉岸君子的姿態,對時俗采取一種不合作態度:「恥與新學遊,願將古農齊。」他所結交的官僚和朋友,如鄭余慶等也大多是些重道德,守古遣的人物。他標榜的「自是君子才,終是君子識」,其主要內含就在於不與時俗為伍,只求復古守道的知音的意願。

他衛道、行道的思想和行動,與韓愈所倡導的「道」相近,而其生活準則正好是韓愈的「道」在社會生活中的實踐。孟郊不僅在生活中惜守古道,而且在創作中亦以宣揚這種「道」為目的。他的「補風教」、「證興亡」的創作宗旨,直陳元結的「極帝王理亂之道,系古人規諷之流」的原則,與元和時白居易的「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惟歌民生病,願得天子知」母、「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作理論是一致的。

因此孟郊雖然沒有直接參預韓愈的古文運動,也沒有象白居易那樣在鮮明的文學原則下以直言諷諫式的詩去千預政治,但他卻是自始至終地沿著恢復古道、整頓朝綱、淳化民俗、振興詩壇的道路走下去的,而復古,就是他在這條道路上的戰鬥宗黔和精神武器。他是一位復古思潮的傑出代表。因此他在中唐這個復古之風很濃的時代裏得到了在後來不可能有的贊譽。

韓愈的這段話,不僅僅是對孟郊個人的贊譽,更是對一種生活態度的肯定。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被各種物質誘惑所迷惑,忽略了內心的修養和道德的追求。而孟郊卻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線,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自由。這種精神追求,不僅值得我們學習,更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座右銘。

我們應該向孟郊學習,不僅要在才華上追求卓越,更要在品德上保持高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