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斌
「孔廟三碑」是指位於曲阜孔廟大成殿東廡內的三塊古碑,分別為「乙瑛碑」「禮器碑」「史晨碑」,它們是享譽中外的歷史人文遺跡,被歷代金石家、書法家奉為「漢隸圭臬」。
「乙瑛碑」全稱「漢魯相乙瑛請置百石卒史碑」,又稱「孔和碑」,刻立於東漢永興元年,無額,通高260厘米、寬128厘米、厚23厘米,共18行,滿行40字。碑文記述了司徒吳雄、司空趙戒將前魯相乙瑛代孔子後人之言上書,奏請在孔廟設定掌管祭祀和禮器的專職官員「百石卒史」,漢桓帝準允,因乙瑛當時已去職,後以孔和補任。
「乙瑛碑」碑末刻有「後漢鐘太尉(鍾繇)書,嘉祐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但據稽考,所謂鐘繇書丹乃後人偽托。「乙瑛碑」法度謹嚴、布局平實,橫成行、豎成列,字距略大於行距,方整中有頓挫之勢,平正中顯秀逸之態。結體端莊勻適,字勢開張、左右拓展、俯仰有致、向背分明。字形方圓兼顧,註重筆畫的曲直平斜、粗細剛柔、輕重徐疾的變化,講究筆勢的穿插避讓、高低疏密的關系。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刻立於東漢永壽二年。碑無額,通高227.2厘米、寬102.4厘米,四面環刻文字。碑陽16行、滿行36字,記述魯相韓敕倡議修飾孔廟、增置禮器之盛事,碑末有韓敕等9人題名。碑陰3列、每列17行;左側3列、每列4行;右側4列、每列4行,皆刻捐資立石者的姓名和數額。
「禮器碑」行距緊湊、字距疏朗,結體上下精密,呈梯形狀,左右伸展、橫勢寬綽、粗細有致,寓欹側於平正中,寄疏秀在嚴密內。筆畫以方為主,略帶圓意,豎畫外柔內剛,折畫形斷勢連,撇畫略取側勢,捺法圓潤勁險。碑陽部份縱有序、橫有列,字距寬、行距密;碑陰則縱有序、橫無列、行距適度、字距參差。
「史晨碑」亦無額,通高231厘米、寬112厘米、厚22.5厘米,因是一石雙面,兩碑同刻,又名「史晨前後碑」。
前碑全稱「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刻於東漢建寧二年三月,有17行,每行36字(因每行末字掩埋於原石座中,舊拓多為35字),字徑3.5厘米,記載時任魯相史晨和長史李謙祭祀孔子的奏章。
後碑全稱「魯相史晨饗孔子廟碑」,刻於東漢建寧元年四月,有14行,每行35字至36字不等,記載祀孔和饗禮盛況,文後有武周正書題記4行。「史晨前後碑」迄今磨損極少,完整可誦,書風相類,筆致如出一人,傳為蔡邕所書。
「乙瑛碑」拓本(局部)
「史晨碑」碑文近千字,起筆露而能藏、尖而寓圓,其橫筆取勢平穩,豎筆勁挺穩健,斜向撇捺,極意伸展;左撇收縮,右捺舒展。結字扁平方正,呈方棱形;章法布局,橫平豎直,縱橫有列、井然有序,體現出儒家崇尚「中和為美」的審美情趣。
「孔廟三碑」作為漢代中後期隸書鼎盛時期的典範之作,久負盛名,唐宋以降,歷代金石書家對它推崇倍至,清代金石學者翁方綱【所著兩漢金石記】稱「乙瑛碑」為「漢隸之最可師法者」。
「孔廟三碑」對中國書法發展影響深遠,是後人學習隸書的入門範本。唐代史惟則、梁升卿,清代鄭簠等,皆喜臨「乙瑛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