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懂了黑塞的【荒原狼】,就理解了人性深處的孤獨與隱忍

2024-04-01文化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孤獨的,孤獨有時候使人落寞,但有時候,也讓人保持清醒。

黑塞的小說【荒原狼】,可以說,將孤獨寫到了極致。

這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手稿,在作品中,哈裏·哈雷是個正直的作家,他鄙視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常常將自己隔離於世俗之外。

他生性喜靜,孑然一身,他陌生,羞怯,妥妥一個脫離了世俗的「局外人」。

在他身上,兼具「人性」和「狼性」,這讓他的性格顯得有些分裂,一面是溫暖的,一面又表現出漠然。

他自稱為「荒原狼」,四處漂泊,像一匹孤狼一樣慘淡地活著,偶爾瞥一眼周圍井然有序的生活,內心感到一絲羨慕,一點溫熱,但也只是遠遠望著,好像那是另一個世界,一個並不屬於自己的世界。

他沈重,憂郁,形單影只,他安靜,內斂,特立獨行。他的孤獨無人能及。

而他,將這份孤寂,視為自己的命運。

重讀【荒原狼】時,我讀到了一種人本性裏的真實。

當一個人獨處時,他一定是最真實的,而一旦現身人群中,就多了表演的成分。

荒原狼不擅長表演,也不屑於表演,他活成了不被世俗接納的樣子,卻也活成了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現實當中,有些人為了合群而合群,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有些人為了爭名逐利,在名利場中打轉,逐漸迷失自己……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正常」,勉強融入不適合自己的圈子,就會活得擰巴。

為了滿足更多的欲望,而變得貪婪可怕,就弄丟了靈魂中最純粹寶貴的東西。

誠然,每一種人生,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有人與人本性的不同,以及選擇和追求之別。

之所以想分享這本書,並非要我們像荒原狼那樣孤獨落寞地活著( 人都是有愛的需求的,愛使人溫暖,愛,往往也離不開人際關系。)

而是想說, 當我們在世俗中摸爬滾打感到疲憊,在盲目從眾時感到違心,不妨學會「富養」自己的靈魂,學會為生活「留白」,善獨處,善護念,與自己相處時,能夠更從容自洽些。

這一生,最重要不是活成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是活成自己真正想成為的樣子。

01

【荒原狼】這部作品的誕生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仰缺失的墮落時代。當時,正處於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階段,隨著各種社會矛盾激化,舊的社會制度正在走向沒落,而一個新的時代正在悄悄萌芽。

作品中的主人公哈雷,就是處於兩種時代交替時期的產兒,但他身上那種分裂矛盾近乎精神病態的特征,並不僅僅是他自己,也是那個時代一些人的通病。

在大環境的壓抑和限制下,他們自身的安全感缺失,對人生充滿懷疑,對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過度思考,陷入一種幻想和現實的極限拉扯狀態。那是個人的悲哀,也是整個時代的悲哀。

而當我們把鏡頭完全聚焦荒原狼哈雷,去關註這個具體的小人物的內心世界,會發現,他的小世界,其實和我們現代人生活中很多側面不謀而合。

他所痛苦的、迷惘的,我們內心也有;

他所憎惡的、排斥的,我們身上也不難找到;

