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辣椒傳入前的2000年,中國人靠什麽下飯?

2024-01-17美食

直至今天,生姜在中國飲食中仍是最重要的辛辣調料之一。圖源|三匠行

辣椒對人類到底有多重要?辣椒的骨灰級粉絲、美國廚師馬克·米勒專門寫了本書——【辣椒:點燃味覺的神奇果實】。在書中,米勒寫道:「全球約3/4的人口在平時做飯時會用到辣椒,這使得辣椒成為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調味品。」

辣椒傳入中國是在明朝末年,直至清朝中後期,中國人才開始普遍吃辣。然而就這短短一二百年的時間,中國人已經無辣不歡,四川人更是拓寬了辣椒這種舶來品的思路,他們利用辣椒發明了川菜的靈魂調料:豆瓣醬。

川菜號稱有兩千余年的歷史淵源,然而豆瓣醬的發明不過百余年。沒有辣椒的歲月裏,川菜中的辣味從何而來?中國人又是依靠什麽樣的「辣味」來下飯?

▍花椒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辛辣調料,唐代時入菜比例高達37%

在中國古代,辛辣調料並不少,除了花椒以外,還有姜、茱萸、扶留藤、桂、芥辣等。在明代以前,花辣、姜、茱萸三者使用最多,被稱為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是為「三香」。

花椒為「三香」之首,在中國古代有川椒、漢椒、巴椒、秦椒、唐椒、蜀椒等十多個名稱,說明其廣泛種植於長江中上遊和華北地區。不過,最開始花椒並非用於食用,而是敬神的香物。【詩經】中有一首「谷旦於逝,越以酸邁。視爾如蓧,貽我握椒」,諷刺的是帶著飯鍋遠行的女巫,竟然把花椒隨隨便便送人……

直至戰國時期,【離騷】中出現了「巫鹹將夕將兮,懷椒糈而要之」的記載,意為巫鹹神將於今晚降臨,我準備用花椒飯來供奉他——這說明花椒已被食用了。楚人還以花椒入酒,制成了椒柏酒,名滿天下。

先秦以後,歷朝歷代都會用花椒做調料。據吳氏【中饋錄】記載,宋代做魚或是做肉都要用到川椒。在宋元時期,全國許多副食原料都少不了用川椒,據元代忽思慧所撰【飲膳正要】記載,連宮廷的羊肚羮都要用川椒,甚至還有專門的川椒面羹。

當然,歷史上四川一直是最重要的花椒產地和食用地。早在晉代的【華陽國誌】中,就記載蜀人「尚滋味,好辛香」,指蜀人喜歡吃以花椒為主的辛辣口味。此後,蜀有「人家種之」之風俗,意思是說就像今天蜀人習慣在院內外種竹子一樣,家家都種上花椒。到明代,僅宮廷中從四川一年采辦的花椒就達8000斤,足見花椒對宮廷飲食的影響之大。

根據【中國古典食譜】的統計,中國古代平均有22%的食品中都要加花椒,與今天中國菜譜中花椒入菜的比例相比,這個比例已經相當大了,在花椒食用達到鼎盛時期的唐代,這個比例為37%。

▍姜辣和芥辣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辣味來源

「三香」其二,便是生姜。直至今天,生姜在中國飲食中仍是最重要的辛辣調料之一,並且這種地位已經持續了超過兩千年。先秦人最離不開的辛辣調料就是生姜,時人吃飯或多或少都要來點。【呂氏春秋·本味篇】就記載說:「和之美者,陽樸之姜。」意為,調料調和味道好的,是產自陽樸的姜,一般學者認為陽樸在巴蜀地區。

先秦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有關於生姜的記載,從這些記載中不難看出,歷史上中國姜的種植十分普遍,但是長江流域的四川、湖北、江蘇、浙江等地區,種植的姜更好。而在明清時期地方誌的物產類中,大多有生姜的記載,這說明生姜的食用也非常普遍。

