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敦煌莫高窟最著名的十幅壁畫

2024-04-02文化

1 : 【五台山圖】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五台山圖】是敦煌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跡畫之一,描繪了1500年前五代時期五台山佛國聖境的景象。它是供奉聖品,代表著五台山的宗教氛圍和世俗風情。

特點和特色:這幅壁畫詳細描繪了五台山及周圍地區的山川景色、建築、橋梁、佛菩薩畫像、僧俗人物等元素,形成了一幅巨大的形象地圖。它是世界上罕見的古老巨大的壁畫,展示了五台山的壯麗景觀和佛教文化。

價值評估:作為敦煌莫高窟的重要壁畫之一,【五台山圖】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它記錄了古代五台山的景觀和文化,被視為寶貴的文化遺產。

意義:【五台山圖】是研究五台山歷史和佛教文化的重要資料,對於了解古代宗教信仰和社會風貌具有重要意義。

2 : 【狩獵圖】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狩獵圖】是敦煌莫高窟249窟西魏時期的壁畫,是敦煌壁畫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特點和特色:這幅壁畫生動地描繪了古代西北地區遊牧生活中的狩獵場景。畫面展示了兩名獵人騎馬追逐,其中一人拉滿弓射擊一只猛虎,另一人則追逐三只黃羊。畫面中虎的兇猛、羊的驚慌和獵人的勇敢機敏都被生動地表現出來。

價值評估:作為敦煌壁畫的代表作之一,【狩獵圖】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它展示了古代西北地區的遊牧生活和狩獵文化,被視為研究當時社會風貌和藝術風格的重要遺產。

意義:【狩獵圖】作為敦煌壁畫的經典之作,對於研究古代西北地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3 : 【鹿王本生圖】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鹿王本生圖】是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時期的壁畫,描繪了鹿王的傳說故事。

特點和特色:這幅壁畫描繪了【鹿王本生圖】的故事情節,包括救人、溺人行禮、國王與王後、溺人告密、捕鹿途中、休息的九色鹿、溺人指鹿和九色鹿的陳述等8個場景。壁畫中的鹿主要以白色為主色,透過點彩的方式展示其九種色彩,色彩運用極致精妙,被認為是北魏洞窟中最優美的作品之一。

價值評估:作為北魏時期的壁畫,【鹿王本生圖】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它展示了當時繪畫技巧和色彩運用的精湛水平,被視為敦煌壁畫中的珍品。

意義:【鹿王本生圖】是研究北魏時期繪畫藝術和佛教文化的重要遺產,對於了解當時的宗教信仰和藝術風格具有重要意義。

4 : 【四飛天】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四飛天】壁畫位於敦煌莫高窟第320窟,是唐代飛天壁畫的典範之一。

特點和特色:這幅壁畫描繪了四個飛天壁畫,位於主尊阿彌陀佛的華蓋上方,分為兩列。前兩個飛天壁畫呈對稱姿勢,一手撒花,一手接引;後兩個飛天壁畫則跟隨在後方,同樣撒花並接引。他們的身姿婀娜多姿,飄帶栩栩如生,生動地展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妙境界。

價值評估:作為敦煌壁畫中的經典代表,【四飛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它展示了唐代飛天壁畫的典型特征,被視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意義:【四飛天】壁畫是研究唐代壁畫藝術和佛教文化的重要資料,對於了解當時的宗教信仰和藝術風格具有重要意義。

5 :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圖】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圖】壁畫位於敦煌莫高窟第3窟,為元代壁畫的代表作之一。

特點和特色:這幅壁畫在北壁正中繪制了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立像,展現了敦煌壁畫的傑作。壁畫綜合運用了北魏、隋唐以來的線描技巧,以精細的鐵線勾勒出臉部、手臂和足踝的輪廓,同時運用生動的蘭葉描繪和折蘆描繪等技法,描繪了衣褶和飄帶的復雜細節。造型準確,色彩淡雅,質感強烈,人物神態莊重,代表了元代線描藝術的卓越成就。

價值評估:作為元代壁畫的傑作,【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圖】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它展示了元代線描藝術的精湛技巧,被視為敦煌壁畫中的名作。

意義:【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圖】壁畫是研究元代壁畫藝術和佛教文化的重要遺產,對於了解當時的宗教信仰和藝術風格具有重要意義。

