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如何甩掉「大肚腩」?試試這3個方法,不僅能瘦腹,還能祛濕健脾!

2024-10-16健身

肚子上的「遊泳圈」越來越大?

腹部脂肪堆積可能造成心臟負擔

還可能引發代謝異常、呼吸不暢

「貼秋膘」的同時也想維持健康

這篇文章快快收藏好!

01

千年前老祖宗留下的健身秘籍

兩個動作,悄悄瘦腹

馬王堆導引術,是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導引圖】和其他典籍記述的導引養生功法基礎上,編創的一套適宜在大眾中推廣的健身氣功功法。早在2000多年前,老祖宗就有自己的養生智慧!

頂髖引腹摩丹田

旋臂撐按瘦肚腹

馬王堆【導引圖】中的這兩個動作,簡單易學,不僅能幫助消滅大肚腩,還能減輕內臟脂肪↓↓

練習時,一定要註意這個核心要點:頂髖,頂髖後需要先找到肚臍,把腹部份為上下兩部份。頂髖時,下腹部跟著左頂髖向左拉伸,上腹部跟著另一側,進行一個對錯牽拉。

練習這組動作時還要註意什麽?

兩臂側平舉,左頂髖引腹。百會穴上領,調正;旋臂,右頂髖。

兩手胸前交錯,穿掌,頂髖撐按;兩手體前交錯,穿掌,頂髖撐按。

02

四步腹部按摩

健脾祛濕還瘦腹

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祛濁利濕的作用;揉腹具有理氣健脾、祛濕化濁的作用。摩腹與揉腹結合運用,脾氣得健,濕無以生,在改善腹部脂肪堆積方面有明顯效果。

1

第一步:準備工作

選擇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用溫水洗凈雙手,保持手部溫熱。

2

第二步:穴位點按

中脘穴:

該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點按該穴可健脾益氣、降氣化痰、安神。用拇指指腹點按1~2分鐘即可。

關元穴:

該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點按該穴可補元氣、提中氣,助脾運化水濕,同時具有強健身體的作用。用食指和中指指腹點按1~2分鐘即可。

氣海穴:

該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處。點按該穴可補元氣、行氣散滯、強健身體。用食指和中指指腹點按1~2分鐘後,由氣海穴沿任脈(循行於腹部正中)向上推至中脘穴附近,力度以腹部輕微凹陷為宜。

大橫穴:

該穴位於腹部,臍中旁開4寸處,左右各一穴。點按該穴可健脾益胃、利濕止瀉,緩解腹痛、腹瀉、便秘等病癥。用雙手拇指指腹點按1~2分鐘即可。

天樞穴:

該穴位於腹部,臍中旁開2寸處,左右各一穴。點按該穴可理氣燥濕、散結止痛、健脾益氣。用雙手拇指指腹點按1~2分鐘後,由左右天樞穴分別向外撥約3個橫指的距離,力度以腹部輕微凹陷為宜。

3

第三步:掌摩腹部

雙手手掌搓熱,疊掌,掌心置於腹部,腕關節自然彎曲,前臂發力帶動手掌,以肚臍為中心向外畫圈,逐漸擴大圓圈的直徑至全腹部。摩腹3~5分鐘,頻率以30~50次/分為佳,操作力度以腹部略微凹陷為宜。

4

第四步:單掌揉腹

右手手掌以虛掌扣於腹部,按照右手手腕、小魚際、小指外側、小指指端、無名指指端、中指指端、食指指端、大拇指外側的順序交替施力按壓,並在腹部沿順時針迴圈揉動。揉腹3~5分鐘,頻率以15~30次/分為佳,操作力度以腹部略微凹陷為宜。

以上過程,每天1次,一周6次,可以幫助調節脾胃功能,祛濕化濁。

摩腹最好在餐前或餐後1小時進行,避免吃完飯後立即摩腹。

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避免過於用力造成不適。按摩過程中,如果出現疼痛或不適,應立即停止操作。

若有腹部疾病,如急性炎癥、腹部手術後等,應避免按摩,具體事項可咨詢專業醫師。

03

隨時隨地練

2個動作和大肚腩說拜拜

運動專家推薦了一套轉腰瘦腹操,動作難度不大,既能幫助開啟腰腹靈活度,還能減脂收腹,訓練協調力和平衡力,提高身體靈活性。快跟著影片學起來↓↓

動作一:扭轉

右腳虛點地,髖關節向左斜前方輕微扭轉,手臂向右斜前方做扭轉,然後將重心換到右腳,手臂與髖關節都到相反的方向。

動作二:「坐板凳」

右腳向右邊邁一步,雙臂從兩側展開然後擊掌,大小臂需要折疊90度。髖關節向下有一個像坐板凳的動作,腰部有明顯擠壓,回到上一個動作再次擊掌。

口訣:上身右轉跨往左,腰側贅肉全擠走,雙手伸直找平衡,提臀下坐背挺直。

這三個方法,您學會了嗎?

快快分享給家人、朋友~

綜合【生活圈】、央視新聞客戶端、「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

來源:央視一套

編輯:楊利婭

責編:牛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