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別讓稀缺心態鎖住你的人生

2024-05-21文化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看到老子【道德經】中的這句話,突然覺得人間很殘酷。

天道是把某個物體多余的能量,拿出來補充其他能量不足的物體。

比如剛出鍋的飯,過一會就涼了。因為在沒有其他物質繼續對他做功的時候,那他自身的能量,就要透過某種形式散發出去,使自己與周圍的環境保持平衡。

人道與天道相反,人道是把你本身就不多的東西,拿出來增補那些已經很充盈的人。

簡單說就是,你越缺少的東西,越給你拿走,越讓你求而不得。

人道就是讓你陷入越缺乏什麽,越失去什麽的怪圈。

天地不仁

稀缺心態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我們越需要錢,往往越沒錢。我們越希望有時間可以好好休息,發現越沒有時間休息。

哈佛大學教授賽德希爾 穆來那森提出:當人們越是缺乏某個事物時,就越會陷入稀缺的陷阱中。

這就是稀缺心態,又稱「稀缺俘獲大腦」、‘’稀缺思維」,是由事物稀缺形成的一種心態人的註意力往往,會被稀缺心態占據,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小王畢業多年,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每份工作都幹不久,突然在網上看到「六個月賺一百萬」的廣告,就立馬買火車票去應聘,結果陷入傳銷組織。

小李大齡未婚,一直擔心歲數再大就更沒人要了,結果第一次相親就迫不及待答應了,可是不到三個月就因性格不合離婚了。

當我們感覺自己的需要大於擁有的時候,這種感覺越強烈,就越容易俘獲我們的大腦。

他會強行侵入我們的大腦,將我們的註意力,牢牢釘選在稀缺的東西上。從而做出缺乏長遠規劃的短視決策。

稀缺

稀缺心態的影響

稀缺就像病毒,不知道某時某刻,他就會突然出現在我們的大腦中,影響我們做決策。

有位品學兼優的姑娘,家境不好,她報考了一個非常好學校的研究生,但是英語成績稍微有點吃力。

第一次聽到她拿到獎學金時候,朋友們都替她高興,以為她終於可以拿錢買一些英語資料、或者參加培訓班。

然而,她卻把獎學金全部用在了還學費、還爸媽過去借的錢上。

大四那年,女生參加考研,結果因為英語成績差了幾分,與自己的目標失之交臂。

姑娘哭得昏天黑地,她恨自己為什麽,明明知道應該投資自己,但每次還是做了錯誤的選擇;她恨自己的父母為什麽總是說自己家很窮,欠了很多錢。

【稀缺】一書中提到:「稀缺是一種心態,當它俘獲我們註意力時,就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決策和行為方式。」

這個姑娘就是陷入了稀缺的陷阱中,她為了緩解當下的稀缺,做出了非常短視的決定。

人窮誌短,也是稀缺的表現。窮人由於資源的有限性,往往會選擇,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當下緊急的事情上。然而,這也往往會忽略掉重要的事。但人生的高度往往是由這些重要的事情所決定的。

人窮誌短

擺脫稀缺心態

在印度,很多小販拿不出1000元,只能向私人借款,但是利息每天需要50元。

一天的勞作後,即使收回了1200元,還掉本金和利息,還有150元。

只要這個小販每天存下50元,那麽20天後就能不用借錢,徹底走出借錢的這個坑。

但實際上很少有人能走出,每天借貸的生活。他們有了這些閑錢後,根本無法存下來。

在稀缺心理的誘導性,他們更專註於解決當下需要錢的問題上,從而忽略了存錢,不再借貸的想法。

窮人長期處於物質匱乏的稀缺狀態,他的心智就被這種稀缺占據,當他擁有滿足能力的時候,往往會忘記自己的長期規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 盡可能做到留有空余,不讓自己處於稀缺心理之下。

  • 時刻提醒自己的目標和規劃,不被短期利益亂了心智。

  • 擺脫

    因為缺錢,我們會焦慮,為了擺脫焦慮,就會忙亂做出選擇,這種選擇往往只是為了解決眼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