6 : 【勞度叉鬥聖變】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勞度叉鬥聖變】是敦煌壁畫中非常典型的壁畫題材,尤其在五代、宋初時期,敦煌壁畫中的勞度叉鬥聖變數量激增。保存較完好的包括五代莫高窟10鋪、榆林窟3鋪以及宋代莫高窟454窟等。這些壁畫描繪了晚唐及五代時期流行的一個經變故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

特點和特色:【勞度叉鬥聖變】壁畫以精細的繪畫技巧展現了故事情節。畫面中描繪了勞度叉鬥聖變的場景,透過生動的繪畫呈現了敦煌壁畫的典型特點,包括細膩的線條勾勒和豐富的色彩運用。

價值評估:作為敦煌壁畫中典型的題材之一,【勞度叉鬥聖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它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被視為重要的文化遺產。

意義:【勞度叉鬥聖變】壁畫是研究敦煌壁畫藝術和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對於了解晚唐及五代時期的藝術風格和信仰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7 : 【五百強盜成佛故事圖】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五百強盜成佛故事圖】是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中的主體畫,屬於西魏壁畫代表作,繪制於西魏大統四年至五年。這幅壁畫是同一題材中年代最早、構圖最完美的作品,共有八個場景,描繪了從激烈的戰鬥到強盜戰敗、被俘虜、受刑、出家等一系列情節,充分展現了佛教思想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理念。

特點和特色:【五百強盜成佛故事圖】以精湛的繪畫技法和構圖展現了敦煌壁畫的獨特魅力。畫面中呈現了動態與靜態的對比,生動地表現了戰鬥、囚禁、受刑和轉變的過程,突出了佛教教義中的慈悲和救度思想。

價值評估:作為西魏壁畫的代表作,【五百強盜成佛故事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它是研究敦煌壁畫和佛教文化的重要遺產,被視為珍貴的文化藝術品。

意義:【五百強盜成佛故事圖】壁畫不僅展示了敦煌壁畫的藝術風格和技巧,同時也傳遞了佛教教義中關於慈悲、救度和修行的核心思想。

8 : 【河西節度使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張議潮統軍出行圖】是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中的唐代壁畫,描繪了敕封張議潮為節度使後統軍出行的情景。這幅壁畫生動地展現了張議潮統軍出征吐蕃、收復河西的壯麗場景。從出行隊伍中可以看到唐代軍隊的儀衛制度和河西地區軍教的多民族特點,為研究歸義軍節度使出行儀仗、河西地區的民族服飾、唐代樂舞等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

特點和特色:【張議潮統軍出行圖】以細膩的繪畫技巧展示了敦煌壁畫的獨特魅力。畫面中描繪了張議潮統軍出行的雄壯氣勢,展示了壁畫藝術在表現人物形象、動態和環境背景方面的精湛技藝。

價值評估:作為唐代壁畫的代表作,【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它不僅是研究唐代歷史和軍事制度的重要參考資料,同時也是敦煌壁畫藝術的珍貴遺產。

意義:【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壁畫提供了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能夠深入了解唐代歷史和軍事文化,為研究和傳承相關領域提供重要的資源。

9 : 【藥師七佛經變】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此畫作為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唐代藥師七佛圖】,畫面是七位表情不同,衣飾不同,姿勢不同的藥師。

特點和特色:在藥師佛的面前,中華燈樓、西域燈輪並出,燈火輝煌,展現出規模巨大的舞樂場面。二十八人組成的樂隊,有不同膚色的民族樂工,演奏著中原、西域的樂器,兩對天人揮巾獻胡舞。佛像的塑造雖已出現新的風格,但舊的凹凸法影響尚未完全消失,鼻梁上的白線仍然是西域高鼻梁的余韻。

價值評估:此經變畫根據【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繪成,主尊是七身藥師佛,藥師佛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是治療眾生生老病死之痼疾的大藥王。在佛教中有「九橫死」的說法,為了免於飛來橫禍,供養藥師佛就成了古人的心靈寄托。

意義:本圖是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北壁的藥師經變。畫面以東方藥師凈土七佛和八接引菩薩為主體,兩旁十二藥叉大將為護衛。上空飛天翺翔,前臨曲池流泉。下部的樂舞場面,應該是典型的胡旋舞。兩邊除樂隊外,還畫有二菩薩正在燃點樹形七層藥師燈輪。更增添了歌舞歡樂的氣氛。這是敦煌壁畫中最美的樂舞圖之一。