除了姜辣,中國古代另一個重要的辣味來源是芥辣。芥辣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芥菜疙瘩,北宋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記載,汴梁夜市上出售辣腳子,酒店門口還有小販托著白瓷缸子賣辣菜,這辣腳子和辣菜其實都是用芥菜疙瘩做的。把芥菜的根莖洗凈,去皮,切成條,封缸腌制半個月,起缸叫賣,是辣腳子,如果只腌制一夜,澆上醋和小磨油,就是辣菜。而南宋【夢粱錄】上也記載說,臨安夜市上出售辣菜餅,這其實是一種帶餡兒的面食,用芥根做餡兒。芥根很辣,所以叫辣菜餅。

芥辣的另一種來源就是芥末。芥末是由成熟芥菜的種子碾磨成的粉狀調料,一般呈黃色。宋朝食譜【吳氏中饋錄】裏有一道芥辣瓜兒,做法是這樣的:把芥子碾細,放到碗裏,用溫開水調勻,加醋調味,做成最簡易的芥末醬,拿來腌漬黃瓜。這道菜的制作手法與北京人現在吃的芥茉墩如出一轍。

▍在沒有辣椒的漫長歲月,四川人拿茱萸當辣椒吃

「三香」中的第三個是茱萸,很多人大概只在課本上見過茱萸,「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但在辣椒傳入中國之前,茱萸是中國古代十分尋常的辛辣料,並且擔當起了為四川人提供辣味的歷史責任。

茱萸別名藙、樧(shā),分吳茱萸、山茱萸、食茱萸。前二者入藥,後者入菜入藥兩可。茱萸果實色紅、味辛,所以又稱辣子,或稱樗葉花椒。茱萸入菜的歷史可謂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禮記·內則】記載:「三牲(牛羊豬)用藙。」到了西漢,川菜中就有了茱萸。但是,隋唐之後,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食用茱萸不再普遍,但西南地區還是將茱萸與花椒、姜並列為「三香」。

古代四川人最愛吃的食物之一魚鲊(腌魚),就用了茱萸。【齊民要術】記魚法:取鮮鯉魚去鱗,切成長二寸、寬一寸、厚五分的片,每片魚肉皆有皮,洗凈魚血,撒上白鹽,再放在平板石上把水榨盡。然後將粳米煮成飯,與茱萸和橘皮、好酒一起攪拌後,在甕裏先放一排魚,再放一排飯,如此反復,直到放滿為止,最後用菇葉密封甕口。密封,一個月後就熟了。吃時再配上姜蒜醋之類。熬湯尤佳,烤著吃也很美。

在北宋,炒菜還沒有普及,最流行的家常菜就是肉菜合煮的羹,吃時以醬、醋、鹽、梅調味。北宋蜀守宋祁【益部方物略記】言:「蜀人每進羹臛(肉羹)以一二粒(茱萸)投之,少頃,香滿盂盞。」

甚至,四川人如今常吃的油辣子,在古代也是由茱萸做的。【禮記】中有記載,在九月九日這天,用一升茱萸同十升豬油一起煎成的辣油,名藙。這與現在煎辣椒油類似,可以說藙就是古代的熟油辣子。之所以用豬油,是當時還沒有菜籽油,菜籽油大約在明末清初才出現。

直至今天,四川民間仍然將食茱萸稱為木姜菜、木姜子,在一些地方仍作辛香調料用。

▍胡椒不僅是辣味來源,還是重要的硬通貨

除了「三香」之外,胡椒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辣味來源,只不過在明清以前,胡椒相當貴重,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還是個罕見食材。

胡椒原產於緬甸和印度阿山姆,在中世紀的歐洲,胡椒曾經跟黃金等值,蓋因歐洲人把胡椒當作香料,而且是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香料,但是歐洲本土又不種植,只能全部依靠進口。當時,阿拉伯人從印度進口胡椒,運到埃及,在埃及批發給意大利人,然後由意大利人轉運到威尼斯,在威尼斯轉手給各地零售商。路途遙遠,程式復雜,運費高昂,再加上轉手層層加價,胡椒自然貴重。

