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學者薛仁明:從孔子思想中重拾「松弛感」

2024-02-27文化

多年來,學者薛仁明一直反復品讀【論語】。對他來說,這部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典籍既是古典的,更是當下的;既可以呼應讀者自身生命,也可以回應時代。

【孔子隨喜】由中華書局推出全新修訂版

近日,薛仁明的代表作【孔子隨喜】由中華書局推出全新修訂版。在這本書中,薛仁明力圖將古往今來宏大的虛構的孔子轉變為私人的情感和具體的民間解讀,把早已概念化的孔子描述成如此有趣、清新、通達且生機活潑的尋常人物。透過薛仁明所看到的那個親切的孔子,讀來令人神清氣爽、趣味盎然且氣象萬千。

2月24日,薛仁明攜【孔子隨喜】全新修訂版與上海讀者見面。他以「孔子與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為大家引古說今講【論語】,說孔子。

【孔子隨喜】出版以來影響了無數讀者。談到這本書,薛仁明說,他在寫【孔子隨喜】時,追求的不僅僅是把道理講得深刻通透,他也很註意遣詞用字的準確度,在每個字的音律上都下了功夫。因此【孔子隨喜】是一本非常適合朗讀出聲的書。對於讀者的反饋,薛仁明最喜歡的是一位讀者說的:「每天晚上讀個兩篇,夢境都變得清明。」這說明文章背後是有一個氣息在的,可以起到我們說不清的效果。在薛仁明看來,這正是中國意義下的文章,所以他很高興能得到讀者如此的評價。

薛仁明 澎湃新聞記者 程千千 攝

薛仁明透露,【孔子隨喜】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大概每一兩頁都會出現一個生僻字。「這個字會需要你翻個字典。但如果你不翻字典,也大概能猜出來它是什麽意思,並不影響你閱讀。」薛仁明解釋說,他希望大家讀書不要讀得一馬平川,所以會放一兩個「路障」,讓讀者的閱讀速度慢下來;同時,他也覺得很多生僻字已經不再使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希望能用這種方式讓讀者了解更多的生僻字,「不要輕易地就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丟掉了」。這一觀點,也反映在了他對傳統文化的整體態度上。

活動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程千千 攝

薛仁明尤其強調了孔子對於禮樂的關註,尤其是其中的「樂」,認為這一點是被後世儒學所忽略的。「我在【孔子隨喜】中把‘樂’的那一塊拎出來了那麽一點,所以很多人讀了覺得孔子很可愛可親,讀了之後心情也會隨之變得輕靈。」

他認為,正是「樂」的流失,讓中國人在現代化行程中漸漸失去了過去松弛、喜氣的特質,變得過分正經,無法放松,社會才會出現那麽多的問題。薛仁明認為,重建禮樂文明,有助於中國式的現代化行程能夠盡可能趨利避害地發展。「禮樂文明能夠平衡我們現代化的後遺癥。」薛仁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