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八月十五,月圓人好。史載古代帝王祭月的時間就是農歷八月十五,這個日子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這一天,因秋日清朗明凈,也幾乎是文人最愛寄情抒懷的日子。
古人是怎麽過中秋的?一起走進故宮博物院,去文物名跡中找尋「何以中秋」的答案。
宋代就盛行登高賞月
拜月器物彰顯優雅
正在展出的是故宮博物院推出的第四期人物畫展——「千秋佳人」,展示以女性人物為表現的繪畫作品。要想從八十多幅作品中發現古人如何過中秋,就需要細細探尋了。
在專家的引導下,我們首先找到了宋代畫家陳清波所作的【瑤台步月圖】,這也是展覽中描繪古人過中秋場景年代最早的一幅。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邢陸楠: 在宋代,當時的人也非常熱衷於賞月,大家為了更接近月亮,就會登「危樓」也就是高台,這個畫面就非常真實反映了當時中秋佳節貴族婦女登露台賞月的情景。
在古代,中秋算個大節日,每到這個時候,古人會用登高賞月、拜月等各種方式慶祝這個節日,因此中秋節又稱月夕、追月節、拜月節。
在畫面的左上角,作者用流動的浮雲呈現出夜色的空蒙,浮雲上方有一輪圓月,點明「瑤台步月」的主題。
古人拜月也有講究,細細觀察,我們在畫中還能看到在露台右側的方形桌案上供奉著花束,綠葉之下有橘黃色的小花,專家告訴我們,這應該就是中秋的時令花卉——桂花。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邢陸楠: 插花用的花瓶也是比較有特征的,在宋代被稱為花觚或美人觚,因為宋代是非常崇尚古風的,當時的人就會用商周時期的古銅器來插花和焚香,其實是對於優雅生活的一種追求。
月曼清遊
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
中秋祭月、拜月、賞月習俗由來已久,在文華殿,我們找到的第二幅中秋元素的繪畫便是清代宮廷畫家陳枚所繪的【月曼清遊圖冊】。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邢陸楠: 它展示的是一年12個月跟節令比較相關的當時宮中女子的一些娛樂活動,第八件表現的就是中秋主題。
畫中女子身材修長、體態輕盈,她們聚集高台,吟詩賞月,畫面對開還有題詩——「瓊台高出萬花叢,袖拂開香散碧空。玉宇無雲蟾窟朗,團圞好景此宵同。」
這些長期居住在宮廷中的妃嬪,當她們仰望月亮時,也在寄托對於團圓的美好期待。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中秋節也成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團圓的重要節日。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邢陸楠: 這個圖卷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秋拜月的場景,出自清代中期宮廷畫家之手。透過眾多的仕女孩童的形象以及他們娛樂嬉戲的活動,非常完美展現了中秋佳節大家團聚在一起的這種歡愉的氛圍。
【中秋佳瑞圖】:鮮花盛放瓜果飄香
供奉兔兒爺祈願多子多福
【燕京歲時記】記載:祭月時須「祀以毛豆、雞冠花」。中秋時節,雞冠花盛開,顏色鮮艷喜人,也成為祭月必備之物,【中秋佳瑞圖】畫卷的第一組描繪的便是女子在庭院中插放雞冠花,擺放時令果實的場景。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邢陸楠: 畫家在繪制的時候其實是非常用心的,他既還原了當時民間包括宮廷中這種拜月的習俗,也加入了很多喜慶、具有美好寓意的元素。
在侍女中間穿插了很多孩童的形象,因為中國古代崇尚多子多福,我們可以看到畫中的比如說石榴、西瓜、葡萄,都是具有多子的美好寓意。
傳說月宮中玉兔搗藥為世間百姓治病去災,人們據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玉兔形象。畫中所繪的供奉兔兒爺也是明清時期中秋傳統祭拜活動之一。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邢陸楠: 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孩子正在敲鑼打鼓,似乎有一種音效從畫面中表達出來。
在他們身後有一個供桌,桌上供奉著一位兔兒爺的造像,身披鎧甲,手中拿著藥杵正在搗藥的姿態,玉兔前面還供奉了月餅和石榴,都是當時中秋節會吃到的食物。這幅作品其實跟我們的生活非常貼近。
總台央視記者 任梅梅: 在中秋佳瑞圖卷上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兔子形象,有兔兒爺,有放置在孩童身邊的兔子玩偶,有孩童佩戴的兔子面具,還有真實的兔子形象,那麽這張圖卷上到底有多少只兔子呢?也歡迎大家到現場親自數一下。
