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一文看懂金駿眉的正確沖泡技巧,茶湯又香又清新,還不浪費好茶

2024-04-10文化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正選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幾天,桐木高山金駿眉正在采摘。

提到金駿眉,世人皆知它的身份尊貴。

出身不俗,來自桐木自然保育區。

原料不凡,采用桐木高山茶樹的茶芽為原料,當地的茶樹以桐木菜茶為主。

菜茶作為群體種茶,茶芽個頭並不大,采起來費勁,但卻濃縮著大量茶味物質。

用料奢侈,做一斤成品茶,需要動用七至八萬顆茶芽為原料。

大家試著想一下,7萬顆茶芽意味著采茶工需要伸出7萬次手。

單是伸手、采下,這一機械勞動,就要重復無數遍。

何況,桐木高山菜茶,發芽量不密。

新生出來的嬌嫩新芽,容易被綠葉、老葉遮擋。

每次往前伸手采摘時,需要用目光巡視一遍。

看到目標,才能伸手往前。

巡視、伸手、采下……

這個過程即便順利,也要好幾秒工夫。

要想采夠7、8萬顆茶芽,做成一斤成品,可想而知有多金貴?

是以,在紅茶圈子裏,桐木金駿眉歷來是高端茶代表。

以現場的市場,斤價破萬。

低於行情價,買不到桐木關內核心正品。

乍一看,動輒上萬元的斤價,較為奢侈。

但對多數茶客而言,按泡少量買入嘗鮮,體驗高端茶的風采,並沒有太大消費壓力。

在直播分享時,有茶友現場算了一筆賬。

「年後請同學吃飯,光是酒水錢就要大幾千,現在想想,喝茶還是比喝酒省錢,同樣的價格換成買茶,起碼能買到一兩金駿眉,一次喝一泡,一泡喝大半天,用來招待還有面子……」

末了,那位茶友留了個問題。

「像金駿眉這樣的高端茶,怎樣泡才不浪費?能不能泡到10沖以上?」

別擔心,對照以下步驟,能保證物盡其用。

【2】

一、選蓋碗泡。

蓋碗是經典百搭神器。

泡紅茶,泡金駿眉,建議選瓷質蓋碗。

白瓷、青瓷、青花、柴燒、汝窯、郎紅、豇豆紅、窯變等,類別不拘。

只要泥料好、器型設計合理,泡茶時用起來順手就行。

除了最基礎的白瓷蓋碗選項外,胎釉型畫彩出色的景德鎮手工蓋碗,與桐木高山金駿眉之間,可謂強強聯合,相得益彰。

和其它茶器比,蓋碗泡金駿眉的優勢明顯。

首先,瓷質蓋碗不吸香、不吸味。

不像紫砂、粗陶那樣,內部存在氣孔,會趁機吸附香氣,削弱金駿眉的高雅花香、蜜香、果香、竹林香、尾調森林香等。

其次,蓋碗的合蓋角度靈活。

茶葉細巧的金駿眉,合蓋出湯時可稍微留縫窄一些,避免茶葉在出湯時隨之掉落。

最後,蓋碗出湯過程較利落。

用茶壺泡茶,茶水透過壺嘴後,茶湯流速受限於壺嘴寬窄,呈現柱狀出湯。

而蓋碗泡金駿眉,出湯期間,茶水順著合蓋縫隙能呈現瀑布狀倒出。

快速,利落,又徹底。

【3】

二、選山泉水或者純凈水。

泡金駿眉,為了避免浪費內在精華茶味,選水很關鍵。

之前有茶友分享,他聽了辦公室同事的推薦,買了某牌金駿眉回家。

結果發現,和同事描述的風味,完全不是一回事。

按同事的介紹,那款茶的清甜清冽感很強,回味帶有薄荷感。

他買回家後泡了才知道,茶味竟然是發澀的,真是奇怪,明明是同款茶,茶味差別怎會這麽大?

