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今年端午節逢「楊公忌」,提醒大家:1不出、2不動、3不辦、4要做

2024-05-26文化
#深度好文計劃#中國大部份傳統節日,是以農歷日期來計算的,比如以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為代表的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春分後第15日的清明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以及八月十五中秋節。馬上將迎來的,是今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按照舊俗中的說法,今年端午節逢「楊公忌」,有一些民俗忌諱要提前了解,避免無意中冒犯了傳統規矩和禮數。


舊俗中的「楊公忌」是指哪些日子?「楊公忌」全稱叫「楊公十三忌」,是指一年之中有13個忌日,分別為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在古代每逢這13個忌日,古人行事會格外謹慎,一般做重要的事情之前會避開這些日子,這和老傳統裏的「擇吉文化」有關。


關於這個說法,多本古籍中均有提到。比如清代古籍【協記辨方書·辨訛】中就有做出過解釋「世俗多畏楊公忌,通書亦多載之,謂其日不宜出行舉事,犯之不利」。每年的端午節固定為農歷五月初五,今年的端午節自然也不例外,剛好撞上了2024年的第五個楊公忌日。端午節逢「楊公忌」都有哪些習俗講究?「楊公忌」的說法由來已久,直至現在很多民間的老人家依舊非常當回事,如果不註意犯了忌諱,家裏老人會很介意也很不開心,從尊重傳統角度來說,建議大家對下面這些習俗講究做個了解。


1不出-不出遠門前面有提到清代古籍中的記載「謂其日不宜出行舉事」,這也是古人認知中對楊公忌習俗規矩的概括。古時候出行一趟很不容易,路途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突發情況,甚至會有危險,因此古人在出遠門之前會專門挑個好日子,透過這種方式來給心中樹立一個積極的暗示。從現實意義來說,如今人們出行要比古代方便很多,也有了更為多樣的交通工具,這條舊俗更多是提醒大家出門要註意安全,提高防範意識,同時端午節放假在家,有時間也要多陪陪家人。


2不動-不動土動土一般指的是蓋房子準備打地基時鋤下的第一鋤土,從古至今人們對於「動土」這事都格外註意,直至現在也會舉辦一個富有儀式感的動土儀式,來預祝開工順利。而在動土之前,人們一般都會選一個心儀的良辰吉日進行,希望能討個好彩頭,通常這個日子都會錯開楊公忌日。從現實意義考慮,端午節屬於法定節假日,此時請工人開工動土要付三倍薪金,成本會高出不少,並且端午期間雨水較多,會影響到打地基的牢固性,這麽看來端午節動土的確不是一個最優選。


3不辦-不辦婚禮在我們這裏,新人們舉辦婚禮之前都會請教長輩,希望能在長輩的幫助下挑個合適的日子進行,通常不會選擇一些民俗文化中有「禁忌」寓意的日子,這當中就包括楊公忌,希望能討個吉利。換個角度考慮,端午節大家難得放個假,很多人都會外出遊玩,此時舉辦婚禮人可能很難來齊,節假日路上也容易堵車,的確不合適。


4要做-插艾草和菖蒲端午節最為普遍的民俗講究,莫過於插艾草和菖蒲,這也是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節日文化。關於這麽做的具體含義,南北朝時期的民俗著作【荊楚歲時記】就有記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些植物會散發出一股特殊的香味,有助於趕走蚊蟲、提神醒腦。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提前備一些艾草和菖蒲掛在門上,也營造一種過端午節的節日氛圍感。


傳統節日之所以讓人期待,和這些節日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舊俗密不可分,透過這些舊俗也讓我們多了一個了解歷史文化的機會。特別是家裏有老人的話,更建議多做了解,孝順要做到「順」,多幾分尊重和理解,而不是武斷地批判舊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