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崴腳一段時間了,腳踝還是一直響,醫生:有三種可能

2023-12-04健身

最常見的腳踝損傷是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多見於韌帶被撕裂或者拉伸,但也不排除其他問題,有些患者以為崴腳康復了,但走路時還能聽到腳踝發出響聲,以下將評估三種情況。

慢性韌帶損傷

踝關節由韌帶連線和固定在一起,提供其穩定性,如果崴腳後沒有好好休息,或者反復崴腳,韌帶可能就變得松弛和變弱,不再那麽具有彈性,當改變方向、側向移動或旋轉時,踝骨由於結合的不那麽緊密,骨頭比平常移動得更多,於是發出響聲伴有不穩定,還可能進入崴腳-不穩-運動-再崴腳的惡性迴圈。 患者可先透過休息、佩戴護踝來治療,如果非手術措施效果不佳,醫生可能要透過手術修復關節內的磨損、重建韌帶,使踝關節的穩定性得以恢復。

腓骨肌腱半脫位

與韌帶損傷不同,肌腱是肌肉連線到骨頭的組織帶。腓骨肌腱位於腳踝的外側,也就是經常發生崴腳的部位,肌腱就像要在腳踝拐彎的電線一樣,牢固地固定在腓骨後面的凹槽中,固定它們的「線卡」叫做支持帶。當崴腳發生時,支持帶也可能發生損傷或者撕裂,每次移動腳踝時,缺乏固定的腓骨肌腱也就會滑出凹槽,肌腱本身雖然沒有問題,但晃來晃去,不在正常的位置,也稱作腓骨肌腱半脫位。

腓骨肌腱半脫位的常見癥狀是腳踝外側發出響聲,有疼痛感,不穩定。在崴腳時可能不易被發現,因為這個時候整個腳踝外側都腫脹了。隨著腫脹消退,如果患者用力外翻或背屈足部。可能會伴有哢嗒聲或爆裂聲。

如果發現的早,透過石膏固定或支撐,固定肌腱的結構(支持帶)可自行愈合。, 一般6-8周時間即可, 嚴重的話就需要進行手術來修復支持帶,將腓骨肌腱固定到位。否則最終可能會出現腓骨肌腱本身的撕裂。

腳踝處有一塊松動的骨頭

距骨是小腿和腳之間的一塊大骨頭,當崴腳時,這塊骨頭擠壓小腿骨,它們之間有一層富有彈性的軟骨,突然地擠壓可能刺激軟骨及血液迴圈,軟骨這時候可能看起來還保持完整,但軟骨下的骨頭發生損傷。

隨著時間的推移,軟骨會發生變化,軟骨同骨的碎片從距骨上脫落下來,遊離在關節當中,這被稱作剝脫性骨軟骨炎。 當移動腳踝時,松散的軟骨和骨頭會發出響聲、可能出現卡住的情況(骨碎片在關節中遊離造成的 ),還會有疼痛,但不是劇痛,而是可以忍受的酸痛,癥狀雖與崴腳相似,也會導致腳踝腫脹、疼痛以及無法承重。但持續時間長, 可達數月甚至半年以上, 腫脹也會一直存在,發展下去可發展成嚴重的關節炎。

如果骨碎片在關節內成為了了遊離體,可能就要手術治療,先將一個小型光纖攝影機放入腳踝中。然後對遊離體或者松動的部份進行修復,有時軟骨會因過度磨損而無法修復。就要移除遊離體。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避免骨關節炎發生。

總而言之,腳踝發出哢噠聲且伴有疼痛疼痛或不適,可能由各種腳踝問題引起的,需要尋求經驗豐富的骨科醫生評估。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