10:【敦煌57窟南壁初唐壁畫彌勒說法圖】

類別: 敦煌壁畫

歷史背景和來源:莫高窟第57窟開鑿於初唐時期。是7世紀30年代的代表窟,窟型、龕型均有隋代遺緒,唯塑像與壁畫已經明顯地跨進了新的階段。

特點和特色:南壁彌勒說法圖,人物眾多,佛、菩薩、弟子等形象達十五、六身,這身脅侍菩薩身後的四身菩薩面相俊美,畫家特別註意刻畫她們的眼神,有的矜持,有的嬌媚,有的若不經意,有的如秋波暗送。所謂「阿堵傳神」,就是指眼睛,說明了畫眼睛是畫家借以傳達物像神情的重要手段。

價值評估:菩薩和弟子的面部主要采用中國傳統的賦色方法,即在某些凸出部份如兩頰,下頜等處綴紅用水暈開,自成濃淡凹凸效果的暈染技法,達到不露筆痕保持顏面紅潤本色的審美要求,這是外來的「天竺遺法」在唐代技法中的新創造。表現年輕女性皮膚的細膩潤澤,展示出一種理想化的美,說明初唐時期富有敦煌特色,融合中西的暈染技法已經成熟。

意義:這身脅侍菩薩身後的四身菩薩面相俊美,畫家特別註意刻畫她們的眼神,有的矜持,有的嬌媚,有的若不經意,有的如秋波暗送。所謂「阿堵傳神」,就是指眼睛,說明了畫眼睛是畫家借以傳達物像神情的重要手段。

在復興傳統文化的背景下,被稱為 「沙漠中的美術館」 的敦煌多次火爆出圈。其中,人氣和熱度最高的還是石窟壁畫。不過,可能由於壁畫太過有名, 敦煌這個地方以及其中的歷史文化,反而容易被人忽略。

敦煌2000多年的歷史中,不僅留下了莫高窟等藝術瑰寶,還有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2024新年賀歲期間, 一部以敦煌歷史為背景的電影【敦煌英雄】即將上映。

【敦煌英雄】電影海報

(圖©【敦煌英雄】官方釋出)

在史書裏,這段故事留下了文字記載。在敦煌的石窟裏,則有一幅色彩斑斕的繪畫,以形象的畫面,把那段歷史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幅畫就是 敦煌莫高窟裏的【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這裏所說的 張議潮 是個什麽樣的人呢?讓我們走進畫中,去認識一下 1200多年前的這位古人

| 01 佛窟之中,世俗長卷 |

我們要講的這幅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位於 敦煌莫高窟的第156窟 內。這個石窟開鑿於唐代晚期,壁畫也繪制於那時候。根據該石窟中留下的 【莫高窟記】墨書題記 以及專家的考證,石窟和壁畫開鑿於 唐鹹通二年至六年 ,也就是 公元861至865年,距今大約1100多年。

莫高窟第156窟是晚唐時期的代表性石窟之一 。整個洞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三個部份組成。其中前室為橫長方形,其前部已經塌毀。前室北壁左上角處,有 「鹹通六年正月十五日」 的墨書題記,是研究莫高窟開鑿歷史的寶貴資料。

莫高窟第156窟西壁

(圖©莫高窟參觀預約網釋出)

主室的平面為方形,頂部為覆鬥狀,四面披。主室的南北壁鋪滿了壁畫,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就位於南壁下方,它 高108厘米,長855厘米 ,主要畫面描繪了一位叫張議潮的地方官員出行時的場面。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圖©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橫螢幕觀看,從右向左)

畫面正中的人物便是主角張議潮。在這裏,我們可以明顯看出, 主角和他所騎的鞍馬都進行了明顯的放大處理 ,以彰顯其絕對的「C位」地位。畫上的這位首領頭戴白紗捗頭,身穿圓領紅袍、乘坐白馬、手執短鞭,周圍有八名步騎「銀刀官」拱衛,後面跟隨的子弟軍簇擁著「信」字大旗。

畫的旁邊有題記文字: 「河西節度使檢校司空兼禦史大夫張議潮統軍除吐蕃收復河西一道行圖。」 據此,這幅畫就被簡稱為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局部)

主角張議潮

位居中間、身穿紅袍、身材比例誇大

(圖©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整個畫卷裏的人物數量有200多個,加上 儀仗、旗幟、馬匹 等,組成了雄壯激昂、氣勢凜然的壯闊場面。

在整個敦煌地區,包括莫高窟在內,分布著大大小小洞窟有900個,其中共有壁畫5萬平方米以上。我們知道,這些石窟是佛教遺跡,主要內容是供奉佛像,傳播佛教故事, 居於壁畫中央的常常是佛像、菩薩像等 。這幅【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內容跟佛教關系不大, 它出現在佛教內容的邊緣,是為了傳遞供養人的資訊