他所渴望融入的那個世界,我們也渴望融入,並且渴望更多。

生存於世,在忙碌與庸常之外,人有時候想要的,其實也很簡單。哪怕僅僅得到一點可憐的溫暖,就足以令人心生慰藉,內心可以多些明亮和希望。

關於荒原狼哈雷秉性的成因,作者註入了一些心理學的推論,他說,荒原狼悲觀情緒的根源,不是對世界的鄙視,而是對他自己的鄙視。

而這份自我凝視和鄙視,與他從小所受的教育及生長環境脫不了幹系。

在作者看來,荒原狼曾被以愛之名,嚴苛地教育和規訓過,他的父母和師長如此虔誠,恪盡職守,以碾壓孩子意誌作為教育的根本,及滿足他們內在的某種需求和目的。

但在哈雷這裏,他們的教育顯然失敗了,他們對哈雷個性的泯滅和意誌的碾壓,並未取得成效。

因為他的意誌過於強大,為人又十分孤傲、勇敢,他註定不會十分乖順,成為世俗意義上教育的產物。

但終究,他的個性雖未被摧毀,卻不可避免地還是受到了影響。

他內心保存著一份純真,又不屑於被世俗改造,也不願意去傷害周圍的人。

於是,終其一生,他都不得不用幾乎全部的思想去對抗自己。

他愛這個世界,總想公正地對待周圍的人,但他有多熱愛外界,就有多憎惡自己。

矛盾的地方就在於,不愛自己,也便不能好好去愛別人,愛這個世界。

這種矛盾與分裂,長期潛伏在荒原狼的思想中,塑造了他近乎極端的孤獨與絕望。

如果我們試著去理解荒原狼內在的這份孤獨,就會理解更多。

他本無意與世隔膜,但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完全拋開被外力所塑造。

而一個人要好好活下去,就得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在適合自己的土壤裏開花。

黑塞說:

「這個世界將你吐出來,是因為你與眾不同。」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的獨特性,那份獨特之處是很可貴的,你不必一定要趨從某種大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就好。

荒原狼給自己營造起來一種安定,一份獨屬於自己的空間和秩序感,在煙霧繚繞,堆滿書籍的房子裏,他以自由意誌創作,遍地是他的手稿,淩亂也無所謂,他自己待得舒服就好。

現實世界原本將他吞進去,可他拒絕被吞沒,他依靠幻想和自由意誌,為自己重新打造了一片精神天地。

他註定要忍受很多精神上的痛苦,但也註定與眾不同。

02

【荒原狼】所處的那個時代,精神追求不被推崇,個體的靈魂因遭受苦難與困境而變得扭曲。

但荒原狼哈雷,其實一直都在試圖修正自己,他渴望一種安定有序的生活,也渴望從精神上超脫乏味。

在那個精神貧瘠的時代,他身邊沒有什麽朋友,也極度匱乏家庭的溫暖。

書籍和手稿,曾一度成為他靈魂的寄托,成為他最忠實的朋友。

有時候,他可以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沈浸在書本和自己的思考中,一整天閉門不出。

他的生活簡單得很,對生活的所需更加簡單,有時候,地上扔了一個香蕉皮,那就代表他已經用過午餐了。

有時候早上喝杯咖啡,也算是吃了飯。就是這樣。

但偶爾,他也會外出去高級餐廳就餐。

不過,隨便果腹與去高檔餐廳吃飯,在他眼裏沒什麽本質的區別。

他的生活不存在特定的規律,也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

唯一能束縛他的,也許就是那過於紛繁復雜的內心世界。

然而在那個格格不入的環境下,他過分沈浸的精神世界,反而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自我保護。

我懷疑,荒原狼很有可能是一個infp,請原諒我給他貼上了一個標簽。

因為他的個性特征,確實和infp十分貼近,安靜,思想開放且富有想象力,理想主義,高敏感,善解人意,樂於在白日夢中迷失自我,渴望深入、深情的關系,但又時常感到孤獨或隱形,在一個似乎不欣賞他們獨特特質的世界中獨自漂泊。

infp看起來總像在世界的邊緣打轉,對這個世界保持友善,但也要遵循一種內在的界限,那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靈魂的選擇。

如果沒有同頻的人共行、共情,他們寧願將自己封閉起來,在那個自我幻想的和平世界中得到救贖。

荒原狼說:

