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即將三伏天,老祖宗說入伏要「一忌,二怕,三吃」,分別指啥?

2024-07-15文化

「伏」是全年中最熱的節令,而「九」則是最冷的節令。它們補充並行展了二十四節氣,在指導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安排中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數伏」和「數九」早在秦代就已經存在,並傳承了兩千多年。

夏至一過,小暑隨之而來,氣溫逐日升高,不久之後我們將迎來炎熱的伏天。

「伏天」指的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尤其是大暑前後的盛夏階段。因此,古人常說「熱在三伏」。「三伏」根據幹支記年法確定,每年的具體日期會有所不同。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標誌著「初伏」的開始,第四個庚日標誌著「中伏」的開始,而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則標誌著「末伏」的開始。

「初伏」和「末伏」每年都是固定的十天,而「中伏」則有可能是十天或二十天,其中二十天的年份遠多於十天。因此,通常「伏天」持續四十天。像二十四節氣一樣,「數伏」也在指導生產和安排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華北地區流傳著「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種蕎麥」的農諺。除了這些農業諺語,還有許多相關的生活諺語。

「一忌」坐木

民間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冬天不坐石頭是因為石頭寒冷,而夏天不坐木頭則是因為夏季多雨炎熱,木頭會吸收雨水變得潮濕。即使經過陽光暴曬,木頭表面幹燥,內部卻仍然濕潤。長時間坐在這樣的木頭上,潮氣會上升,對健康不利。因此,老祖宗特別強調夏季尤其是雨後不要久坐在木頭上。

「二怕」無雨和不熱

民間諺語「伏天沒雨,谷裏沒米」象征著三伏天降雨對農作物的重要性,缺乏雨水意味著谷物將面臨減產危機。還有「伏裏無汗,收成減半」的說法,象征著如果三伏天出現反常的氣候導致不熱的話,田地的收成也會明顯減少。

為什麽會流傳這樣的說法呢?伏天沒有雨或不熱,為什麽都會引起農田的減產?

三伏天象征著農作物的黃金生長期,這時它們需要充足的養分和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光合作用減弱,農作物會減產。如果缺水,幹旱會阻礙農作物從土壤中獲取養分,也會導致減產。因此,以農耕為主的祖先們特別擔心三伏天的少雨和不熱。

「三吃」餃子、面與羊

民間有句古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此外,有的地區還有:「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的說法。

自三國時期起,三伏天吃面的習俗便已存在。【魏氏春秋】記載,何晏在伏日吃熱湯面,用巾擦汗,面色紅潤。雖然在炎熱天氣吃熱湯面似乎不合常理,但古人相信這有助於排毒辟穢。

當然,主要原因是伏天正值小麥收割後,用新磨的面粉做成熱湯面,營養豐富且美味。吃完熱湯面後,身體出汗,透過發汗可以驅邪排毒。伏天吃面不僅營養更加均衡,還能緩解伏天常見的不適,幫助我們順利度過酷暑。

由於中國地廣人多,不同朝代和地區的風俗各具特色。例如,北宋時期,人們在夏天的節日裏吃「伏日綠荷包子」,「綠荷」指的是荷葉,用它包裹包子可以清暑。在浙江台州,老年人往往在三伏天會有吃雞粥的習慣,稱之為「補陽」。總體來說,中國三伏天的飲食習俗起源可能源於漢代的「伏臘節」,最初是為了慶祝農作物豐收。這體現了中國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圖文夏日征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