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一張油紙上的美味,冬日裏上海人的心頭好……丨城市季風

2023-11-26美食
【城市季風】雜誌自2019年12月起,由閔行區文化和旅遊局、閔行區融媒體中心主管主辦。【城市季風】雜誌融文化、生活、時尚、資訊為一體,高品位、全方位、多視角解讀具有豐富底蘊的城市文化,講述發展歷程中的城市故事,反映城市生活形態,形成頗具有特色、格調高雅的閔行新「文化品牌」,是一本屬於閔行人自己的雜誌。
今天,小編將與大家分享這篇選自【城市季風】雜誌的【一張油紙上的美味】,一起回想記憶中白切羊肉的滋味。
到了秋冬季
吃上一口熱乎乎的羊肉
喝上一碗燙口的羊肉湯
真是難忘的美味
【一張油紙上的美味】
作者:姚家駒
和我比較熟的朋友知道,豬牛羊肉中,我最喜歡吃羊肉,一般約我吃飯,會投我所好地約個新疆餐廳,其實他們可能不知道,我最懷念的是華漕羊肉莊上的熱氣白切羊肉。
記得小時候一到三伏天,父親就準時每天早上去華漕打卡,吃羊肉燒酒了。而恰逢暑假的我,得了這個時令的「紅利」,可以坐上父親的摩托車去參加這場老爺們兒的活動。
吃羊肉燒酒的地方叫「羊肉莊」,聽這個詞就能聯想到肉鋪、大砧墩,所以其實並非沿街的店鋪,而是開在大型的農貿菜場裏的一個門面。門口永遠是熱情的老板娘,面紅堂堂,一口華漕本地話,而老板常常在爐邊照看著煮鍋,或者在分切羊肉,很少「拋頭露面」。
父親進店:「老板娘,來10塊錢的羊肉,腰窩。」印象中懂經的食客都會說「腰窩」,羊腰部附近的肉,會稍微偏肥一點。誰要是說喜歡精一點,怕肥怕壯,恐怕是會被人笑話「洋盤」的。
點完單,不一會兒工夫,羊肉就上來了。這裏的羊肉切塊後是裝在一張油紙上的,並不裝盆。熱的羊肉,切下來還是軟軟的,甚至有些沒有形,一坨坨,賣相或許比不上冷凍白切羊肉水晶糕般的方整,但,它絕對是個美人——羊皮,肉粉色的皮,上面隱約還冒著一絲熱氣;肥肉,熱氣中幾乎吃不出油膩感;精肉,爽滑順喉,不柴不塞牙;一層白色的筋膜,巧妙地增加了咀嚼時的質感。四者整個地一筷送入嘴中,一瞬間,幸福感充盈口腔,讓人忍不住再來第二口、第三口,大快朵頤……一次,父親光顧著和鄰桌幾個相識的叔叔伯伯寒暄,待舉筷一看,已被我席卷了一半。現在想來真是奢侈,10塊錢的羊肉,被我吃掉了5塊錢,當年一根金娃娃雪糕5毛錢,各位可以代入換算一下。
資料圖
老湯底燒出來的肉內建著鹹鮮味,並不需要調料。當然有些爺爺輩的,口味更重,會需要醬油。有幾個老爺叔,醬油碟子也不用,直接淋一點在油紙上蘸蘸,那操作,好比今日在麥當勞把番茄醬直接擠在漢堡紙上。
吃一口羊肉,「咪」一口白酒,嘖嘖嘖——當年我在羊肉莊看到的都是白酒,沒有見過黃酒。如果現在誰說「羊肉燒酒」喝黃酒,那這組合在我眼裏只能是個弱化低配版。
再說回那張油紙,篤悠悠地吃,油紙上的羊肉一塊塊少了,最初那股剛出鍋的熱氣也退去了幾絲,羊肉的溫度降下來了,雖然是三伏天,但那張紙面上會漸漸凝結出一層白色油脂。它很輕薄,沒有冷凍白切羊肉那層油的厚重感。用筷子夾住一塊肉的同時在紙面上抹一抹,把那層白色的油脂如佐料般裹到肉塊上去,嘗起來別有風味。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純粹用筷子在紙上輕輕一刮,讓油脂聚集到筷子的一側,隨後直接送入口中。如果你懂帕馬森幹酪配菜吃或是直接吃皆是美味,那道理是一樣的,大美至簡。
有時父親還會叫上一些羊雜碎,本地話裏叫成「羊零碎」,有肺頭、肝、肚子,甚至還有眼睛。其中我最愛的就是羊肝,那口感與雞鴨家禽類的肝相比,顆粒要粗一點,但又不失肝臟的粉粉綿密,嚼起來唇齒留香。成年後知道吃內臟有高血脂風險,就漸漸戒掉了所有「肚裏貨」,唯獨遇到羊肝,我是會破戒的。
好了,羊肉和燒酒都吃得差不多了,此時就可以叫上一碗陽春面,把紙上余下的羊肉、羊零碎一齊推入碗中,讓它們在滾熱的湯面裏再來一次還魂,當然,那油紙上的羊油也是斷不可浪費的,仔細地刮下來加入面裏,然後用筷子把面上下抄兩下,那美妙的羊油味就飄逸出來了。不喜羊肉的人,大多是怕膻味,但愛它的人,認的就是那香氣吧。每次吃完,父親都會再要一小份羊肉或是一點羊零碎,包入那張印有陽春面圖案的油紙裏,帶回家去孝敬爺爺奶奶。
再後來,我好像就沒有再去過羊肉莊了,想來,可能是因為我大了,不再是一個「跟著阿爸吃老酒」的小孩了。聽說華漕羊肉莊的生意依然紅火,而且現如今各家生活富足,也不再刻意等到三伏天,想吃羊肉就買一份。
前幾年,在本地宴席上,就見到了盒裝的華漕羊肉。我嘗了嘗,嗯,羊肉本身還是那鹹鮮的口味,這麽多年,湯底的配料秘方應該沒有太大調整,但那張曾經讓我心心念念的油紙不見了,心裏不無遺憾。而且盒裝的打包食物,到底沒有了周圍爺叔們聊天的氣氛烘托,少了點什麽。現在想想,那羊肉莊裏擠滿了男人,沒有一個女客,他們嘎訕胡、吹牛皮,甚至為某個話題爭個面紅耳赤。哪裏是一個羊肉面館,儼然是一群老男人的「沙龍」。
作者:姚家駒
圖文:【城市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