大多數人在不會遊泳時不想遊泳。

多麽機趣,不是嗎?他們當然不想遊泳!他們為陸地而生,而非為水。

他們當然也不願思考,他們為活著而生,不為思考!是的,誰若思考,視思考為頭等重要的事,他雖然可以持續深遠地思考下去,但他卻誤把陸地當成水,終有一天會被淹死。」

他深知他註定孤獨,深信他註定要在水中遊泳,也註定漂泊無根,但對於整潔有序的落地的世俗生活,他沒有任何輕蔑,也而不帶有偏見。

他不會去貶損與自己不同的人和事,非但如此,還對那個世界心存向往,近乎一種迷戀和熱愛。

喜歡歸喜歡,但他身上時常保持著一種疏離感,遊離在那個「正常」世界以外,即便喜歡,也不會多走一步,去輕易打破那種界限感。

這樣一個本性善良但活得小心翼翼的人,明明渴望愛與溫暖卻偏要避開的人,讓我在讀【荒原狼】時,好幾次對他心生憐憫。

物欲所需固然十分必要,若缺失了精神的信仰與追求,人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身心頻頻搖擺,難以安定。

所以在物質追求之外,人需要有一些高於現實的追求,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豐富,更有力量。

但內心的追求和現實的碰撞,往往也需要一種平衡,任精神世界荒蕪著,靈魂難免空洞貧瘠,過度執著於精神和思考,與現實世界失去聯結 ,人也會陷入另一種極端。

從這種意義上講,沒有人可以是一座孤島,誰也不能完全脫離掉現實世界而生存,不過我們可以試著去尋找一種自我與現實的平衡,可以更自洽地活著。

我們一生都在找尋這樣一種平衡,為之孜孜不倦地努力著,掙紮著。而這條路,也註定不會是平坦的。

03

在荒原狼蒼涼的生命旅途中,他也渴望品味愛情的滋味,渴望被一個人深接納、懂得和理解。

和普通人一樣,擁有愛情的人,免不了患得患失。

荒原狼那張孤獨愁苦的臉,有時候破天荒地,會顯得優雅親切,天真動人,有時候,他又看上去失意無助得近乎絕望。

有時候他看上去分外活潑,好似重返青春,輕快,愉悅,有時候又陷入深深的抑郁,茶飯不思。

有時候他與情人爭吵,擾得鄰裏不安。某天,你又會看到,他與那個女子相互挽著胳膊,踱步上樓梯,或者手牽手漫步在大街上。

那個不懂浪漫、沒有被世俗所馴養過的人,在笨拙地嘗試去愛,嘗試開啟自己。

然而生活中從來沒有一條十分明確的道路,會清晰地指引方向。

只是繼續探索,不停地探索,探索愛情,探索友誼,探索生命的溫度,探索存在的意義。

荒原狼的愛情,最終以一種不可避免的下沈態勢,隨著現實的荒誕所破滅了。

我甚至一度以為,他在手稿中所記錄的眾多場景,保不準是他所幻想出來的。

因為他太孤獨了,而他靈魂的世界又如此豐富,虛構一個精神上的完美世界,於他而言也並非難事。

黑塞說:

我一度很絕望,很長時間我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我想,生活肯定總是對的, 如果生活嘲弄了我的美夢,那麽,我想,我的夢大概太蠢,我的夢大概沒有道理。

可是這無濟於事。我眼明耳聰,也有點好奇,於是我仔細觀察這所謂的生活,觀察我的熟人和鄰居,觀察了五十多人及他們的命運。

我看到,哈裏, 我的夢想是對的,百分之百正確,你的夢想也對。而生活是錯的,現實是錯的。

對當前這個簡單、舒適、很易滿足的世界說來,你的要求太高了,你的欲望太多了,這個世界把你吐了出來,因為你與眾不同。

在當今世界上,誰要活著並且一輩子十分快活,他就不能做像你我這樣的人,誰不要胡亂演奏而要聽真正的音樂,不要低階娛樂而要真正的歡樂,不要錢而要靈魂,不要忙碌鉆營而要真正的工作,不要逢場作戲而要真正的激情,那麽,這個漂亮的世界可不是這種人的家鄉。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但任何一種選擇都有代價。

