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對於老百姓來說,吃飽肚子可是天大的事;所以,對待食物,我們都應該有認真的態度。而又恰恰是許多人把食物僅做為日日充饑的口糧,只是習慣的動作,且不說儀式感,連起碼的尊重恐怕都沒有哩。那麽講一個關於食物的故事,或許能改變部份人對於食物、對於吃的態度吧。
馬伯庸的新作【食南之徒】,講述的就「最貪吃的大唐使者唐蒙,來到了最會吃的南越國」所經歷的一系列故事。馬伯庸,作家,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茅盾新人獎得主。其作品被評為沿襲「‘五四’以來歷史文學創作的譜系」,致力於對「歷史可能性小說」的探索。新作是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復原了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並在這活化了的場景裏展開眾多小人物們的生活經歷,並最終影響了歷史的行程。以真實與虛構交相支持的結構,令我們讀來欲罷不能,在真實歷史中找證據、在虛構人生中找體驗,沈浸式的閱讀,不禁感嘆唏噓:美食不會騙人,每個人在它的面前,都會露出本性。
大漢使者唐蒙起始於「躺平」「摸魚」的公務人生,對於吃是講究的,烤肉時「肉塊的大小要切均勻!穿串的時候要肥瘦相間!」,而對於功勞「過大於過,要受罰挨打,不合算;功大於過,下回上司有什麽臟活累活,第一時間會想到你,也是麻煩多多。只有功過相抵,上司既挑不出你的錯,又不敢大用,才能落得個清靜。」,有如此做人處事的智慧那是極致的「摸魚」啊!更是在書中以唐蒙對於食物執著的熱愛,探索出無數的嶺南美食,令我們垂涎三尺,就如同那食物端於眼前;而每個人熱衷於某一事物的背後,一定會有必然的原因,這才是我們對於唐蒙內在探索理解後生起的第一層敬意,於他的會吃懂吃是一種喜歡;
年少時,他幫助過饑餓的姐弟「原來食物不光能讓自己開心,也能讓別人如此開心。鏡子能映照出人的面目,食物能映照出的心情。那對姐弟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給我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吃飽的人,原來是這樣的。」當唐蒙家遭遇變故,這對受過幫助的姐弟回過頭來「把我從屍堆裏拽出來,把乞討來的一點點粟米加上野菜熬煮,給我喝下去,勉強救醒我……可我不知道,那是他們最後一點點存糧。我沒別的辦法,就給他們講我研究過的美食,從食材到烹飪廚序,從擺盤到滋味……他們臉上帶著笑容,幸福安祥,仿佛那是全世界最美味的東西。…… 發現姐弟倆已經沒了。」
直到唐蒙為家族證明了清白,申張了正義的名份,但最後還是被官府要求「大局為重」,妥協結束了事件。所以他才說「高官厚䘵、仁義道德都是虛的,我生平僅見,只有那一對姐弟吃麥粥時的滿足表情,才是最真誠的。」這個把自己隱於追求好吃的食材的人生態度,是與人無爭的真善良。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這個大漢使者,介入南越的系列事件,為何會從置身事外,到全力以赴。
我讀這本書到最後,是令我忍不住落淚了;小甘蔗一家的命運,在時代的大背景下無疑是如同一粒塵,落在凡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大山,縱算是如此,那永遠不斷的親情也透過小小的蜀枸醬聯系在一起。故事跌宕起伏,在所有事件的背後其實都是人性,而在事物面前,人性是藏不住的,它總會在不經意裏顯現本質來。
「你可以責難我的人生態度,但別質疑我對食物的眼光。」唐蒙說,也終究是因為一個愛吃的人骨子裏的善良,他終究也是看走了眼,這就是故事裏最大的反轉,你以為可能的盟友(就會被遮蔽眼睛和叛斷)或許對你的敵人更陰險。最終,唐蒙是悟了「幹成了一件普天之下沒人能做到的奇跡」,「請求開拓夜郎,打通西南」,「這一修,就是足足二十二年時間」,唐蒙對這條路,為何懷有如此強烈,乃至於超乎理性的執念?一切的緣起,就只是因為他是一個懂得吃的人,是因為一罐「蜀枸醬」;而「英雄的心願,沒有人會忍心拒絕。」
「只的一處故人的墳冢,這麽多年,也不知在不在。」唐蒙:「昔日有人要我以大局為重,今日我便以大局還報之,也算是踐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