張議潮供養像

(圖©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包括這座莫高窟第165窟在內,大多數石窟都是由供養人出資捐造。 種種資訊表明, 張議潮及其家族就是這個洞窟的供養人。

除了這張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跟其對稱的主室南壁位置,還有一張 【宋國夫人出行圖】 ,表現的是 張議潮夫人及其隨從出行的場面 。兩幅畫的大小大體相同,它們連在一起比【千裏江山圖】還要長。

【宋國夫人出行圖】(局部)

1921年沙俄白軍曾流落在此

因在窟中生火,導致壁畫局部被熏黑

(圖©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在整個敦煌石窟群中,像這樣 用如此畫幅表現如此大場面的供養人壁畫,極為罕見。 那麽,這位張議潮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又做出了什麽樣的驚天動地大事,以至於後人要這樣大張旗鼓地紀念他?

| 02 大唐轉衰,河西旁落 |

故事的開始,要從大唐由盛轉衰的 「安史之亂」 說起。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 (公元755年), 安祿山 在幽州範陽(今北京市南部一帶)起兵反叛,一路攻城略地並攻入長安,玄宗狼狽出逃往蜀地,僅半年時間,整個大唐便陷入一片戰火和混亂之中。我們此前推出的 【明皇幸蜀圖】 ,也描繪了這段歷史。

【明皇幸蜀圖】(局部)

(圖©傳唐代李昭道作,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中原混戰之際,大量的邊關軍隊被調入內地平叛,而 敦煌所在的河西走廊及以西地區的安西、北庭都護府軍 更是被抽調到所剩無幾,甚至連維護正常運轉都很難做到。

經過「安史之亂」八年的折騰,來自西北地區的軍隊在平叛中損失殆盡,安西節度使 封常清、高仙芝 等名將又因讒言被害;曾威震西北的隴右節度使 哥舒翰 兵敗被害。這樣一來, 敦煌及周邊地區徹底成為空巢

【明皇幸蜀圖】

(圖©傳唐代李昭道作,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時,毗鄰唐朝西北及西南邊疆的吐蕃日益強大。 公元755年到796年 ,是 吐蕃贊普赤松德贊 統治時期,也是該政權有史以來最強盛的時期。憑借地緣便利和騎兵優勢,吐蕃趁唐朝邊疆空虛之機,先是攻陷 涼、瓜、甘、肅 等州,繼而又沿著河西走廊一路向東,攻占了 蘭、河、廓、鄯、洮、岷、秦、成、渭 等隴右諸地。

到了 唐建中二年 (781),吐蕃軍又攻陷敦煌所在的沙州。至此,長安以西的 河西、隴右、西域 都被吐蕃占據。除此之外,北方的 回紇、黨項 等也頻頻侵犯邊境。

元和十五年唐朝疆域圖

唐朝西部原疆土被吐蕃、回鶻等攻占

(圖©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唐隴右道東部(河西走廊)

(圖©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唐隴右道西部(安西都護府)

(圖©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電影【敦煌英雄】預告片 開頭的一幕,用旁白和鏡頭,回顧了這段歷史。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一群白發軍士拼死抵抗,最後全部殉國。 「萬裏一孤城,皆是白發兵」 正是當時河西地區的真實寫照。

占領河西等地之後, 吐蕃統治者對當地實行了高壓、殘暴的統治方式 。當時的史料記載,吐蕃 「每得華人,其無所能者,使充所在役使,輒黔其面;粗有文藝者,則涅其右臂,以候贊普之命」「令穴肩骨,貫以皮索,以馬百蹄配之」

意思就是,在敦煌等各地,吐蕃政權對待中原人,讓沒有特殊才能的人直接做奴隸,在臉上塗黑作為標記;粗通文化藝術的人,則把他們的右臂染成黑色,等待贊普發落。吐蕃人還把被奴役者的肩胛骨穿孔,用皮繩拴住,並讓數十匹馬拉著。

電影【敦煌英雄】裏的白發老兵

(圖©【敦煌英雄】官方釋出)

陷入吐蕃統治之後,失地百姓時刻盼望唐軍收復失地。 唐文宗開成年間 ,唐朝使節出使西域的路上,當地人夾道歡迎並哭泣道: 「大唐皇帝還記得河西淪陷區的百姓嗎?

