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傳倫說菜系列之第三章——由譚家菜談及京都名士喬公治鮑

2023-12-07美食

傳倫說菜系列之第三章——由譚家菜談及京都名士喬公治鮑

2023年12月3日

張傳倫

人傑地靈之府域,代有才人出,高逸名士皆曠世之靈光,輝映瓊玖。當此名士居於國中首善之區,又非尋常士夫可比,身懷絕藝,識盡檀梨鬼面凹凸關節,明清家具一眼斷代,百無一失的那一位嘛都懂的真方家正是我兄京都名士喬公。

喬公近照

說起來也真是奇了怪了,我與喬兄每逢覿面,神聊聚會,絕少說及彼此感興趣的古代家具文玩長物。

一杯清茗,滇茶數莖醇香;一壺老酒,赤水玉液珠醪,細啜豪飲間,吞吐大荒,當此時海闊天空,吹氣若蘭,語絲絡繹不絕,興致所至,往往歸結於天下清饞,四方名物,老饕習性難改。

作者與喬公合影

喬兄聊至深處,言必稱京華勝流名耆,最是佩服鬯安王世襄先生,王老外祖仙鄉的一種野菇,真越中美妙佳蕈,王老當年都要緊著母親吃,從未盡興飽飫一次。至於喬兄也就是聽王老說過,甭說嘗嘗,見都沒見過,倒是好事,世間萬物哪一個最好,歸結到骨董收藏,魂牽夢縈,沒得到的東西最好。

王世襄先生在書房

王世襄先生治小鮮

尤其是王老寫進【錦灰堆】裏的那一簇西山大白蘑菇,喬兄每一道及,幾欲垂涎。大白菇直徑一尺多,象一只底朝天的大白瓷盆,過去只要山上發現它的幼菇,見者便會就地搭窩棚,晝夜不離以防被行家采去,只須兩三天便長成,取下來裝入大捧盒,送到宣武門外菜市場去買,可得白銀三五兩,太名貴而不易得。

王世襄先生著作【錦灰堆】

民國年間似已絕跡,據王老的朋友西山「蘑菇王」五十代曾感慨嘆息:「大白菇前清時還有,近年簡直見不到了,貴人吃貴物,貴人沒有了,大白菇也就不長了」。

而今,良霄清夢,怕也夢不來這般山珍了。

老饕沒有不好蘑菇這一口的,圈養繁殖的也不是不可以吃,還是野生的人工出百計也培育不出的菌子好吃,這些年的賣價是越來貴了,我最愛吃的雞樅,更是物以稀為貴,鮮菌子一斤要買一百多塊了,油雞樅怕是吃不起了。好在有好多圈養繁殖的蘑菇可吃,又常會碰到先前沒見過沒吃過,做法又新奇的蘑菇。

集賢閣大廳

集賢閣小廳一角

一年前,集賢閣大廚張平賢弟推出一道核桃菌燒蹄筋,口味上的料理一如蔥燒海參,妙在燒好後核桃菌形狀、口感竟與遼參相仿佛,有一回,我請客,有不明究裏的朋友誇口稱贊說這海參發得真好。

泡發前的核桃菌

集賢閣燒制的核桃菌燒蹄筋

核桃菌的咀嚼口感確實大不同於其它種類的菌子,我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賽遼參」。素菜館受此啟發,大可推出一檔「素燒海參」,做好了,可獲最佳點菜率的殊榮。

核桃菌確有消積、化瘀、抗癌的功效。可惜當年的潭家父子未能發現核桃菌的妙處。

還是書歸正傳為正差,請允許我在有限的篇幅裏,盡可能地將譚家菜的特色敘述詳細。

譚家菜逐漸流入社會以後,越來越多的人被其獨具一格的美味所吸引,於是眾口贊揚,名聲大噪,甚至有「食界無口不誇譚」之說。

在三十年代報刊上,有「其味之鮮美可口,雖南面王不易也」的評價。所以,當譚瑑青不得不將譚家菜析出變相營業後,可謂趨之者若鶩。

當時訂譚家宴席,須轉托同譚瑑青相熟之人。每桌席的價格在一百塊錢左右。這個價格,一般中產之家是消受不了的。好在北京首善之區,人文薈萃,國中精英人物雲集,各界炙手可熱的名人很多,「口之於味有同嗜」,都想來品味譚家菜。