選擇了一條大眾都走的路,會很熱鬧,但也很擁擠。

選擇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或許是孤獨的,卻很遼闊。

一生總要透徹地痛痛快快地為自己而活一次,把心開啟,傾聽靈魂的聲音,而不是趨同外界的腳步。

04

【荒原狼】中,後半部份荒原狼哈雷的筆記,可以說既是他對自己生活的記錄,也是對那個時代的記錄,甚至於那就是黑塞本人的一部自傳。

他以第三視角審視了自己的內心,自己的靈魂,一次次發出叩問:

我們應該如何活著,如何直面自我,直面這個世界?

一個人要坐下來寫作,他就勢必要和另一個喧鬧的世界離得遠一些,而他埋頭去寫的同時,也必然會站起來生活。

一個作家該有怎樣的生活?他可以冷眼旁觀這個世界,冷靜、清醒地,以第三視角去講述這個世界的另一面,或者去幻想這個世界的不同。

當然了,他也完全可以融入這世間的煙火中,用生命本身去創作。

荒原狼屬於前者。

不是孤獨選擇了他,而是他選擇了孤獨。

一個人所選擇的,所信仰的那種生活,終究構成自己的命運。

但你能說,孤獨就不好嗎?

恰恰相反,真正的孤獨大部份時候,是美好的,寧靜的,豐富的,這大抵因為,如果一個人的靈魂是豐富的,內在是充盈的,那麽任憑思維創造出一個什麽樣的世界,似乎都可以容納得了自身。

黑塞說:

「孤獨就是無求於人,我渴望得到孤獨,天長日久,我總算獲得了它。孤獨是冰冷的,噢,是啊,它又是那樣的恬靜,那樣的廣闊無垠,像那又冷又靜、群星回旋的宇宙空間一樣。」

在我看來,那些看起來孤獨的人,大都十分懂得與自我相處,他們有自己穩定的內核,有自己堅定的瞄。

如果終究無法融入世俗,那麽遠遠地觀望著,保持內在的清醒與獨立,也不見得是件壞事。

這個世界上,大凡認認真真忍受過孤獨的人,最終也習得了享受孤獨,與命運中的波折為伍,而不會輕易丟掉自我。

05

黑塞的【荒原狼】告訴我們:

「不能自愛就不能愛人,憎恨自己必也憎恨他人,最後也會像可惡的自私一樣,使人變得極度孤獨和悲觀絕望。」

每個人的生命裏,都需要愛,需要溫暖,需要善意和理解,若是沒有,人生就成了一片荒漠,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孤獨,淒涼,冰冷。

縱然這世間有很多荒誕,它也蘊藏著無限美好。

很喜歡黑塞在【荒原狼】中所寫的這段文字:

「不管這是高度的智慧還是最簡單的天真幼稚,誰能盡情享受瞬間的快樂,誰總是生活在現在,不瞻前顧後,誰懂得這樣親切謹慎地評價路邊的每一朵小花,評價每個小小的、嬉戲的瞬間價值,那麽生活就不能損害他一絲一毫。」

只要一個人內心是有愛的,愛就不會成為稀有之物。

你若愛,世間萬物皆可愛,從路邊的一朵小花、一株小草裏,也能收獲平靜喜悅。

極大的歡喜背後,也暗藏極大的悲傷。而每個人生命中,大部份日子其實都是平淡的。

最樸素的生活裏,有最動人的意趣。

一直都以為,組成並豐富了我們生命之意義的,往往並非宏大敘事,而是那些細碎平凡的小事,是那些藏在瑣碎當中的小確幸、小感動與與小溫暖。

生命的維度是很廣闊的,人生的分岔路很多,而內心的選擇,必將忠於靈魂,忠於自己,才是無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