敦煌淪陷前後,當地有人創作了一首 【菩薩蠻·敦煌古往出神將】:「敦煌古往出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向龍庭,麟台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懇難申訴。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 此詞塑造了一個性情豪放、忠貞愛國的將軍形象,表現了當地人希望早日將敵人趕出家園,使國家完成一統的願望和決心。

電影中的張議潮形象

(圖©【敦煌英雄】官方釋出)

百姓急切盼望的那個「神將」,後來真的出現了。 他,就是張議潮。

| 03 敦煌英雄,橫空出世 |

張議潮出生在敦煌,也就是沙州 ,他們張家是當地的世家大族,世代在唐朝為官,他的父親曾做到過 工部尚書 。張議潮出生的時候,敦煌已淪陷於吐蕃,但從小到大,他一直接受的是愛國教育, 盛唐的歷史輝煌很早就被灌輸到他的腦海。

史書記載,張議潮 「少好文史,長通韜略,論兵講劍,蘊習武經」 。自身努力加上環境熏陶,讓張議潮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他尤其崇拜 唐朝名將封常清及其事跡

張議潮手抄【封常清謝死表聞】(局部)

(圖©中華古籍資源庫,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安史之亂」爆發後,封常清奉命前往中原平叛,卻被宦官邊令誠陷害,連同另一位大將 高仙芝 一起被處死。封常清死前留下絕筆 【封常清謝死表聞】

張議潮年少時曾手抄這篇遺書,後來該抄本隨眾多佛經典籍被封入莫高窟藏經洞 。一百二十多年前,藏經洞文物重見天日,這份抄本被 法國人伯希和 掠走,現藏於 巴黎國立圖書館。

伯希和在敦煌藏經洞

(圖©法國人攝於1908年)

唐大中二年 (公元848年), 49歲的敦煌人張議潮 趁吐蕃內亂,聯絡其它沙州豪族率眾起義,長期遭遇殘暴統治的各族民眾紛紛響應。起義軍透過鬥爭收復了 敦煌、晉昌二郡 ,接著又陸續收復其它各州,使 河西十一州擺脫 了吐蕃的統治。

三年後,也就是唐大中五年 (公元851年),唐朝在河西設歸義軍,張議潮被委任為 河西十一州歸義軍節度使 。從此以後,敦煌和河西地區進入 「歸義軍張氏時期」 。鹹通八年(公元867年),張議潮入朝長安,其侄張淮深作為繼承人鎮守河西。五年之後,也就是 唐鹹通十三年 (公元872年), 張議潮在京城去世,享年74歲

【敦煌英雄】中的張議潮形象

(圖©電影【敦煌英雄】官方釋出)

大約唐鹹通五年(公元864年)前後 ,張議潮的侄子 張淮深 開始忙碌著在鳴沙山修造佛窟。 一方面 ,他們都是篤信佛教的信徒,透過建窟,祈求河西和平安定,也希望透過這種方式積攢功德,修得來世之福; 另一方面 ,透過相關的繪畫、文字記載,彰顯一代英雄張議潮收復河西的豐功偉績。

透過以上歷史我們了解到,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就是視為張議潮的功德窟,所以,現在也常常被專家稱為「張議潮窟」。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

左下為晚唐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一家

(圖©當代潘絜茲作,中國美術館藏)

敦煌等河西州郡的重歸大唐,除了張議潮這些世俗力量,佛教人士也功不可沒。

起義前後, 張議潮團結了當時的三種力量:一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如索氏、張氏、李氏等,這些家族人丁眾多,實力雄厚。 二是當地民間的豪傑義士 ,如張議潮的得力部下副使 安景 、部落使 閻英達 等,他們團結了來自民間的力量。 三是當地的佛門僧徒 ,如河西高僧和當地佛教領袖之一 洪辯 ,也就是藏經洞影堂所紀念的那位僧人,他本人雖被吐蕃人所看重,但仍然 「遠懷故國,願被皇風」 ,所以一直透過組建僧兵、傳遞資訊、聯絡各方的方式,為張議潮等提供幫助。

藏經洞裏的洪辯和尚像

(圖©莫高窟第17窟,即藏經洞,敦煌研究院官網)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的內容,也可以視為一次對晚唐河西地區軍事和文化面貌的檢閱。 我們既可以看到有唐代官方制式的軍戎,還可以看到歸義軍隊伍裏的少數民族武裝; 既可以看到中原地區典型的禮制、生活,也可以看到邊疆和異域文化元素。

