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老白茶為什麽都比較碎?它的謎底,都藏在這3個細節裏,別冤枉了

2024-07-07美食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正選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前幾天有個不太容易對陌生人產生信任感的姐姐,買了一罐子老白茶。

收到之後,對這款2018壽眉的香氣,滋味,幹度(手感),都非常地滿意。

只是,她提了一個疑問,為何這款老白茶散茶,有點碎。

這當然是一個極為克制的提問了。

有素質的人,對於自己不熟悉和不了解的行業,提問題的時候總是很謹慎的,生怕一個不小心,就露了餡,暴露出自己的不專業。

怕被嘲笑,怕被攻擊,怕被拒絕。

其實大可不必。

是以,我對這位姐姐說,姐,你這個問題提得很好。

一般人還不敢問呢。

老白茶,尤其是老白茶散茶,從外觀上來看,就整體整碎度而言,相較於新白茶而言,確實會更碎一些。

(在這裏我們預設是五年以上的老白茶,因為白茶越老,它「碎」的狀態就會越明顯一些,越容易被發現,探討起老白茶為什麽偏碎這個問題來,會更有說服力。村姑陳註)

但是,老白茶的「碎」,與普通物體的碎,比如玻璃的碎,比如瓷器的碎,比如曲奇的碎,呈現出來的,是不一樣的表相。

老白茶的碎,有幾個維度的要素摻雜在其中。

且讓我們一一道來。

【一】

老白茶的碎,首碎在葉,次斷在芽。

這句話何解呢?

很簡單,字面上來講,就是指,老白茶的碎,有兩個部位,一個部位是葉片,一個部位是芽頭。 葉片首先碎成一到兩片,接著芽頭也從梗上面斷裂開來。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蒼老。

而葉碎和芽斷,就是一款白茶衰老的開始。

在存茶的過程中,如果列位看官觀察夠仔細,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一款白茶,從新白茶開始,漸漸老去,變成老白茶,它身體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葉與芽。

葉片在新白茶時期是完整的,一整片的,就算略有缺角,也只是在烘幹的過程中不小心造成的小小缺角,不影響對整片葉片完整度的界定。

芽頭在新白茶時期更是完整的,它是層層包裹的筍殼狀結構,在白茶的「芽葉梗」體型結構體系裏,是最堅硬,最尖 ,最耐造的一個部件。

葉片單薄,容易斷折,芽頭卻硬挺粗肥,不易斷損——除非生在樹上的時候被蟲子咬過——但蟲咬芽不符合采摘標準,是不能采下來制茶的。即使不小心捋下來一顆兩顆,也只是極微小的存在,不會成批成量,亦影響不了對芽頭外觀的整體判斷。

是以,當一款白茶還是「新白茶」的時候,它的芽是牢牢地連線在梗身上的。

葉片,也是相對完整的,可以略有缺角但總體是成片的。

等到經過歲月的風華,經過三年五年甚至更長年份的陳化之後,新白茶變成了老白茶。

與名號的轉變同步變化的,是它的芽與葉的形狀和結構。

大多數芽頭,在五年以上的自然陳化後,會從梗身上斷裂下來,掉入箱底,與掉落箱底的碎葉一起,組成了「老白茶壓箱底軍團」。

而大多數葉片,也會在多年的自然陳化後,葉脈纖維斷開,從一片葉子斷裂成兩片,三片。

發生這一變化的原因,是因為白茶老去之後,它骨質疏松了。

當然這只是個比喻,白茶老了之後,養分其實更多。說它「骨質疏松」,指的是它的葉脈變老,老化,易斷裂。

葉片是由許多的葉脈支撐起來的,茶梗更是全部是葉脈式的管狀結構。

當這些管狀結構老化,它們就特別容易斷裂,這種斷裂體現在葉片上,就是碎葉變多,一片斷成兩三片;體現在芽頭上,就是芽與梗連線處變得易碎,易斷,致使芽頭從茶梗上折斷,

可以說,白茶的老去,是從植物管狀結構的老去開始的。

這是新白茶與老白茶最簡單的一個分界標準。

亦是判斷一款白茶是否做舊的直接依據。

做舊,可以改變白茶的顏色,卻無法改變白茶的管狀結構。

做舊老白茶可以做成與新白茶的綠色迥然兩異的咖啡色、黑褐色,卻無法讓葉片的管狀結構速老、讓葉片斷成幾片;也同樣無法讓芽頭與茶梗連線處的管狀結構老化易折、讓芽頭脫離茶梗。

