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資治通鑒】第五集以德配位

2024-06-15文化

智家滅亡以後,有一段司馬光的評語,對,沒錯,就是我們耳聞能詳、家喻戶曉的司馬光砸缸裏的司馬缸,【資治通鑒】就是他領導編寫的,所以有他寫的評語,咱們也可以對司馬光的評語再寫一些評語。

司馬光說:「智家之所以滅亡,在於智家家主才能勝過品德。」

我只能說這是一種迂腐的解釋,根據資治通鑒的介紹,我沒看到體現智家家主才能的地方,反倒看到了他愚蠢的一面,自周天子提出以德配位,以及我們對德行的推崇,就好像什麽都和德字掛上了鉤,其實不然,無德有才的人一樣可以做成事,一樣可以獲取成功,甚至比有才有德的都更容易成功,只是對於無德有才的人我們並不推崇,只適合悶聲發大財,就像某些幕後大佬或某些隱形富豪,他們或許很有才華,卻是透過缺德的手段獲取的財富,如果這種人可以正大光明炫富,這得是一個多腐敗和烏煙瘴氣的社會,很容易引起公憤和民憤。

我們推崇的其實是既有德又有才的人,因為只有這樣社會才容易治理,但是這樣的人只能存在於過去,因為現實世界並沒有這種人的位置,搞得不食人間煙火,人們只能敬而遠之,可我們又需要這樣的人,於是我們便會從歷史中尋找這種德才兼備的完人,把他樹立成榜樣。我並不是說現實裏沒有德才兼備的完人,我只是說現實中沒有這種人的位置,這可能就是歷史上那些聖人與優秀的人不受當世的重用卻備受排擠的原因吧!

司馬光把人才分為四等,德才兼備的是聖人,有德無才的是君子,有才無德的是小人,既無才也無德的是愚人,司馬光最看不上的是有才無德的人,就算用無才無德的人也不要用有才無德的人,司馬光透過比喻和對比做了一個解釋,說無才無德的人就像剛出生的小奶狗,牙齒不堅,智商不夠,力量不足,是個人就能制服他,不擔心他做壞事,就算做壞事也因能力有限,造成的危害也不大,而有才無德的人,猶如老虎長了翅膀,憑借自己的高智商去做壞事,你想象不到他可以造成多大的破壞,未知的才讓人心生畏懼,所以司馬光認為寧用愚夫不用小人。

此時此刻,正在聽或讀到這裏的朋友,是不是該思考一下自己為啥得不到重用了吧?

自我感覺德行還行,該做的工作也能勝任,為啥就得不到領導的重用呢?所以說現實遠比書本裏復雜的多,重要的崗位不是僧多粥少,就是狼多肉少,任人唯親。是德重要還是才重要?我看還是親比較重要,舉賢不避親嗎!

司馬光說知道了如何分辨人才,再知道了先後的順序,又怎麽會為了找不到人才而感到憂慮。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就像我也知道買彩票中七個號,我就可以去兌大獎了,關鍵是哪有那麽簡單,只知道遊戲規則,是無法中獎的,但知道了遊戲規則總比不知道的好,如果不知道遊戲規則,哪怕氣運加身,撿到了一張中大獎的彩票,也只會當做一張廢紙。

如果這個比喻不恰當,我就換一個,就好比怎麽才能在股市賺到錢一樣,大家都知道低吸高拋就可以賺錢,可在股市裏絕大多數人是賠錢的。這是為什麽?

因為有才的人很容易分辨,有沒有德就沒法確定了,才是外顯的,德是內在的,而且一個人的德行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也會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更會隨著身份地位變化而變化,你說你怎麽確定一個人的德行,可能也只能等他死了以後才能蓋棺定論吧!

總不能像智家家主一樣,去問魏家和韓家是不是要背叛自己一樣,得到的只會有一種結果,那就是遭受人家的毒打。

你問人家有沒有德,人家怎麽回答,這是能問的嗎?人家說有,你該說人家不謙虛了,撇開謙不謙虛不說,萬一你道德綁架人家怎麽辦?

人家要是不回答你,你再補上一句,不回答就是沒有,沒德不就是缺德嗎?

但凡你敢說人家一句缺德,你就看人家揍不揍你吧?

你可以說人家沒錢缺錢花,也可以說人家沒才缺少才華,就是不能說人家缺德,你憑什麽說人家缺德,所以說德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都能趕上祖宗十八代的地位了。

可就算這樣,依然有人冒天下大不韙,凈幹缺德冒煙的事。

說完司馬光的評語,咱們接著講【資治通鑒】裏的故事,智家被滅,韓趙魏三家三分智家的地盤。

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智家家主沒有腦子,這裏不是比喻說智家家主沒腦子,而是真實寫照,趙家家主狠人一個,直接把智家家主的頭顱做成了飲酒的器具。但凡智家家主有趙家家主一半的狠辣,也不至於被趙家家主挖了腦子。

智家邀約韓家和魏家一起攻打趙家不得不說是步臭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親密戰友呢!誰知道韓趙魏才是親兄弟。

智家家主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霸淩韓家,但凡拉攏一下韓家,可能歷史就要覆寫。

我為什麽這麽說,是因為老家主們結束歷史舞台以後,新的歷史就是從藍台宴會智家家主羞辱韓家家主開始的,從那一刻開始,智家家主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犯了政治錯誤,本該拉攏的物件,卻變成了被打擊的物件了,真應該讀讀誰是我們的朋友,誰又是我們的敵人。

當然,歷史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更不是史書只言片語可以描述清楚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只言片語裏解讀出一二就不錯,而剩下的八九分會泯滅在歷史的長河裏,歷史的真相更是會隨著歷史人物的死亡而變得撲朔迷離。

智家家主有位叫豫讓的家臣,想為家主報仇,豫讓可是歷史上有名的忠義之士,你要說智家家主無德,我還真不信,這不是有人願意誓死追隨,當然,有人願意誓死追隨也不代表有德,但至少可以代表有人認為智家家主是有德的,不然誰會願意為了一個死了的缺德玩意白白的再賠上自己性命。

只能說成王敗寇,你說他是因為缺德失敗的,那他就是因為缺德失敗的,你說他因為才幹不足失敗的就是才幹不足失敗的,總之他是一個失敗者,只能任人評說,反正我不認為智家家主是因為缺德,我就認為是因為他沒腦子,才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