畫卷的開頭部份主要描繪儀衛騎隊和樂舞,其中最前端的交橫吹佇列, 「橫吹」最早源於西漢時期西域的軍樂隊。 樂隊中有樂師12人,樂器中的大鼓、笛、簫、笙、琵琶、腰鼓等出自中原,而拍板、箜篌則由西域傳入。 圖中有8人分兩組跳舞,其中有一行人穿著吐蕃服飾,這種裝扮和舞姿,跟今天的藏族舞蹈基本一致。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局部)

右下角為吐蕃特色的舞蹈

(圖©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圖中有 4對溜馬 ,他們 戴花氈帽,穿單色缺胯衫,系革帶,著白氈靴,手持儀刀,題為「銀刀官」 ,這種裝束與當時唐朝廷四品、五品官員 「儀刀八(人)」 吻合。卷尾部份描繪了 射獵、馱運畫面,由20余騎兵組成 ,其中有一部份為少數民族騎隊,他們前後分兩組,戴白氈帽。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局部)

身著鎧甲的騎兵

(圖©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由此可見, 張議潮組建的這支正義的力量,既代表了當地唐人的呼聲,也得到了受壓迫的少數民族百姓的支持。 他們組成的這支聯軍,共同完成了對河西等地的收復。

電影【敦煌英雄】釋出的系列海報之中,其中之一就是以洪辯法師為主角。 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洪辯派弟子悟真 等入京面奏, 溝通了歸義軍政權與唐朝中央政府之間的聯系。

電影中的僧人洪辯形象

(圖©【敦煌英雄】官方釋出)

一年後,也就是 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 ,張議潮收復瓜、沙、伊等河西諸州後,洪辯派遣以悟真為首的五人僧使團隨張議潮使團一同進京報告喜訊。

這一年,張議潮被冊封為歸義軍節度使,洪辯也被敕封為河西釋門都僧統、京城內外臨壇供養大德。 回到敦煌後,洪辯為歸義軍祈福,為百姓求安,得到了河西民眾的普遍尊敬,歸義軍政權上下也無不對之虔誠供養。

【張議潮變文】(殘缺)

該文敘述了張議潮收復河西事跡

(圖©中華古籍資源庫,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如果有機會去敦煌莫高窟,你可以把 第16窟 (洪辯窟)、 第17窟 (藏經洞,洪辯影堂)、 第156窟 (張議潮窟)對照著來參觀,它們擁有同樣的歷史背景,且記錄了敦煌歸義軍行動中的兩個重要人物—— 張議潮和洪辯。

| 04 無名畫家,人物巨作|

很多人研究中國人物畫歷史,往往很重視那些傳世的卷軸,而忽略這些洞窟巖壁中的作品 ,這張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種種原因,壁畫的繪制者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從歷史價值上說 ,它見證了一段不平凡的英雄故事; 從藝術價值上說 ,它是繪畫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填補了那個年代缺少同類傳世繪畫的空白。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局部)

(圖©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在技法上,畫家用 綠色橫條代表田園草地,灰白色橫條代表田埂阡陌 ,這種粗獷的線條和色塊, 勾勒出了敦煌沙漠綠洲的獨特地理環境 。眾多的 紅衣、紅馬 ,造成畫面暖色調的色彩感和熱烈氣氛。

在布局和構圖上,【張議潮統軍出行圖】以長卷展開,錯落有致地將二百余名出行人物繪於畫面之中,盡顯軍威雄壯的同時,還不顯得擁擠 。這種格局被形容為 「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整幅畫在視覺呈現上用了 「步步觀」的散點透視法 ,這樣的手法可以讓每個部份都看得清清楚楚,沒有「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形, 這種做法後來被【清明上河圖】等風俗長卷所采用 。比起同時代中原畫家的 【虢國夫人遊春圖】 等作品中的寥寥數人,這種數百人的大場面,創作難度更大。

【虢國夫人遊春圖】與【宋國夫人出行圖】

圖1:©張萱作,宋人摹,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2:晚唐佚名作,敦煌莫高窟156窟南壁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及同一洞窟內的【宋國夫人出行圖】又都可以歸入鞍馬人物畫 ,其中的人物近240位,馬有110余匹。放在繪畫史上,它們開創了 長卷歷史人物鞍馬畫的先河。

從這裏開始,後世有很多同類題材開始效仿。如 敦煌莫高窟第94窟裏的【張淮深出行圖】,第100窟裏的【曹議金出行圖】【回鶻公主出行圖】 等。同時期唐代傳世作品以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為代表,出土繪畫以 章懷太子墓的【打馬球圖】 為典型。