後來才得知,是泡茶用水不同。

那位茶友在家泡茶時,用的是過濾水沖泡。

家裏的水龍頭,加了過濾器材,擰開就是自來水。

接了一壺過濾自來水後,就直接泡茶……

額,這樣做不妥。

經過過濾的自來水,本質還是自來水,水質受限於當地自來水廠的取水源。

同時經過管道水網運輸後,難免會受到影響。

哪怕經過過濾,也沒法與專業泡茶用水相比。

為避免浪費,泡好茶,別在泡茶用水方面吝嗇。

訂購桶裝純凈水泡茶,對生活在城市地區的茶友而言,泡茶最是實用。

如果臨近有山泉水可取,選水質輕、喝起來清冽甘甜的天然山泉水,燒開後用來泡茶,能為好茶的風味錦上添花。

【4】

三、泡茶前先稱重。

蓋碗泡金駿眉,適用1:20的茶水比例。

110毫升標準容量蓋碗,泡茶一次,投入5克幹茶為好。

如果你買入手的金駿眉,是按罐按「兩」買,並非單泡獨立泡茶。

那麽,泡茶前切記稱重。

用電子克秤,精準稱出單次泡茶所需用量。

千萬別隨手抓一把放進蓋碗就直接泡。

隨手抓,不定量,不僅看起來泡茶沒有儀式感,還會造成浪費。

抓少了,泡出來的茶味稍淡,好喝是好喝,但達不到完美效果,同時剩余茶味難以維持到10沖之後。

抓多了,沖泡出來的茶湯味道濃,微微苦,會遮蓋桐木高山紅茶自身的鮮醇、清冽。

考慮到金駿眉的茶芽細巧,大手一抓,出現「抓多」的概率高。

比如,一次就抓了8克、9克、10克,直接放進蓋碗泡。

原本買一罐50克的茶,能分成10次喝,但隨手抓茶就胡亂泡,泡不了幾次,整罐茶就見了底。

算下來,實在劃不來。

【5】

四、前6沖盡快出湯。

為了順利實作目標,將金駿眉泡到10沖泡以上,在泡茶期間要精打細算。

除了要在投茶用量上,進行精算外,每一沖的浸泡時長也有講究。

原則上,茶味沒有泡淡前,預設盡快出湯。

前6沖左右,速速出湯。

且,泡茶期間,全程動作都要提速。

往蓋碗內打圈註水時,要快,動作別慢吞吞。

註水結束,合蓋與拿起蓋碗出湯,要完美實作轉場,別磕磕絆絆。

倒出茶湯時,順著合蓋縫隙,讓茶湯呈現飛瀑姿態傾倒。

通常,從往下註水那一剎算起,直到倒出大量茶湯,泡出一沖茶湯的用時要控制在7秒、8秒內。

新手剛開始用泡茶,快出水的要求稍微放寬些,也要10秒內完成。

動作利落的泡出一沖茶,才能為後續茶湯「保存實力」。

類似跑馬拉松長途,開場不適合沖刺,留存體力,才能堅持到最後。

不然,一上來就悶泡,等於一開場就百米沖刺。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悶不了幾次,茶味就會徹底轉淡。

連續快速出湯,連泡6沖、7沖後,要酌情調整。

根據上一沖茶湯表現,調整策略。

一旦發現茶味稍微變淡,出湯時可以遲5秒-10秒。

再下一沖,延遲15秒左右。

依次往下,逐步加時。

直到坐杯悶泡接近一分鐘,泡出來的茶湯滋味稍淡,這泡茶才算畫上了完美終止符。

屆時,肯定超過了10沖之後。

【6】

喝茶,講究靜心。

傳統功課裏,有一門課程叫做「靜坐」。

靜坐,生定力,修身養性。

喝桐木金駿眉,建議小口慢啜。

白居易靜坐時,曾寫下這樣的記錄。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蘇東坡寫靜坐,「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

將生活的腳步放慢,靜下來之後,能獲得不少新發現。

蓋碗泡茶,逐次逐道沖泡之間,同樣講究慢節奏。

每次泡出一沖茶,揭蓋聞香,觀賞湯色,小口品嘗,慢慢啜飲。

喝下一杯茶後,稍作暫停。

專註感受喉間的留香、回味、韻致。

等到回甘與生津漸漸淡去,再繼續泡下一沖。

如此,喝一泡茶,能慢慢消磨大半天時光。

閑來無事,將美好時光消磨在品茶上。

快哉,樂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