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面對索拉利斯星,人類沒有答案,只有選擇

2024-06-11文化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文學探索中,波蘭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萊姆的【索拉利斯星】猶如一顆耀眼而神秘的星辰,它挑戰了人類對智慧生命和意識本質的傳統認知。

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和美國導演索德伯格先後根據小說拍攝了電影【飛向天空】和【索拉利斯】。

【索拉利斯星】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星球,索拉利斯星,整個星球被膠質狀的海洋覆蓋著。

故事主角,心理學家凱爾文,被派往索拉利斯星觀測站,和地球上許多前仆後繼研究索拉利斯學的科學家一樣,凱爾文也有想要解開的秘密。

初來乍到的凱爾文,發現觀測站充滿了不可解釋的現象,僅有的三位同事,一位自殺身亡,兩位神神叨叨。

隨後他發現,觀測站上發生的一切超出了人類的認知範疇。

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索拉利斯星的海洋。

它像一個碩大無比的單個流體細胞,有著高度組織化的結構,能夠積極主動地影響它所在行星的執行軌域。

當人類入睡時,海洋可以深入人的記憶、夢境和潛意識,並將潛意識中最渴望的東西實體化,創造出讓凱爾文他們恐懼不已的「訪客」。

海洋知道人類內心深處的秘密。

凱爾文在觀測站一覺醒來後,就看到了十年前去世的妻子哈莉。

海洋還透過某種方式進入人類大腦,窺探人類知識,學習人類的行為模式,並根據與人類的互動不斷調整行為,持續自我最佳化。

所有這一切使得科學家們認為,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會思考、會自我前進演化的怪物。

而它消磨時間的方式就是沈浸在對宇宙本質的理論思考當中,其尺度之大令人不可思議,就好比是一場宏大的獨白,在這片海洋的深處永無休止地上演,完全超出人類的理解能力,人類的儀器捕捉到的不過是這場獨白中無意間偶然聽到的幾個小小的片段而已。

人類努力以科學為工具去理解並掌握萬物,但面對索拉利斯星這樣的存在,人類的知識顯得捉襟見肘、無能為力。

索拉利斯星,像個沒有道德感的頑劣孩童,完全洞悉卻毫不在意,隨意做出對人類具有淪陷性影響的行為,人類的自私、傲慢、膽怯和易碎性被無情地揭露出來。

索拉利斯星之於人類,好似神靈之於凡人。

或許梁文道的這句話可以概括人類面對索拉利斯星的無能為力: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為他們是人。

人類總是急於向外擴充套件,探索未知,卻忽視了對自身內在世界的理解和完善。

凱爾文是一名專業的心理學家,卻依然處理不好和妻子之間的關系,哈莉自殺身亡後,他活在悔恨中,恨自己未能在哈莉生前更好地理解她。

哈莉的幻象出現後,在恐懼、否認、掙紮之後,他選擇愛她。

事實是,彼時的哈莉不是她真正的妻子,雖然有著妻子的記憶,卻已經有了自我意識。

這也是索拉利斯星海洋的可怕之處,它根據人類意識創造出的具象化物體,有了自我意識,並且在不斷前進演化,仿佛是無數海洋意誌某個細微分支的延伸。

真正的探索不僅僅是對外在世界,更是對內在世界,然而所有的探索都沒有明確的答案。

小說中凱爾文似乎離開了索拉利斯星,又似乎永遠陷入了索拉利斯星的海洋中。

【飛向天空】中凱爾文在返回地球的飛船上,看到了妻子的幻象,回到家中跪在了父親面前,隨後出現的一幕卻是在索拉利斯星的外太空才可能看到的景色。

而美版電影【索拉利斯】中,凱爾文最終選擇留在索拉利斯星,與妻子的幻象共度余生。

對於索拉利斯星這個會思考的龐然大物,人類沒有答案,只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