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傳國璽的故事97假璽紛出

2024-06-17文化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康熙皇帝頒詔天下,命令三品以上官員推薦天下品學兼優者於朝廷。

給事中李宗孔、劉沛先推薦傅山應「博學宏詞」科考。

到北京後,傅山繼續稱病,臥床不起。

(傅山【金剛經)

大學士馮溥首過之,公卿畢至,山臥床不具迎送禮。

魏象樞以老病上聞,詔免試。

馮溥強其入謝,使人舁以入,望見大清門,淚涔涔下,仆於地。魏象樞進曰:「止,止,是即謝矣!」

翼日歸,溥以下皆出城送之。

山嘆曰:「今而後其脫然無累哉!」既而曰:「使後世或妄以許衡、劉因輩賢我,且死不瞑目矣!」聞者咋舌。

至家,大吏鹹造廬請謁。

山冬夏著一布衣,自稱曰「民」。或曰:「君非舍人乎?」不應也。

康熙皇帝面對傅山此舉並沒有惱怒,詔令:「傅山文學素著,念其年邁,特授內閣中書,著地方官存問。」

傅山由京返回後,地方官員聞訊前去拜望,並以「內閣中書」稱之。對此,傅山不以為然,泰然處之。

陽曲知縣奉命在他家門前懸掛「鳳閣蒲輪」的額匾,傅山拒絕。

去世遺命朱衣黃冠入殮。

史書稱贊傅山先生「尚誌高風,介然如石」。

傅山祖籍大同,五世祖傅康遷居忻州頓村,正德十五年,曾祖父傅朝宣官太原寧化府儀賓,承務郎,移居陽曲西村。祖父傅霖,嘉靖壬戌科進士,直隸壽州知州,河南僉事,山東遼海參議,平度知州,湖廣荊西道,山東布政司,傅山父親傅之謨,號離垢先生,貢生,淡薄仕途。

傅山先生以大明遺民自居,抱定必死信心,保持儒生氣節。但他同意兒子傅眉與朝廷合作,康熙皇帝尋求滿漢一家親的理念得以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