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老輩常說:「壽有四不過,後代福氣多」,老人過壽哪「4不過」?

2024-07-21文化

老輩常說:「壽有四不過,後代福氣多」,老人過壽哪「4不過」?

對於有老人的家庭來講,給老人過壽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事情。不僅能體現出子女孝心,還能趁此機會好好熱鬧一番。但過壽並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在過壽之前也需了解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習俗。老輩人常說:「壽有四不過,後代福氣多」,想要讓後代財運旺盛,福氣多多,這4個重要事項千萬不能忘。

1、不到六十不過壽。

在古代人眼裏,60歲以上的人才被稱之為老人,還把60歲定為了花甲之年,認為60歲是一個甲子的結束,也是新輪回的開展。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也形成了60歲之前不過壽的說法。如果還未達60歲就過壽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從而使壽命縮短。所以60歲之前建議大家還是過生日為好,盡量不要大擺壽宴。

2、超過九十不過壽。

眾所周知,人的身體素質會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而出現下降趨勢,尤其是進入90歲之後,幾乎已經進入了人生的最後階段。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做好全方面的保護,稍不註意就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所以過完90歲之後就不建議大家大擺宴席了,別說老人的身體吃不消了,光是鬧騰的場面就足以讓他們心煩意亂。

3、父母健在不過壽。

都說父母在不言老,只要是父母健在,是不能過大壽的,哪怕你現在已經70甚至80歲都不行。身為子女,我們都應該做到為父母盡孝的義務和責任,哪怕你的年齡再大,都不能把孝道拋之腦後。只有等父母過世後,我們把父母的後事處理好才算是真正的長大了。所以有父母在的地方,我們應該以父母為主。

如果父母健在還大擺宴席的話,明顯就是沒有把父母放在眼裏,這樣的行為也會給我們惹來諸多爭議,甚至還會讓我們背上不孝的名聲。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對父母來講,你永遠都是孩子,哪怕你已經頭發花白,滿臉皺紋,可在他們眼裏你依然是當初那個調皮搗蛋的小孩。

4、七十三和八十四不過壽。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在這句話當中也著重提到兩個年齡,分別是73歲和84歲。可能很多人會納悶:年齡段這麽長,為什麽偏偏選擇了這兩個年齡?之所以會選擇這兩個年齡,主要就是因為這兩個年齡分別對應著孔子和孟子去世的時間。

因為古人一直都奉行孔孟之說,甚至將孔子和孟子捧到了聖人的高壇上,在大多數人看來,普通人是不會超過聖人的,除了才華和品行之外,就連年齡也不能超越。所以便將孔子跟孟子去世的時間定為了人生一道坎,孔子是在73歲的年齡段去世的,而孟子去世的年齡則是84歲,將這兩個年齡合起來就成了73歲和84歲。所以普通人到這兩個年齡段時會出現莫名的焦慮,生怕自己過不去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