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硒有慈利,康養勝地。【讀史方輿紀要】載,以土俗淳慈而得物產之利,故名慈利。千百年來,勤勞樸素的慈利百姓,用身邊常見食材,制作出一道又一道美食,並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和慈利味道。今天,繼續推出【「畫」說慈利】主題報道第一個系列【品牌慈利】,為您全面呈現獨特的慈利名片、慈利符號、慈利銘印。
一座有美景的城市必定有美食,
慈利縣也不例外。
美食家曾有雲:
做美食就像做人,
必須真材實料,
還要去雜選優,
精心烹飪才會成為美味佳肴。
臘肉燉樅菌
春夏交際的武陵山腹地,雨水充沛。彌漫著水汽的樅樹林下,一個個小雨傘從地裏冒出來,有的一群一群,有的孤芳自賞,這就是樅菌。
勤勞的土家人將上山采來的樅菌,帶回家後用山泉水洗凈,大多都被變著法地加工成各種美食。
臘肉入菜,是慈利做菜的精髓。在鍋中倒入菜籽油,用大火燒出煙火氣,再把洗幹凈的樅菌丟到鍋裏,炒半成熟後放入臘肉、辣椒和大蒜籽,最後倒水煮上十幾分鐘。一掀開鍋,頓時香氣撲鼻,滿屋都是樅菌的味道。
臘肉的鹹香與樅菌的鮮香相互交融,是獨具特色的慈利口味。只要是生在慈利、長在慈利的人就一定吃過這道菜。它是凝聚了一鄉一城的土壤、氣候、植物和風土人情的一道菜。
茶油雞
雞,在中國餐飲界歷史悠久、地位崇高。它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食材,在各種烹飪方法中都能展現出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
慈利茶油土雞,一直是湘菜和土家菜的金牌菜品。為了滿足當下既要好吃又要養生的理念,慈利的美食家們在原來的傳統土家工藝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開發出茶油土雞「一雞兩吃」的做法。
采用土家爆炒雞肉的方式入味,油及上層湯汁分離,再把中湯分開,加入精用食材包,包含精參、枸杞、紅棗等慢火燉養生湯,大部份雞肉及上層湯做成紅燒幹鍋雞。茶油土雞,既可以吃到口味茶油土雞,解除雞湯的油膩感,又能喝到鮮美甘醇的養生雞湯,發揮食材的補益功效。
排骨燉肉
一份美食,不僅在於初嘗的欣喜,更在於久久的回味。排骨燉肉,一道經典的家常美食,帶給大家的正是這種平凡卻又回味無窮的人生百味。
一碗合格的燉排骨一定要鮮嫩多汁,吃起來鮮嫩,不柴,不塞牙,而且沒有腥味才行。
慈利的廚師們從幾十頭新鮮上好的豬肉裏挑選出精品生態五花肉,再以精湛的刀工切成大小一致的肉塊,與仔排一起用料酒去腥入味。等待腌制完畢,肉色成金黃 ,再一共放入鍋中燉煮,並配以農家自制鹽菜,用小火慢煨2小時。出鍋之後香氣撲鼻,肉質軟爛入味,入口即化,老少皆宜。
五花肉富含優質蛋白、脂肪酸、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為機體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和能量,而排骨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兩者融合,更是美味與健康的兼得。
唐記魚雜
做出一道好菜品,優質食材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而在慈利這片山清水秀之地,豐富而品質極高的生態魚,恰好滿足了唐記魚雜的主要食材:魚籽,魚泡。
唐記魚雜風味獨特,選料講究,配以西紅柿、本地藟兒鹽菜一起入鍋,然後加入秘制魚雜醬料、胡椒粉調味,最後撒入紫蘇葉收尾,一份令人回味無窮的唐記魚雜便完成了。
西紅柿的酸甜與魚雜充分融合、沸騰的魚湯富含多種營養,香氣彌漫,湯汁濃郁 ,美味爽口。用湯汁泡飯,更是回味無窮。
二十多年前,哎咯咋餐飲品牌創始人唐耿雅不斷穿梭於各大菜場中,追尋著他心中的那道美味。經過苦苦思索和不斷探尋,最終研發出了「唐記魚雜」這道經典名菜。這道菜是耐心與思想的沈澱,最終形成其萬裏挑一的獨特風味。
土家吊鍋臘三寶
土家人生活的地方山清水秀,充滿著靈氣,不僅物產豐盈,更是有著數不清的特色美食。
好客的土家人們,常常會用土家吊鍋臘三寶這道獨特的美食,來盛情款待來往的賓客。
所謂臘三寶,便是土家人自制的煙熏臘豬肚、臘口條、臘肉,瘦而不柴,香而不膩,臘香滿口,熏香撲鼻。
要制作一份正宗的土家吊鍋臘三寶,首先將三種臘味切絲備用,加入純菜籽油,燒至五成熱時,再放入臘肉片中火煸炒出油,放入大蒜爆香,下入臘豬肚、臘口條,並配以土家臘豆腐、洞溪七姊妹辣椒、六月花椒等輔料進行煸炒入味,最後倒入秘制湯料,用大火燒開直至出鍋裝入吊鍋,這樣一份美味的土家吊鍋臘三寶便完成了。
土家吊鍋臘三寶色香味俱全、色澤紅潤、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開胃、驅寒、消食等功能。
麥醬大塊肉
在慈利,還有這樣一份美食,值得你去尋找,那就是土家麥醬。