吃好了,還做回頭客。譚家菜的生意也從未清淡過。

起初,譚家只有晚宴,只辦兩、三桌。後來,加開了午宴,仍是應接不暇。

【四十年來之北京】一書中曾記譚家菜:

「聲名越做越大,耳食之徒,震於其代價之高貴,覺得能以譚家菜請客是一種光寵,弄到後來,簡直不但無‘虛夕’並且無‘虛晝’,訂座的往往要排到一個月以後,還不嫌太遲。」

當時,還有人做了一首【譚饌歌】,竟將譚瑑青的名字按諧音戲稱為「譚饌精」。

【譚饌歌】長歌,其文甚長,其中專寫美饌一節,引經據典,詡之古雅,且能朗朗上口。歌中將故都食單娓娓道來,京師異味一一比較,直將譚家菜烘托入雲霄。

要吃譚家菜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請客一定要連譚家的主人請在內,每餐不管就餐者與譚家是否相識,都要給主人譚瑑青多設一個座位,多擺一雙筷子,譚瑑青也總是要來嘗上幾口,以這種形式,來表示「我這裏並不是飯館」。

譚家菜如此高大上,又如此享受追捧,一定要從譚家菜的特點和絕活展開來說。

譚家菜的特點是甜鹹適口,南北均宜。飲食界素來有「南甜北鹹」之說。譚家菜在烹調中往往是糖、鹽各半,以甜提鮮,以鹹提香,做出的菜肴口味適中,鮮美可口,南北皆宜。

譚家菜在口味上的另一個特點,是講究原汁原味。很少用花椒一類的香料,也很少撒放胡椒粉一類的調料。吃譚家菜,講究的是吃雞雞味,吃魚魚鮮,不可用其他異味、怪味來幹擾本味。燜菜時,則絕對不能續湯或兌汁,保有原汁。

烹調上的特點是火候足,下料狠,菜肴軟爛,易於消化。譚家菜是家庭菜,講究慢火細做,不象一般菜館裏的菜,出於營業的需要,多是急火速就的。因此,在譚家菜中,采用較多的烹飪方法是燒、㸆、燴、燜、蒸、扒、煎、烤,以及羹湯等,而絕少爆炒類的菜肴,亦不講究抖勺、翻勺等技術。

廚師在做菜

在譚家的廚房裏,共有四個火眼。兩個大火眼:一個燒菜,一個放蒸鍋的;兩個小火眼:一個㸆菜,另一個烤叉燒肉。竈中燒硬煤,火力足。後廚無論何時,總是幹凈利落,有條不紊,聽不到菜館子裏那種炒勺相擊的聲音。

所謂下料狠,是指吊湯時舍得多下料。傳統中國菜,都是依靠廚師精心吊制的湯料提鮮,尤其是烹製魚翅、燕窩、熊掌一類山珍海味,更需好湯輔佐。譚家菜中的清湯,是用整雞、整鴨、豬肘子、幹貝、金華火腿等原料熬制而成,湯清而味濃,極為鮮美。湯好,菜便更加鮮美。

譚家菜 很講究火候要足(例如烹製魚翅,一般都要在火上燒㸆六、七個小時;烹製熊掌則在火上的時間更長),所以譚家菜非常軟嫩鮮美,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實際上,常來譚家聚餐者,也往往是那些老學究、老名流、老官僚們,他們講究細細地品味,喜歡軟爛的菜肴,譚家菜之於他們,正是適口的妙饌佳肴。

並非樣樣菜都要火候足,白斬雞幹脆是用開水燙熟的,鮮嫩鮮美。

譚家父子膾不厭細。吃熊掌,須選左前掌,此掌,熊常用舌頭舔,所以格外肥美。

魚翅必要「呂宋黃」。

鮑魚必要最珍貴的紫鮑。

上世紀七十年代北京飯店燒制的譚家菜黃燜魚翅

上世紀七十年代北京飯店燒制的譚家菜蠔油鮑片

譚家菜共有近二百種,以海味菜最有名。然於素菜、甜菜、冷熱二菜,湯食,以及各類點心等也很拿手。如:湯鮮味美的「蠔油鮑魚」,新穎別致的「柴把鴨子」,脆嫩香鮮的「羅漢大蝦」,清淡適口的「銀耳素燴」,都是極有特色、別具一格的佳肴。譚家菜的點心中,「麻茸包」色白皮軟,餡甜而香,入嘴即化,非常適口:「酥盒子」則是肉餡鮮美,酥皮松脆,色、香、味、形俱佳。

