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歷史的塵埃——他的文章,一出手全是金句

2024-05-05文化

原創駱玉明

韓愈這篇「發牢騷」的文章,對語言和語言表現力的追求,真的是「大道至簡」。

【進學解】講什麽呢?

韓愈在政治上受到多次的打擊後再次回到京城,擔任了幾年國子博士的職務,就是一個起碼的官,他難免要發一些牢騷。
韓愈,至少他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莊重、嚴謹、正道的人,發牢騷跟他的身份——一個具有強烈道德責任感的中國道統的繼承者,是不相合的。但是他發牢騷了。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韓愈【進學解】)

韓愈做太學老師時,一天早晨他把學生都招來,教育他們要好好讀書。「業精於勤,荒於嬉」現在是一個成語,「行成於思,毀於隨」也是一個成語。

「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這種句子的節奏和跳躍性,再加上他的獨創性,讓人讀上去感覺眼睛一亮一亮的。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你只要有一點點優點,就會被發現;你只要有一點才華,就會被任用。 韓愈始終喜歡運用陌生的構詞、陌生的語匯和一些出人意外的表述。

「爬羅剔抉,刮垢磨光」,這一句字面的力量非常強。他說國家很有耐心,仔細地去搜羅人才,培養人才。他用的詞是「爬羅剔抉」,「爬」和「羅」是搜尋,「剔」是剔除,「抉」是選擇,每個字的動作感都特別強。

這些人才選出來以後,還要培養——「刮垢磨光」。把身上的垢給刮掉,就是把他的缺點去除掉。一塊石頭,就像一塊璞玉一樣,把外面的臟東西刮掉,這個動作感很強,非常生動。
「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你們需要考慮的是自己有沒有好好學,不要去擔心政府眼睛不亮;你們要考慮自己能不能有所成就,不要去擔心官員是否公道。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你哪怕有一點點優點,都會被發現。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可謂勤矣。

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

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暫為禦史,遂竄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
(韓愈【進學解】)

韓愈話沒有說完,下面學生就嘲笑了:老師你騙我!我們跟你學習已經學了好幾年了,現在你已經很了不起了——「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這些句子,以及下面一段「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表達力非常強,而且非常新鮮,非常具有陌生感。 這種新鮮和陌生感中,展現出一個人熱烈的性情和極富有創造性的自我表達。

學生的意思是說,老師你看你讀書那麽辛苦,那麽用心,思想那麽正確,結果呢?「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從公的方面來說,社會不贊同你,從私的方面來說,朋友也不喜歡你,總是動不動就受到指責。好不容易做了禦史這種像樣的官職,很快就被貶到南方去了,回來做了三年的博士了,也沒有什麽成績。其實韓愈心裏是很憤恨的。

不僅如此,「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你們家日子也過得太苦了,冬天天很暖和的時候,你的兒子說冷,為什麽呢?衣服穿得少。這個年景很好,你老婆卻吃不飽。再看看你自己像什麽樣子,「頭童齒豁」,頭禿了,牙齒也缺了。「竟死何裨」,就這樣一直到死,有什麽用呢?

「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你不知道自己可憐可憐自己,還教我們?

這篇文章非常戲謔、滑稽和放縱,極其有個性。

我以前也常穿著破衣服。我穿破衣服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因為我總是抓一件衣服就穿。太太對此皺眉頭,她在家的時候會給我弄一件,告訴我一定要穿這件。今天我來上課時,她不在家,我又抓了一件就穿了。假如我穿著這樣的破衣服跟你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小朋友就會站起來說:你的黃金屋在哪裏?

先生曰:「籲,子來前!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劄、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為妍,卓犖為傑,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荀卿守正,大論是弘,逃讒於楚,廢死蘭陵。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於世何如也?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眾。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窺陳編以盜竊。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閑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韓愈【進學解】)

然後先生怎麽回答呢?讓學生走近一點,跟他說了一大段話,用了各種各樣的詞。

他說,各種各樣的木頭有各種各樣的用處,這是木匠的職務;各種各樣的藥材有各種各樣的用處,那是醫生的職責。「牛溲、馬勃」這些藥很少見,像前面「玉劄、丹砂,赤箭、青芝」就是常見的藥,但是他常常就用「牛溲、馬勃」這種很怪的詞。

同理,選拔人才是宰相的責任。因此, 人不應該去埋怨所在的時代,埋怨所在的社會。

你看孟子很了不起,是聖賢,但他最後在奔波的路上老去;荀子很厲害吧,他也沒有受到重視……所以 像我們這樣的人,不要發牢騷。


我雖然用功,但是沒有遵循正統;話雖然說得多,但是不能點到要點;文章雖然很奇妙,但是不實用;雖然非常註意個人修養,但是也沒有特別凸顯……像我這樣的人還拿著薪金,兒子又不耕田,老婆又不織布,還能夠寫點文章,皇上不殺我的頭,宰相也不排斥我,還讓我有飯吃。我還想什麽呢?

整個文章其實是一個牢騷,但是韓愈仍然給自己選擇了一個正當的立場,說正確的話,他在這個過程裏表現自己的不滿。而 文章裏對語言和語言表現力的追求,真的是「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