只有自然老化的白茶才可以是這種葉碎芽斷的狀態。

做舊的老白茶,葉片完整程度驚人,芽頭與梗的連線處,水分充足,硬朗得很。

用力拗,才會斷。

【二】

老白茶的碎,三碎在包裝,四碎在運輸。

這兩句,如何理解呢?

很簡單,指的是茶葉的包裝與運輸過程,同樣可以讓白茶葉碎,梗碎,芽斷。

比如發貨時,茶友下單了四斤白茶,這時候就要從大箱子裏,稱出四斤白茶,再封箱發貨。

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讓茶葉有可能斷裂或是變碎的步驟——稱重。

稱重的時候,要把大箱放在桌子上方,小箱放在桌子下方,小箱的下面還要墊一個秤。

然後戴上頭套,系上圍裙,戴上帽子,從大箱子裏往下拔動茶葉,讓茶葉自然往下掉落,掉到小箱裏,稱足相應的重量,再停止稱重,封箱發貨。

稱重時候的「拔茶」,「掉落」,以及裝箱時為了讓箱內的茶葉更加平整,還需要輕輕「搖箱」....都有可能讓茶葉在經歷這些環節的時候,受到力的作用,生成碎葉與斷梗,或是令芽與梗的連線斷開,形成斷芽。

當然,在這些環節中,雖然老白茶會因為管狀結構老化而在外力作用下碎片,斷梗,斷芽,但這些外力作用在老白茶身上的時間並不長,力也是可控的人力,不會太大,是以,造成的碎葉與斷芽現象,並不強烈。

僅止於點到為止。

還有一個環節,也容易讓茶葉斷與碎,那就是運輸。

學過力學的人都知道,一個箱子,受到外力的作用時,四方的力是向中間擠壓的。

所以,箱子中間的力是最大的,而四周的力相對會小一些。

這就清楚地解釋了,為何茶友收到一箱子散茶的時候,仔細觀察會發現,位於箱子四個角的茶葉完整度會高一些,而箱子中間部位的茶葉,會碎一些。

不是我們刻意把碎茶放在中間、把好茶放在邊角。

這種安排,刻意不來。

這是大自然的力的作用。

任何一箱子茶,只要經過了搬動和運輸,都會這樣。

在裝箱之前的基礎上,微碎一點點。

但不影響大局。

誰叫老白茶管狀結構老化,葉片易碎芽頭易斷呢?

【三】

真正老白茶的碎,不均勻,主要表現在碎葉與斷芽,而茶梗,較少斷裂。

與之相對的,是做舊老白茶。

它的碎,不是天然的,不是歲月賦予的勛章,而是人為的。

用根棍子敲一敲就成了。

但,假的永遠真不了。敲出來的斷與碎,是規整的,整齊劃一的,並且葉片是更碎一些的。

一張有可能碎成五六張,甚至更碎。

尤其,敲碎的做舊老白茶,它的茶梗也會跟葉子一起被敲斷,一根斷成好多截。

要知道,茶梗是白茶身上最堅固的部份,有的硬到需要用手掰才會斷的程度。

自然老化,是不會讓茶梗斷裂的。

包裝與搬運只會讓茶梗少少斷掉一些,頂多也只是對半斷,不會斷成好幾小截。

若列位看官買到咖啡色的,幾乎全是碎片碎梗的老白茶,一定要小心了。

那是渥堆之後,又被暴力擊打過的。

屬於被「家暴」過後的新白茶。

不要買,就是對它最好的拯救。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註【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