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羽毛球,就該有「羽毛球」的樣子

2024-09-26健身

羽毛球漲價,這幾天成為網絡上的熱點話題之一。

起因是7月伊始,各大羽毛球廠家又迎來了新一輪漲價,漲幅不小,讓不少球友直呼「打不起了」。事實上,羽毛球這些年來一直在漲價,只是近半年漲勢尤為明顯,個別品牌較去年漲價超六成,尤尼克斯訓練用球最高漲至185元一筒。

作為最受老百姓喜愛的平民運動之一,如今的羽毛球確實越來越像「貴族運動」,甚至還有人調侃,羽毛球已經成為新型「理財產品」。

在各種媒體調查解析羽毛球漲價背後原因的同時,有球友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終極問題」——「羽毛球,就非得用真的羽毛嗎?」

新華社照片,攝於錦屏經濟開發區貴州亞獅龍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羽毛球生產基地,工人在制作羽毛球。

「毛片」價格上漲是根源

在討論一切之前,很有必要先了解一顆羽毛球的關鍵材料——毛片。

雖然世界羽聯沒有規定比賽中的羽毛球一定要用天然材料,但現實就是,羽毛球使用的毛片幾乎都來自真羽毛。而真正優質的羽毛球,如比賽用球,都是鵝毛做的,且必須是鵝翅膀上的翎毛才行——因為翎管堅挺耐用,下落的速度符合標準。如果采用的是鴨毛,羽毛球的質素就相對差些,用其他禽類的毛片品質就更難保證。

一顆羽毛球上常規由16根羽毛組成,也就是說,至少16只鵝或鴨,在成熟後,翅膀外部的第二根或第三根,才能拿來做羽毛球。廠家還要分揀,找出寬窄度、彎拱度差不多的,這樣的16根,才能完成一只羽毛球。據業內人士算過,平均一只鴨子可供使用的大羽在14根左右,一只健壯的大鵝可供使用的大羽在20根左右。因此,一個羽毛球平均需要耗鴨1.14只,或者耗鵝0.8只。

【藍鯨新聞】對羽毛球漲價做了一番深度調查後,用諸多數據得出一個頗讓人信服的結論:羽毛球之所以如此漲價,源於兩個根本原因。其一,是羽毛球核心原材料鵝、鴨毛片的價格上漲導致,從供給端看,這還能追溯到上遊禽肉的量和價;其二,是國內對羽毛球的熱度在上漲,打球的人和打球的地方越來越多。

新華社照片,錦屏(貴州),2022年12月21日, 工人在貴州省錦屏縣銅鼓鎮馬台生態種鵝養殖基地清掃鵝舍(12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羽毛球,豈能受制於「球」

足球、籃球、排球、網球、乒乓球……似乎世界上任何一項球類運動在開展過程中,都從來沒有受制於「球」。在這些專案裏,幾乎任何一個普通的孩子,都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用上最高級別比賽的同款用球。只有羽毛球運動讓人哭笑不得,廣大愛好者們的參與熱情越來越高,卻反而因此陷入「球」之不得的尷尬境地!而羽毛球品牌和廠商也都沒掙到啥錢,只有「毛販子」發了大財……既然是這項大眾體育運動最核心的道具,且是高頻消耗品,那麽羽毛球,就該有「球」的樣子——價格低廉,且耐用!而不是反過來阻礙這項運動的開展。

那麽羽毛球運動有沒有可能徹底擺脫隨著禽類價格升降的「原材料」,轉而變成人工材料呢?這不是現在人們才有的辦法。

世界羽聯早就有心推廣人造羽毛球,早在2019年初,他們就已經放出風聲,正在研發人工合成羽毛球。三年前,世界羽聯正式批準將從2021年開始在國際羽毛球比賽中采用人工合成羽毛球,以減少資源浪費,羽聯當時表示:「反饋表明,尤尼克斯合成羽毛球與傳統的天然羽毛球相比,更耐用、更經濟,而且飛行和效能都十分接近。人工合成羽毛球可以減少約25%的羽毛球使用量,為羽毛球運動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環境和經濟優勢。」

但事實證明,所謂的接近,還不夠接近。人工合成羽毛球並沒在國際賽場得到廣泛使用,原因還是有不少球員認為人工合成羽毛球的感受不如傳統羽毛球。有聲音認為,它比較適合攻擊性球員,而不適合多拍型球員。李宗偉也曾表示自己測試過人工合成羽毛球,「一些頂級球員曾經測試過這種合成球,我就是其中之一,穩定性不好,有時候像傳統的羽毛球,有時候不像,感覺不舒服」。不過,當時李宗偉對羽毛球新材料的使用持開放態度,相信不斷進行實驗和測試,能使合成球更像傳統羽毛球。

好訊息是人工合成羽毛球的工藝正不斷發展,如新近開發出的低密度聚乙烯毛葉和碳纖維毛桿羽毛球,就有更接近天然羽毛球的擊打感,價格與天然羽毛球接近,但遠比天然羽毛球耐打。神奇的羽毛毛葉是人工材料最難模仿的地方,但如今的科技手段,會讓人工合成羽毛球距離傳統羽毛球越來越近。事實上,新材料甚至還具備天然羽毛不具備的優點,冬天氣溫低、空氣幹燥,容易造成傳統羽毛球毛片中水分變少,從而變得更容易掉毛、斷裂,新材料根本就不存在水分流失的問題,甚至平時保存球筒不蓋蓋子也不用擔心。

換球,利大於弊

「傳統羽毛球的制作方式也實在有些殘忍,加上價格高昂,希望人造球能盡快接近並替代傳統羽毛球。」記者發現,不少球友對此也報以歡迎的態度。滬上某羽毛球俱樂部的群主也非常看好人工合成羽毛球,他覺得如果能全面普及,有助於降低打羽毛球的支出,「對於俱樂部活動來說,羽毛球的費用占了很大比重。如果羽毛球消耗降低,成本下降,對降低運動門檻有非常大的幫助。」他說道。

目前已經有幾個知名品牌的新材料羽毛球,運用在各類低階別賽事中,並獲得好評。南京資訊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的李老師說:「往年我們學生的院系杯比賽大概要消耗普通鴨毛球在50筒左右,而今年我們使用新材料羽毛球打比賽,只消耗了20筒左右,學生們也反饋這款球耐打效能非常明顯。」

在體壇,換球也早有先例,國際單項協會多年來在比賽用球上的改革不勝列舉。像國際乒聯此前對乒乓球的小改大等,雖有陣痛,但現在看來結果是好的。世界羽聯此舉雖然也遭到許多雜音,但從專案推廣、環保、節約資源的角度上看,還是贊譽者多。

我們的確有理由對新材料羽毛球的到來,報以開放的態度,相信科技的加持,將更加有利於羽毛球運動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和發展。

如果有一天人工合成羽毛球的技術和時機成熟,也希望世界羽聯果斷改革,要求重大賽事統一使用。如此一來,更實惠、耐用的羽毛球就將是主流,以此更好地轉變一些反對者的態度。

欄目主編:陳華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姚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