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香榧:外形竟然如此美妙,每一顆都像藝術品般美味迷人

2024-02-27美食

今年春節期間,在親戚家裏我有幸吃到了一種幹果,只見它似榛子又不是榛子,像扁桃又不是扁桃,長卵圓形,兩頭有尖,一頭鈍尖,一頭銳尖,表面淡棕黃色,有縱皺紋,看包裝才知道,它叫「香榧」。 名字聽起來很文雅,但看字,卻覺得多少帶點「匪氣」,後來得知,它還真與匪盜有些淵源。

第一次吃體驗並不美好,拿在手裏,它的外殼硬硬的,無處下手,只好用牙咬開,有一個還用力過猛,一咬兩截,立刻有滿嘴沙粒的感覺。咬開之後首先看到的是附在種仁外面的一層黑色的渣滓,我想這應該是它的種皮,炒熟了以後容易碎裂吧,所以就一起吃了,嚼起來沙沙的感覺,實在是味同嚼蠟,全然感覺不到美味。

於是我便偷偷地放到口袋裏幾顆,想回家後仔細研究解剖一番。

相較於榛子和扁桃,香榧倒是與松子的關系更為親近。香榧是一種裸子植物,它是三尖杉科(以前為紅豆杉科)榧屬植物榧樹的一個栽培種。榧屬家族是個小家族,全世界只有6個種和2個變種,中國有3個種和2個變種,其中的榧樹是中國特有的樹種,那些不以提供種仁為目標的野生榧樹被統稱為木榧。

再來看這香榧果,呈核果狀,長2——4厘米,徑1.5厘米許,除上面介紹的形狀外,如果要用一個東西來形容話,我一下子便想到了【三體】中三體人用強相互作用力材料所制成的宇宙探測器——水滴!

在這個「水滴」鈍圓端的頂部,你會看到一個橢圓形的「疤痕」,顏色稍淡,這是它的種臍。

在種臍短軸兩側,各有一個稍微凸起的小點,像是兩只眼睛一樣,這叫做「香榧眼」或「西施眼」,據說香榧的吃法是西施找到的。把手指放在兩個斑點上,輕輕一捏,「啵」的一聲,香榧果就被開啟了,可笑我還用牙咬或想用鐵錘呢!

關於這兩個「榧眼」生物學上的來源,有人認為是原氣孔帶的區域,也有人認為是假種皮薄的區域。對於它的功能,有萌發孔、種臍或薄壁細胞等多種猜測。但從最新的研究來看,它們既不是來源於「原氣孔帶的區域」和「假種皮薄的區域」,也沒有萌發孔、種臍或薄壁細胞等的功能,我想,這一定是榧子在長期的演化中殘留的遺跡,與人類的闌尾有點相像。這是一個「bug」嗎?應該不至於吧,至少它也算是給我們開啟果子的「兩點」指示吧!

「榧眼」具有明顯增厚的結構,如果你再仔細觀察一下它們,你還會發現在眼的中間有2個凹點,它們之間還有淺溝相連,榧樹祖先留給它這一奇特結構的作用看來也只有它們自己知道了。

種皮開啟以後,看到一層黑色的果衣,想到同為裸子植物白果的結構,我原以為這是它的內種皮,但查資料得知,這卻是胚乳,是外胚乳!看了這麽多的植物,這還是頭一遭。

我很想知道,這層「黑衣」能不能吃?有人告訴我:作為零食來說,它口感不佳,應該去除,但如果是藥用的話,則建議保留,因為它有驅蟲、消食等作用。

想除去的話也不難,可以用剝開的殼刮去,也可以捏開後在殼內將它輕輕一旋轉,大部份黑衣便會掉下來。

去掉黑衣之後,剩下的就是我們食用的部份——內胚乳,也就是種仁了。只見種仁呈黃白色,卵圓形,表面皺縮,質地堅實,富有油脂,並有一種特殊的香氣。

將小刀插入種仁中間,輕輕一撬,它便一下了裂為兩片了——這內胚乳應該是分兩瓣的!

雖然只是見到了幾個炒熟的香榧果子,沒見過它生長發育的過程,但是我知道它一定與松子一樣從開花到結果到成熟經歷了漫長艱辛而又傳奇的旅程。

它從「開花」到種子成熟需要29個月的時間,前後歷時三年,在香榧樹上經常會看到新花和成熟果子齊聚一堂的奇特景象。雖說香榧是裸子植物,但若是看見活的植株,你一定會懷疑自己的眼睛,這樹上明明結著橄欖模樣果子啊,完全不像松樹杉樹那樣長球果。並且,這些綠色的「果實」在成熟時候還會變成紫紅色,裏面就包裹著好吃香榧種子。

但是你一定要牢記,裸子植物就是裸子植物,不要被它的外表給欺騙了。我們看到的肉肉的「果皮」其實是一層叫假種皮的結構。這也是三尖杉科植物的特征。假種皮緊緊把種子包裹在內,為種子提供了額外的保護層,在漫長的孕育期裏守護著未來的生命。

香榧的假種皮雖然看起來肉肉的,特別是在成熟之後,顏色更是誘人,但是這些假種皮具有毒性,並不能吃。順便說一下,紅豆杉那個形如小碗的假種皮倒是可以吃的,只是要註意紅豆杉的種子又是有毒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這就是這是它們在長期的前進演化過程中形成的防禦策略。

三年長一果,最後一定是精華。「一點生春流齒頰,十年飛夢繞江湖。」古人形容音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孔老夫子則是「三月不知肉味」,看來他們都不如這宋人何坦,他已與香榧融為了一體,深入到骨髓血液裏,吃下一顆齒頰留香,即使過了十年,其香味仍然纏繞於味蕾之中。

期待將來的某一天,我能夠親眼看到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