「譚家菜在烹製名肴中,又以燕窩和魚翅的烹製最為有名。在譚家菜中,魚翅的烹製方法即有十幾種之多,如「三絲魚翅」、「蟹黃魚翅」、「沙鍋魚翅」、「清燉魚翅」、「濃湯魚翅」、「海燴魚翅」等等。這些菜均系家庭制作方法,用料實惠,魚翅全憑冷、熱水泡透發透,毫無腥味,制成後,翅肉軟爛,味極醇美。而在所有魚翅菜中,又以「黃燜魚翅」最為上乘。這道菜選用珍貴的黃肉翅(即呂宋黃)來做,講究吃整翅,一只魚翅要在火上燜六個小時。這樣燜出的魚翅,汁濃、味厚,吃著柔軟糯滑,極為鮮美」。

「譚家菜中的「清湯燕菜」更有其獨到之處。它不采取用堿漲發燕窩的辦法,雖然那樣發出的燕窩顏色白,量也顯得多,但是營養受到了很大損失。在譚家菜中,這個菜的做法是,用溫水將燕窩浸泡三小時,再用清水反復沖漂,非常細心地擇盡燕毛和雜質。待燕窩泡發好後,放在一個大湯碗內,註入半斤雞湯,上籠蒸二十至三十分鐘左右,取出分裝在小湯碗內。再把以雞、鴨、肘子、幹貝、火腿等料熬成的清湯燒開,加入適量的料酒、白糖、鹽,兌好味,盛入小湯碗內,每碗撒上幾根切得很細的火腿絲,即可上桌。此菜湯清如水,略帶米黃色,味道鮮美,燕窩軟滑不碎,營養價值很高,是譚家菜中的代表作」。

「譚家菜最馳名的是燕翅席。在三十年代,吃燕翅席亦有一定的規矩,這裏簡介於下」。

集賢閣燒制的黃燜魚翅

集賢閣燒制的蔥燒海參

客人進門,先在客廳小坐,上茶水和幹果。待人到齊後,步入餐室,圍桌坐定,一桌十人。先上六個酒菜,如「叉燒肉」、「紅燒鴨肝」、「蒜蓉幹貝」、「五香魚」、「軟炸雞」、「烤香腸」等。這些酒菜一般都是熱上。上好的紹興黃酒也燙得熱熱端上來,供客人們交杯換盞。

酒喝到二成,上頭道大菜「黃燜魚翅」。這道菜魚翅軟爛味厚,金黃發亮,濃鮮不膩,吃罷後,口中余味悠長。

在上「清湯燕菜」前,會有人給每個客人送上一小杯溫水,請你漱口。因為這道菜鮮美醇釅,非凈口後,則不能更好地體味其妙處。

接著上來的是鮑魚,或紅燒、或蠔油,湯鮮味美,妙不可言。但盤中的原汁湯漿僅夠每人一匙之飲,食者每以少為憾,引動其必要再來的念頭。這道菜亦可用熊掌代之。

「扒大烏參」。那一只參便有尺許長,三斤重,軟爛糯滑,汁濃味厚,鮮美適口。

接下來是「草菇蒸雞」、素菜,如「銀耳素燴」、「蝦子茭白」、「三鮮猴頭」一類。魚是「清蒸鱖魚」。鴨子如「黃酒燜鴨」、「幹貝酥鴨」、「葵花鴨」、「柴把鴨子」等。湯是「清湯哈士蟆」、「銀耳湯」、「珍珠湯」等。所謂「珍珠湯」,是用剛剛吐穗,二寸來長的老玉米做成的湯。此湯有一種淡淡的甜味,清鮮解膩,非常適口。

最後一道菜為甜菜,如「杏仁茶」、「核桃酪」一類,隨上「麻茸包」、「酥盒子」兩樣甜鹹點心。至此,譚家菜燕翅席便告結束了。上熱手巾揩面後,眾起座,到客廳,又上四幹果、四鮮果,一人一盅雲南普洱茶或安溪鐵觀音茶,茶香馥郁,醇厚爽口,飲後回甘留香。

曾有人吃了譚家菜的燕翅席後,發出過「人類飲食文明,到此為一頂峰」的贊嘆。

還有人曾借用這樣一句古話,來形容吃罷譚家菜燕翅席後的心情:

「觀止矣,雖有他樂,不敢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