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福建有一奇怪的石縫,相傳每天都會淌出一碗米,原因至今無人知曉

2023-12-29文化

福建有一奇怪的石縫,相傳每天都會淌出一碗米,原因至今無人知曉

唐朝時期李德裕寫奇石的詩中有句「林中有奇石,仿佛獸潛行」。而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見過很多似人或像動物的怪石奇石。很多景點因此都被賦予了諸多傳說,以及神話故事使其顯得更加惟妙惟肖。

在福建就有一個看上去很普通的石頭縫,因為有了一個傳說就變得不再普通。

與其他石頭比如說孫悟空的出身、望夫石以及雲南的阿詩瑪等等,故事不同的是,它不只是一個故事,相傳有人見過一天從這個石縫中。就能趟出一碗米來。

出米巖的由來

有傳說,在福建某地方的一座山上有一塊巨大的巖石,這塊石頭比人還高,在這塊石頭的底部有一個像酒杯大小一樣的洞口,洞口下面有一條長長的凹槽,傳說從這個洞口會流出白花花的大米出來。

在古代的時候,在洞口流出來的米就曾救過一方百姓,所以這巖石又稱出米巖。

山下有一座村鎮,依據傳說在村裏的村民上山砍柴,無意發現一塊巖石有些奇特,從遠處看還像有一塊塊白色的「小石子」在往下掉,走近後發現那居然是從巖石縫中流出的米,一時間楞在原地頗為震驚。

於是這個村民連續好幾天都到巖石處來觀察,經過觀察發現,這裏的米也不是一直無休止地地流下來下來,每天流夠了一碗,便不會再出了。

村民百思不得其解,也琢磨了很久這其中的緣由,始終沒有想到準確的原因。後來這位村民因為探秘心切,也是為了能快速得到大量的白米,而不想每天一碗一碗地接,便自作主張鑿寬了巖石中出米的通道。

可這樣一鑿,石頭反而失去了靈性,亦或者是上天對貪心之人的懲罰。出米巖便不再出米。

後來當地曾爆發過一次天災,旱災會後而來的就是一場大饑荒,一時間餓殍遍野,官府就拿出存糧開始發糧賑災。

但很快倉儲的糧食就見了底,就這麽村民便也拿出原來出米巖每天流出的米,總算熬過了那次的旱災,也救助了一方百姓。

但是現在你也已經不再流出米來了,這裏只剩下一個傳說。

傳說與現實的出米巖

位於福建省仙遊縣的一個鎮子旁,在大石山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景點,就是流出白米的出米巖,這塊巖石看上去應該有三米多高,體積非常的大,要既很多人一起也抱不住。

它的整體形狀形似巨大的手掌,不知道經歷過了多少年的風吹雨打,只見巖石表層,像是有大量苔蘚才能留下的苔痕。

在巖石的底部,就可以看到開著一個小小的洞口,從外形上看像是酒杯口一樣,而這裏正是整塊巖石最神奇的部位。

這裏就是傳說中每天會流出一碗米的出米口。

關於這個出米巖在當地還有一個傳說,說起這個傳說,跟出米巖旁邊的一座寺廟有關。寺廟的名字也是因為這個神奇的出米巖,後來改叫出米巖寺,建寺歷史始於唐代,這座寺廟的第一位方丈叫做無了祖師。

原來這裏的香火並不是很旺,就是因為這個傳說,如今的出米巖寺往來香客眾多,每年有很多來自四面八方信眾或是旅遊的人來到這裏。大家也是十分好奇,這塊巖石究竟是怎麽會有米從裏面流出來的。

相傳是在唐朝時,無了祖師剛把寺廟修建好的時候,便廣納四方遊僧到此掛單,參禪悟道教你講經說法,

一次偶然,寺廟裏的僧人發現寺廟門前的一塊巖石中有白色的顆粒狀物質流出,這位僧人十分的好奇就近前去看,發現從石縫裏居然有米流出來的。

明明是一塊巖石,上手去摸也是石頭的質感,怎麽會像一口裂痕的「米缸」一樣,有白米源源不斷地方撒出來?隨著一天一天的觀察,僧人就發現,每次從洞口流出的大米,剛好能裝下一碗。

隨後,寺院裏有一塊能出米的巖石這件事就在寺廟裏傳開了,寺院上下大小僧眾都認為這是佛祖的恩賜。

後來就和之前的傳說一樣,一場百年不遇的旱,使得田裏的莊稼絕收,百姓們叫苦連天。

大家便來到寺廟求齋,出家人本著慈悲為懷,隨即開啟糧倉賑濟災民,可是寺廟的糧食也十分的有限,不足以支撐救助這麽多災民。僧人們想起了能留出白米的巖石,於是每天去接取百米,再熬粥分發。

等旱災過去了,大家也開始恢復日常勞作,但所有人都沒有忘了曾經賴以生存的那塊能出白米的石頭,於是便為其取名出米巖。

那如今為何出米巖再也不出米了呢?

關於這個,在當地一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和之前一樣,擅自鑿開孔洞後,就發現巖石中不再流出大米了。

第二種說法是這塊巖石其實是山神土地的屯糧庫,因為糧倉裏的放了太多的糧食,加之巖石破了個窟窿,所以才會有米從裏面流出來。

而後來山神土地發現,就補好了也就不再有大米流出來了。

跟這個差不多的還有一個,是說有一個糧倉就在附近,豐收時節滿溢的糧食順著山縫淌了出來,但是人們並沒有在山上找到糧倉的遺跡。

如今,寺廟與出米巖都已經是遠近聞名的旅遊聖地,這裏身處山林,植被茂密,環境清幽肅穆,是個非常修心養性的好去處。

寺廟經過重新一番修繕之後,也更加明亮寬敞。來到這裏,遊客們可以參拜佛像,觀賞壁畫,還能找一處僻靜之地讀一讀古老的經文。

這座寺廟在山谷中,放眼望去層層疊疊的山巒聳立,清晨的薄霧又增加的一層神秘。

在出米巖石洞前面還有一座建於明代嘉靖的石塔,它大約有兩丈高,塔身一共七層,每一層都會有不同的鳥獸、花卉等彩繪裝飾。歷經百年年依舊是栩栩如生如同昨日剛畫完的一般。

石塔與石洞相對而立,形成了一種絕美的風姿。雖然很多遊客是奔著出米巖的傳說而來,雖然見不到流米的巖石,其中的原因至今無人知曉,但是能體驗到了不一樣的寧靜生活,也是非常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