【打馬球圖】(局部)

(圖©唐代佚名作,陜西乾縣楊家窪村章懷太子墓出土)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也是中國傳統人物題材中「出行圖」的代表 ,這種題材形成於先秦到漢代,存世作品多見於 畫像石、畫像磚 ;到了南北朝,已有成熟設色的「出行圖」,其中以 山西太原王郭村婁睿墓等北朝時期的墓葬壁畫 為代表。

【鞍馬遊騎圖】(局部)

(圖©北齊佚名作,山西太原王郭村婁睿墓出土)

後世,遼代的【 東丹王出行圖 】、明代 【出警入蹕圖】、清代【康熙南巡圖】【乾隆南巡圖】 等也屬於這個題材範疇。按照時間的順序,這些作品可以串聯出 一條以「出行圖」為主題的發展脈絡。

【出警入蹕圖】(局部)

此圖與【張議潮統軍出行圖】構圖極其相似

(圖©明人作,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來源:【中國美術報】社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珍品,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這個位於甘肅省敦煌市的古代藝術寶庫,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探秘。

莫高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傑出代表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1600多年前的北魏時期。當時,佛教在中國迅速傳播,莫高窟也因此應運而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莫高窟不斷擴建和裝飾,成為了一個規模宏大、藝術精湛的佛教藝術寶庫。

在莫高窟的壁畫中,佛教故事和傳說被生動地描繪出來,每一幅畫都充滿了細節和深刻的寓意。這些壁畫不僅是藝術的傑作,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莫高窟的壁畫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譽。

莫高窟的建築也是一大亮點。它由許多洞窟組成,每個洞窟都有不同的形狀和大小。這些洞窟的建造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它們的結構和裝飾都非常精美。莫高窟的建築和壁畫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一個宏偉的佛教藝術殿堂。

莫高窟是一處獨具特色的藝術寶庫,它將中國傳統藝術和印度佛教藝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這裏,你可以欣賞到各種各樣的佛像、壁畫和浮雕,它們的造型精美、色彩鮮艷,令人嘆為觀止。

莫高窟的藝術風格獨具匠心,它將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與印度佛教藝術的神秘融為一體。在這裏,你可以看到佛像的神態莊嚴、壁畫的細膩入微、浮雕的立體感強烈,每一件作品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莫高窟的佛像栩栩如生,它們的面容莊重肅穆,令人感受到一股神聖的力量。壁畫則以其細膩入微的線條和鮮艷的色彩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幅精美的藝術品。而浮雕則以其立體感強烈的特點,讓人們仿佛置身於一個栩栩如生的世界中。

莫高窟的藝術作品不僅令人嘆為觀止,更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它們記錄了中國和印度兩個古老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展現了東方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領略到藝術的無窮魅力。

莫高窟還是一個佛教藝術的寶庫,它散發著濃郁的宗教氛圍,讓人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慈悲,同時也能深入了解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歷程。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興建和維護,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風格多樣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內的佛像、壁畫、石窟等藝術品,都是佛教文化的珍貴遺產,它們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在莫高窟中,你可以看到佛教藝術的精湛技藝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遠影響。

莫高窟的壁畫是佛教藝術的代表之一,它們以鮮明的色彩、細膩的線條、生動的形象,展現了佛教故事和佛教思想。壁畫中的佛像、菩薩、天王等形象,栩栩如生,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精神震撼力。同時,壁畫中的佛教故事和佛教思想,也讓人深入了解佛教的智慧和慈悲,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壁畫,莫高窟中的石窟也是佛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份。石窟內的佛像、佛龕、佛塔等,都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載體。在莫高窟中,你可以看到各種不同風格的石窟,它們各具特色,展現了不同朝代的佛教藝術風貌。

總之,敦煌莫高窟是一個千年文化的寶庫,它的藝術風格獨特、文化內涵豐富、歷史價值重大。在莫高窟中,你可以感受到藝術、文化、歷史、宗教、人文等方面的魅力,也可以了解到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提筆不知如何寫敦煌。就像去敦煌前,破天荒做了功課,但走近莫高窟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一無所知。那些紀錄片,書和播客,文字能表達的終究有限,真正的視覺盛宴就藏在這幾百個昏暗的洞窟裏,極珍貴,極豐富,卻,又極脆弱。

275窟裏的黑眼圈,告訴我們莫高窟最早的開鑿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十六國的北涼,也證明了多民族文化藝術交融是歷史給莫高窟的使命,更是歲月的侵蝕和大自然的殘忍。

