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酷愛跑步,且長期堅持這項健身運動專案的人們而言,有幾個與跑步相關的關鍵指標都很熟悉,並對此投入了極大的關註度。比如,配速、步頻、步幅,心率、最大攝氧量等等,其中最大攝氧量更是被常常念叨的指標。
我們都知道,運動可分為無氧運動與有氧運動兩大類,而跑步無疑是典型的有氧運動代表。最大攝氧量則是衡量個體有氧能力最為常用且高效的工具,其反映出心臟、肺部以及血液的運輸能力,以及肌肉吸收和利用氧氣的能力。
影響最大攝氧量的因素眾多,包括年齡、遺傳背景、生活環境以及訓練狀況等。盡管年齡、遺傳背景以及生活環境通常難以進行實質性的改變,但是透過科學合理的運動訓練,卻能夠顯著提升最大攝氧量,進而提高運動表現水平糊心肺功能健康程度。
以筆者為例,我是50年的,年齡正逐漸步入下行通道;遺傳上家族沒有運動細胞;生活環境方面,生於斯長於斯無法輕易改變;因此,唯有透過嚴格的訓練,方能略微提升最大攝氧量。
過去,我的最大攝氧量始終處於較低水平,在 43至46徘徊,最高到過47。其實,最大攝氧量47也不算低。網上有個表,名稱是【最大攝氧量評價心肺耐力的標準】,在60至69年齡段,最大攝氧量45至49就是運動員水平了。雖是普通人,但能躋身於「運動員」行列,應「自豪」才對。
怎麽說呢,人心總是不滿足,只要有機會有可能就會去爭取,這裏當然指正當的事情。我經過努力爭取,自今年伊始,特別是從五月份開始,最大攝氧量出現了顯著的提升。短短一個月之內,最大攝氧量便從5月7日47上升至6月4日50。
雖然,50的數值看似微不足道,相較於50以上,60以上,甚至70以上的數據,實在是微乎其微。但對我來說,這一數值的提升,似乎跨過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是對跑步能力的認可,同時也極大地增強了我繼續跑下去的信心。
回顧這段時間以來,我在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內,逐步加大了訓練強度。所謂的強度,便是借鑒優秀跑者的實踐經驗,增加間歇跑的跑程長度。在此之前,我也嘗試過間歇跑,但效果並不顯著,主要原因在於間歇跑的距離過短。
我以前所謂的間歇跑是,每跑一公裏,再進行一次400米的加速跑(相當於跑道一圈的距離,配速約為445,比日常速度快15至30秒)自五月份起,我對間歇跑的距離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調整後的方案為,每跑完一公裏後,再進行一公裏的加速跑(配速維持不變)。間歇跑一個星期一次。起初,這種調整方式感到疲憊不堪,真的是「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的狀況。然而,經過數次嘗試之後,逐漸適應了新的節奏,感覺也就那麽回事。
毫無疑問,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跑步能力必然會有所下降,最大攝氧量也會隨之逐步降低。我這裏要說的是,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有時候對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堅持按照既定的計劃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你意想不到的效果。跑步如此,其他也是這樣。
今天跑步12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