然而,中國和歐洲並不完全相同,胡椒在漢晉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最初是做藥用,不過在唐代的食譜中便有了胡椒使用。雖然,中國在唐代以後,南方地區開始種植胡椒,但產量太小,遠遠供不上需求。當時,在唐宋時期,做菜需要胡椒、醫生配藥需要胡椒、道教養生需要胡椒,迷信房中術的士大夫想要壯陽,也得胡椒助陣。

所以在唐代,胡椒顯得特別珍貴,唐代宰相元載是中國歷史上數得著的巨貪,在抄家時居然發現贓物中有八百石胡椒。按唐時一石的重量為七萬九千三百二十克計,那麽,八百石胡椒,總重應為六千三百四十五萬六千克,也就是六萬三千四百五十六公斤,將近六十四噸,三個貨櫃都裝不完。

到了宋代,由於海運極為發達,胡椒被大量進口,不再像漢唐或是中世紀歐洲那樣稀缺和珍貴。但對於普通人,尤其是農村地區,胡椒仍是罕見食材。根據記載,南宋時的浙江農村,老百姓平常不舍得吃胡椒,只有貴客上門,才有可能地往湯碗裏放幾粒。

元代菜譜中便有不少菜用到胡椒,明清時期胡椒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胡椒,今南蕃諸國及交趾滇南、海南諸地皆有之……今編中國食品為日用之物也。」

▍為什麽這些辛辣料統統敗給了辣椒?

從古代花椒、姜、茱萸組成的「三香」到今天「辣椒、姜、胡椒」組成的「新三香」,在短短兩三百年的時間裏,中國人的口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辣椒的傳入和胡椒的普遍使用,還有什麽原因讓中國人拋棄了原有的口味?

辛辣料在中國古代飲食的功能有兩個,一是壓腥膻,二是祛寒濕。從實用性上來講,前者無疑更為重要,特別是在傳統社會早期,畜牧狩獵的比重在農業中占很大比例。浙江大學教授、農史專家遊修齡研究發現,北魏時期馬、羊飼養占畜牧業的71.2%。

在清代以前,中國人地比率一般都是在5畝/每人以上,由於人口基數小,大量以森林、草地為主的山地沒有得到開墾,為畜牧業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牛羊肉在中國人的肉食結構中占有較大比重,所以需要壓腥膻的花椒來入菜。

自魏晉以後,羊肉成為中國人的主要肉食達千年之久,【太平廣記】中有關唐代肉類的記述總共有105處,羊肉獨占47處,而豬肉只有12處。到了宋代,吃羊肉是社會時尚,宋朝宮廷禦廚一年開銷羊肉43萬斤,而豬肉只有4100斤。

但是,明朝引入的薯仔、玉米、紅薯等高產旱地作物,使得中國人口持續增長,大量的草地、山地也開墾為更低,畜牧業因此萎縮,豬肉和家禽肉類在飲食比重中大大增加,這些肉類在壓腥膻的需求方面顯然沒有牛羊肉高,所以花椒的用量大大降低。

例如,明代後期光祿寺留下的宮廷歲用牲口數記錄則是18900口豬,10750頭羊,豬肉已是後來居上;1784年的除夕大宴,清代的「豬強羊弱」勢頭更加明顯,乾隆皇帝一桌就用去豬肉65斤及野豬肉25斤,而羊肉只有20斤。

根據【中國古典食譜】記載,元明清三朝,蔬菜類花椒入菜比例一直在10%上下波動,變化並不明顯,但禽獸類花椒入菜比例,從明代的59%陡然下降到清代的23%。花椒的衰落其實與中國人明清以來肉食結構的改變有重大關聯。

到清末的時候,花椒入譜已經僅占18.9%,而且基本上都被擠壓在四川盆地一帶,很多地區已經結束辛味版圖,轉而追求清淡溫和的口味。而一百年後,花椒曾經結束的地區,已然被辣椒占領。

文 | 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