讀不通的「國寶級」書法作品
——【中秋帖】
如果您要去故宮博物院數一數中秋佳瑞圖卷上的兔子,那您一定別錯過故宮裏的書法作品。在故宮博物院裏和中秋節有關的書法,最火的一件莫過於【中秋帖】了,而且是從古代一直「火」到現在。
這件被視為 「國寶級」的書法作品有一個特點,就是讀不通!作為讀不通的「中秋節最強書法作品」,又藏著怎樣的中秋故事呢?我們一起去讀一讀。
大名鼎鼎的【中秋帖】到底什麽樣?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透過數碼化處理將【中秋帖】投影在大屏上,我們得以看清更多細節。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 王亦旻: 中間這一塊是核心的,就是中秋帖的原帖。
實際上,【中秋帖】原帖僅高27厘米,長11.9厘米,經過歷史上多次的收藏、揭裱,內容不斷增加,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 王亦旻: 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裝潢形式,叫「三分創作,七分裝裱」,透過裝潢形式呈現出它最好的狀態。中間這一塊是核心的,它的兩邊是裝飾性的隔水,再往外是兩個副隔水,今天的這個樣子,是清朝乾隆時期完成的裝裱樣式。
專家告訴我們,之所以叫 【中秋帖】,是因為這幅作品以「中秋」二字開頭,也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最早的直接有「中秋」二字的最著名書法作品。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 王亦旻: 歷史上一直認為他是王獻之的手筆,那就非常早了,應該是東晉時期的。但是經過學術研究,今天學術界公認它是一個米芾的臨本,即便是米芾的臨本,也是北宋時期的一件作品,價值也非常高。
整幅作品氣勢磅礴,運筆婉轉流動,一氣呵成,十分瀟灑飄逸,被當做是「一筆書」的代表。那麽【中秋帖】到底寫了什麽?與中秋佳節又有什麽樣的關系呢?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 王亦旻: 一共是22個字,可能很多人看過原文,發現讀不通,我們也沒法斷句。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作者為何要創作這樣一幅讀不通的作品呢?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 王亦旻: 歷史上記載,米芾曾經收藏過一件王獻之的真跡,叫【十二月帖】,他認為這是王獻之寫得最好的一件墨跡,他自己也臨摹。他在臨摹當中也是想體現出這樣一種狀態,一筆寫成一氣呵成,所以他在臨摹的時候把一些不好連貫的字就給截掉了,所以就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它不成句,所以也沒法解釋這個含義。
此外,今天看到的【十二月帖】已不是最原始的墨跡,而是刻帖,米芾看到的墨跡早已失傳。古人在把墨跡刻成帖的時候,往往也會把一些因為歷史久遠而殘損的字去掉,由此也會造成文意不連貫。【十二月帖】的完整內容今天已不可知,因各種原因而導致文字的刪減,就形成了【中秋帖】現在的樣子。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 王亦旻: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只是一件書法的臨摹作品,寫得非常流暢,非常痛快,但是意思已經不連貫了。
雖然讀不通,但【中秋帖】也並非與中秋節一點兒關系都沒有。據介紹,乾隆皇帝得到這件【中秋帖】後非常喜愛,不僅重新裝裱,還進行了多次題跋,並加蓋鑒藏印,更在卷前引首處親筆題寫「至寶」二字。
不僅如此,他還以【中秋帖】為主題,連續多年和身邊詞臣開展以中秋為題的詩文、書畫創作活動。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 王亦旻: 利用【中秋帖】形成一種中秋時節的文化活動也好,文化展示也好,是始於乾隆皇帝。
乾隆丙寅年,他得到這個帖,這一年中秋節的時候,他就做了一個中秋貼文詞,同時他也讓他的詞臣一起來參與這個活動,每個人都要賀一個中秋貼文詞,從乾隆十一年一直持續到乾隆二十五年,這就成了一個當時宮中的很重要的中秋節文化活動。
這幾年每到中秋的時候,很多朋友就會把【中秋帖】放到網上,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借用古人的這些作品,賦予中秋節一種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