土家麥醬是選用優質小麥,經過蒸、煮、發酵、拌料、裝壇等多道土家傳統工序精制而成,風味豐富、香氣特殊、鮮中留香,而且辣中帶甜,且營養豐富,含有乳酸,易被人體吸收。
豬肉,用上好的山泉水洗凈,切成大塊解刀,切好的五花肉入鍋焯水,差不多熟後就撈起,再起鍋燒油,豬肉下鍋,加入麥醬和其他輔料調味,翻炒、入味、上色。這樣,一道麥醬大塊肉便出鍋了。
光看這誘人的色澤,便已使人垂涎欲滴。而麥醬和豬肉兩者的搭配也產生了獨特的化學反應:麥醬醇香濃厚、豬肉肥而不膩,是一道人見人愛,非常受大眾喜歡的地方美食。
陽和肚米
有一道菜,是來慈利必吃的美食之一,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陽和肚米。肚米,就是把剁碎的豬肚輔以花椒、辣椒、生姜、大蒜等炒制而成。陽和,則是地名,慈利縣陽和土家族鄉。
相傳在抗戰期間,慈利縣有一名廚子,名叫田廣四,由於戰亂,長期吃不飽飯,導致染上了胃病,深受其害,而民間流傳著一個說法:「吃什麽,補什麽」,所以,他長期以豬肚為食,並把其烹飪豬肚的心得代代相傳,到其孫子易慶華及重孫易小兵發展成了陽和肚米,2015年9月,「陽和肚米」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發的註冊商標。
這道菜的制作方式也很簡單,取新鮮豬肚,洗凈去,用剁刀剁成米粒大小,焯水。
當新鮮肚米翻炒至亮色,放入生姜、大蒜、花椒煸炒十分鐘,再配以秘制中草藥湯汁,在文火中慢燉數分鐘即可出鍋。獨特的香味縈繞在鼻尖,原始的欲望在此時噴薄而出。入口清脆,芳香濃郁的湯汁加上花椒的酥麻在味蕾四溢,配上一碗本地白米飯,那滋味只有個中體會。
已有八十多年歷史的陽和肚米已然是慈利縣陽和土家族鄉的美食標簽,也是慈利縣這片天然富硒的土地當中極富特色的珍饈美饌。
溪口牛肉
與地方相關的美食,總是經過無數食客驗證過的美味。比如,慈利還有一道叫溪口牛肉的美味。
選用老百姓家耕過田的黃牛肉,腌薰爆炒後配以本地花椒、辣口不辣心的洞溪辣椒,加以燜燉,三十年如一日的選材做菜,被當地老百姓和來張家界的遊客普遍接受並口碑相傳。
「天下風光哪兒秀,最愛溪口吊腳樓」。這是著名詩人沈從文筆下的大美溪口,也是賀龍元帥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紅色旅遊資源豐富。
虎嗲一品牛肉
說起牛肉,慈利還有一份叫虎嗲一品牛肉的美食。精選紋路清晰,口感最為細膩的牛後座肉,經過鹵制,改刀成條狀,經菜籽油炒制後加入各種天然香料以及蔥姜蒜,用油浸24小時以上入味,直至最後烘幹。
牛肉麻辣鮮香,是一款開胃佐餐、下酒、休閑零食的最佳選擇。一口下去鹵味十足,滿口都是牛肉的鹹香味。少了一股柴味,多了一抹醬香,讓人欲罷不能。
洞溪水木耳(葛仙米)
在慈利洞溪稻田裏隱藏著一種不為人熟知的野味——葛仙米。這種稀有的植物因其卓越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逐漸受到了美食愛好者和健康飲食追求者的青睞。葛仙米被譽為「土燕窩」,與傳統的肉類相比,它的蛋白質含量是牛肉的兩倍,且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和礦物質。
葛仙米的口感細膩,無論是用來燉湯,還是作為主菜的輔材,都能增添一番風味,其經典名菜有葛仙米燉燕窩、葛仙米燉雪梨、葛仙米烏雞湯等。2022年,慈利縣洞溪鄉推出的菜品「葛仙米山珍湯」在全縣十大名菜評選中進入決賽,主要做法是以葛仙米、筒子骨為主料文火煨制3-4小時而成,味道極其鮮美,質嫩爽口,評價極高。
其實在慈利,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美食標簽,比如巖泊渡鱖魚、江埡銀魚、高峰豆渣、東嶽觀糖炒肉……當你真正吃到這些美食,會發現這座低調的小城,吃的都是經過百年時光浸透的「地道美味」。
……
慈利的味道,不僅是美味,還有人情味,更具國際範。
比如,慈利縣城有一間不足十平米的老店,有著一道被眾多食客口口相傳的美食。沒有名字,沒有招牌,因老板姓黃,家中排行老三,年長日久,就有了「黃三米粉」的名號。
又比如,被日本專家稱之為「辣椒之最」,2014年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定的洞溪七姊妹剁辣椒,其「色鮮艷、味純正、辣舒爽」,味灼辣而鮮美,有「辣口不辣心、上汗不上火」的美譽。這些年,洞溪七姊妹剁辣椒跟隨著國內外遊客,走出省門、國門,成為「國際張」名片的一部份。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裏寫道:「在什麽地方吃什麽東西,勉強不得。」大抵就地取材才能做出最正宗的。
來慈利,遊玩山水、體驗民俗的同時,諸君一定要去品嘗一下這些慈利味道!
總策劃:吳永恒
策劃:劉燦 卓濤
統籌:王建 庹星 朱常青 陳茜
文案:全江玲
制作:舒信
供圖:慈利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