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中國人的美食傳奇:羊肉如何幾乎被吃到滅絕?!

2023-12-09美食

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可謂是無與倫比,他們不僅能烹飪出各種美味佳肴,而且對食材的選擇也是別出心裁。相較之下,外國人的飲食相對簡單,一份漢堡可能就足以維持一天的生活。然而,中國人可不這麽想,他們追求每天不同的美食,對於重復的飯菜可是毫不留情。美食在中國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享受,遠遠不僅僅是填飽肚子那麽簡單。當然,為了追求美食,中國人也為此付出了代價,甚至差點因為食欲將某些動物推向「滅絕」的邊緣。

如果讓中國人和外國人一同流落荒島,最終存活下來的一定是中國人。中國人實在太能吃了,簡直是吃貨的代名詞。比如說豬腦花,在外國人看來可能覺得很惡心,但在中國卻是火鍋的極致美味。還有臭豆腐、豬大腸等有著獨特氣味的食物,外國人實在難以理解為什麽要食用帶有臭味的食材。對於外國人來說,最讓他們恐懼的可能是皮蛋,即便是那些敢於嘗試各種食物的冒險者,也可能因為皮蛋而惡心到嘔吐。

當中國人集體迷戀一種食物時,這可能成為一件可怕的事情。考慮到中國人口眾多,有可能將某種食物吃得幾近滅絕。早在宋朝時期,由於大家對羊肉的熱愛,差點導致羊的滅絕。宋朝人對羊肉的消耗可謂驚人。以皇帝的使用量為例,在【宋會要輯稿】中記載,公元1077年,也就是宋神宗執政時期,宮廷大廚一年用掉43萬多斤羊肉。按照這個量算,宋神宗時期每天要吃掉十幾只羊。到了宋真宗時期,每天更是要殺350多頭羊。

宋朝的王室喜歡吃羊肉,無論是款待外賓還是宴席上,都少不了羊肉。羊肉的喜好從王室傳到了平民百姓,街邊巷尾都開起了羊肉店。在全國範圍內,人人都在食用羊肉。由於當時古代尚未發展出大規模飼養羊的技術,因此羊肉的生長速度根本跟不上被吃掉的速度。

因為吃得太多,到了宋朝後期,羊肉變得格外昂貴,成了只有貴族才能品嘗得起的美食。羊肉的價格可謂是天價。【夷堅丁誌願】記載,宋高宗執政期間,「吳中羊價絕高,肉一斤,為錢九百」。這時候,宋朝的公務員薪金只夠買7斤羊肉,可見當時的羊肉是多麽昂貴。蘇軾就因為羊肉價格昂貴,竟然被迫研究出了羊肉的新吃法。

一般來說,宋朝人不太吃羊脊骨,因為這部份肉太少,吃起來沒有什麽滋味。蘇軾被貶到惠州後,身上沒有多少錢,也不敢和權貴們爭購羊肉。於是,蘇軾和店主商量,將別人不要的羊脊骨留給自己。蘇軾得到羊脊骨後,先將其煮熟瀝幹,然後用酒腌制去腥味,最後在燒烤之前再用鹽腌一遍。羊脊骨在小火上烤得滋滋冒油,泛著閃亮的油光,再撒上一點喜歡的調料,真是美味至極。

宋朝人的飲食習慣可謂是一日三頓,頓頓都離不開羊肉。然而,每天吃羊肉也是讓人受不了的,因此創新菜品變得尤為重要。吳越王錢弘倬來到宋朝時,宋太祖趙匡胤招待他的就是以羊肉為主的菜肴。這種菜品將羊肉做成肉醬,然後配以其他菜一起享用。普通百姓也有各種吃法,比如虛汁垂絲羊頭、乳炊羊、罨生軟羊面、排炊羊等等,光聽這些名字就足以讓人垂涎欲滴。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羊肉如此昂貴,為什麽宋朝人不改吃豬肉呢?現代人吃豬肉的量比羊肉多得多,因為豬肉不僅肉質鮮美,而且沒有羊肉那種膻味。如果不行,還可以吃牛肉啊,為什麽非要盯著羊肉呢?事實上,古代羊肉比豬肉更為尊貴。古代的「一言九鼎」中說,周朝時皇帝可以吃九個鼎裏的食物,其中以牛肉、羊肉和豬肉最為尊貴,普通人是不能輕易享用的。宋朝的貴族更傾向於羊肉,而古代並沒有圈養豬的技術,豬肉相比羊肉更為膻味,因此人們更不喜歡吃豬肉。在宋神宗時期,宮廷禦廚一年用掉43萬斤羊肉,但只用掉4131斤豬肉。

牛肉不僅有嚼勁,制作方法也很多,宋朝人其實是可以吃牛肉的。然而,中國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社會,牛在所有牲畜中地位最高。在一些朝代,吃牛肉甚至是違法的。因此,宋朝人實際上是無法吃牛肉的。幸好,近現代養豬技術的提高,豬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長得很大,而且口感也不錯。從此以後,豬逐漸取代了羊肉的地位,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常客。

在這段歷史中,中國人對羊肉的熱愛幾乎達到了狂熱的程度。然而,這份熱愛也使得羊肉幾乎成為一種奢侈品,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品嘗得起。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豬肉逐漸普及,人們對羊肉的需求逐漸減少,羊肉也逐漸從餐桌上消失。這段羊肉的傳奇故事,成為中國美食史上的一個註腳,讓人們回味無窮。

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中國人對羊肉的狂熱癡迷,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有趣而引人深思的歷史變遷。作者透過詳實的歷史記載,將讀者帶入宋朝時期,讓我們仿佛置身於古代的餐桌之間,感受著當時人們對羊肉的珍視程度。

文章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展示了中國人對美食的獨特追求,以及在這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對比外國人簡單的飲食習慣,中國人每天換著花樣做菜的堅持,以及對各種獨特食材的嘗試,展現了中國人對美食的獨到品味和追求不同口味的決心。這種對美食的熱愛在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和享受。

文章透過引述歷史記載,生動描述了宋朝時期人們對羊肉的巨大消耗,甚至導致了羊肉幾近滅絕的危機。這種對羊肉的高需求讓讀者感受到了當時社會的獨特氛圍,以及人們對美食的孜孜以求。透過具體的數據和細節,文章成功地勾勒出了那個時代飲食文化的獨特風貌。

同時,文章也透過一位文人蘇軾的故事,展現了對美食的創新精神。在羊肉價格昂貴的情況下,蘇軾竟然創造性地將羊脊骨變廢為寶,開發出一種新的吃法,這種創新精神讓人敬佩。這也反映出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和對不同食材的發掘。

最後,文章對於羊肉從昂貴到逐漸消失的歷史過程進行了總結。透過對豬肉和牛肉的介紹,展現了美食文化的演變和逐漸普及。這種歷史變遷,使得羊肉從曾經的珍饈美味逐漸淪為過去,反映了社會發展和飲食習慣的巨大變化。

綜合而言,這篇文章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透過講述中國人對羊肉的獨特情感和歷史變遷,展示了中國美食文化的獨特之處。文章引人入勝,生動有趣,讓人對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侵權,謠言或其它問題請聯系刪除。最後,大家對於這個事件有什麽不同的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