這些菩薩行姿有明顯的印度和西域風格,繪畫方式也借鑒了西域風格使用暈染法。這些在面部身體留下的黑圈,就是氧化變色後的產物。

莫高窟很有名的小字臉,也是暈染法的叠代。用西域式的凹凸法表現人的肌膚,用丹紅暈染面部,在鼻梁和眼睛處用白色塗染,表示高光。千年以後的今天,丹紅氧化成灰黑色,白色的高光躍然壁上。

這在隋以前的洞窟裏,隨處可見,誰也無法阻止它們的氧化。而氧化也只是莫高窟有一天會消失的其中一個原因,還有壁畫的剝落,發黴,沙塵和遊客的侵擾。所以敦煌研究院用了很多辦法來減緩這個過程,包括臨摹,電子化和嚴控進窟人數和時間。樊錦詩先生在她的【我心歸處是敦煌】裏花了兩章的篇幅詳細介紹。

所以,看到就是賺到。

何其有幸,這一趟,看了40個窟,幾乎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目前對外開放的所有洞窟。包括,莫高窟最有代表性的寶貝285窟。寶貝到什麽程度?去285之前,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元林先生專門給上了一堂課。

285就是莫高窟。在長達1000多年的莫高窟建設過程中,多元文化、藝術和信仰都融匯到這裏,而285,是其中典範。這座典型的覆鬥型窟有佛像有壁畫,都與禪修有關,但卻不全是佛教。有印度教、道教、佛教造像,有西域的菩薩和中原的神仙,有佛教的飛天和道教的飛仙,有印度的諸天和中國的伏羲女媧。是真正的眾神殿。

敦煌最有名的可能是飛天,但最美的,一定是菩薩。我最喜歡其中的一像兩塑。一像是57窟南壁,初唐時期的瀝粉堆金觀世音菩薩,57窟因為此像被稱為「美人窟」。

兩塑,一座是259窟北壁禪定佛,北魏出品,佛面上的寧靜與喜悅,是一種境界。上一次看到這麽令人歡喜的佛,還是在印度的埃洛拉石窟第10窟,亦是一座座佛。

另一座,來自158窟的涅槃佛。樊錦詩先生說,這是她見過最美的臥佛。工匠的精妙之處,在於當觀者站在佛首和佛腳處,看到佛的表情是不一樣的,一淡然,一歡喜。而站在158窟的洞口,遠眺宕泉河畔,敦煌研究院的奠基人常書鴻、段文傑們就長眠在哪裏。

莫高窟的美輪美奐,不止這幾尊菩薩,還有榆林2窟的水月觀音,榆林3窟的普賢變,220窟的文殊變,14窟的不空絹索觀音,96窟的大佛,榆林25窟的普賢變和文殊變,217窟的觀無量壽經變,45窟的佛龕,328窟的彩塑,舉不勝舉。

莫高窟的精美絕倫,也不止菩薩,還有61窟的五台山全景,16窟的供養人,17窟的仕女,237窟的吐蕃普贊和各國王子,158窟的大雁,220窟的帝王聽法,榆林3窟的唐僧取經,407窟的三兔共耳,428窟的薩陲太子本生, 257窟的九色鹿本生,323窟的張謇出使西域,不一而足。

畫下這些的,只是畫工。這裏面有對吳帶當風的臨摹,有對顧得其神陸得其骨的致敬。這些大家本尊,也曾經在中原各地的寺廟墻壁上畫畫,只可惜早就蹤跡全無。

莫高窟用它的壁畫和雕像告訴我們,原來,我們也曾經有過中國的西斯廷天頂畫和壁畫,也曾經有過自己的梵蒂岡【雅典學院】。甚至,比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還要早500年以上。

莫高窟只是個開始。縱然對佛教一無所知,也還是要再去看看同時代的造像藝術巔峰,龍門和雲岡;要去看看對莫高窟早期影響至深的新疆克孜爾石窟;以及,比莫高窟更古樸的炳靈寺石窟。

也希望,常常能再回去看看285,61,259,57,158,榆林2,榆林3,榆林25,和這漫天大漠黃沙裏的777座石窟。

(文中莫高窟壁畫及塑像照片都來自敦煌研究院官方出版物)

來源:敦煌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特別聲明:

1.微遊甘肅內容文章旨在宣傳甘肅文化旅遊,只用於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由於條件所限,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所有權利人聯系授權,可能出現部份原創圖片或文字未署名,請聯系添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