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武陵酒憑什麽僅用17年就獲名酒稱號?且聽鮑沛生揭秘背後的故事

2024-07-19美食
02:33
紅網時刻新聞 通訊員 何沖 常德報道
千秋澄碧湘江水,巧釀香醪號武陵。武陵酒自1972年初釀到1989年獲評中國名酒,僅僅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為何在那麽短的時間內,武陵酒就能夠成為中國醬酒的「三甲」之一呢?在武陵酒的發展歷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被譽為「武陵酒之父」的鮑沛生。
鮑沛生,國家級釀酒大師,武陵酒廠的重要領導者。他的智慧與努力不僅為武陵酒贏得了中國名酒的榮譽,更為湖南醬香白酒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89年,武陵酒在全國第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質素金獎,躋身中國十七大名酒之列,至今已有35個年頭。在此35周年之際,再聽國家級釀酒大師鮑沛生分享當年武陵酒獲中國名酒背後的故事。
戲劇性的開頭 歷史的巧合與必然
歷史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的創造者是一個對「偶然」運用到極致的戲劇大師。武陵的誕生就頗有戲劇性。
上世紀70年代,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提到接待用酒時,問湖南能不能研發出和茅台品質一樣的醬香酒。隨後,在湖南省委的指示、安排下,時任武陵酒酒廠廠長的鮑沛生擔當此重任。鮑沛生和當時擔任茅台酒廠生產科副科長的季克良是同班同學。1970年,鮑沛生帶領攻關小組前往貴州,七上茅台,找到了他的大學同學、茅台酒之父季克良。
兩人在醬酒工藝上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僅僅用了兩年時間,1972年,武陵醬酒初釀成功。鮑沛生說,武陵酒在傳承茅台工藝的基礎上,結合湖南原生的自然環境和資源,創新出了具有獨特焦香風味的武陵醬酒,當時武陵醬酒一面市,就贏得了市場的廣泛好評。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武陵酒在歷屆全國評酒會上屢獲殊榮。1973年,武陵酒被評為湖南省名酒;1979年和1984年,在全國評酒會上,武陵酒兩度榮獲國家優質酒稱號及銀質獎;1989年,在全國第五屆評酒會上,武陵酒終於迎來了其最為輝煌的時刻——榮獲國家質素金獎,躋身中國十七大名酒之列,與茅台、郎酒並稱為中國三大醬香名酒。
在這個最年輕的「中國名酒」誕生之初,還有些有趣的故事。鮑沛生回憶道,當時湖南政府其實同時安排了兩家酒廠去茅台學習,他的團隊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在學習茅台的同時,還因地制宜,在武陵醬酒釀造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卓越中有差異。這種「因地制宜」體現在多方面。在釀酒工藝上,武陵采用整粒泡糧,去除單寧,酒體更純凈;制曲溫度高5℃,微生物更多,酒體呈現名貴焦香;糧曲比高10%,用曲更多,酒體焦香更突出;下沙早1個月,不時不釀……
和而不同高光不止 匠心孕育武陵醬香新篇章
武陵師從茅台,但沒有全盤照搬。在遵從傳統大曲醬香工藝基礎上,武陵釀造系統的每一個關鍵點都做了適應力改良,最終成就了「名貴焦香、純凈柔和、體感輕松、健康優雅」的獨特風格。如今,鮑沛生提起35年武陵酒榮獲國家金質獎時的情形依然覺得驕傲。同為中國名酒,茅台酒獲獎時得到的評語是「醬香突出、優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而武陵的評語是「醬香突出、優雅細膩、口味醇厚而爽冽,後味幹凈而餘味綿綿,飲後空杯留香持久」。
「兩個評語都是五句,前兩句和最後一句相同,但第三、第四句有所不同。武陵和茅台口味都是醇厚的,但武陵多了‘爽冽’,炎炎夏日走了十公裏發現清泉,這就是爽冽。」第五屆國家評酒會委員胡義明說。在中國酒業,絕大多數醬酒產品以風格無限接近於茅台酒為榮,但武陵卻和而不同,強調自身差異化,由此形成「同門兩派」的酒業奇觀。這種「和而不同」除了考慮常德產區的實際地理因素外,更有刻到武陵人骨子裏的特立獨行——既要學,又不跟,更要創,走自己的路,把路走紮實。
35年前,武陵酒只用了17年時間便成為中國名酒,是最年輕的名酒;35年後,武陵酒憑借超6000噸產能,正站在全新的歷史節點之上。「酒是消費品,而消費品最重要的就是品牌、品質。」鮑沛生認為,消費者對於名酒是有著「情有獨鐘」的情懷在的,在名酒光環之外,武陵酒最不缺的就是品牌與品質。「武陵酒一直以來都堅持‘長儲存和超長瓶儲’,以確保每一瓶酒都能達到最佳的口感和品質。這種對品質的極致追求,正是武陵酒能夠贏得市場和消費者認可的關鍵所在。」
如今,武陵酒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地方接待用酒到如今的中國名酒之一,武陵酒始終保持著對品質的執著追求和對創新的不斷探索。目前,武陵酒已經成為了一家集產品系列化、包裝系列化、生產系列化的大型酒類企業,擁有年產6600噸的產能規模,是湖南省內最大的醬酒生產企業之一。顯然,屬於武陵的時代才剛拉開序幕。
名酒武陵,仲夏之約,寄情詩酒,共赴桃源!7月22日至23日,中國十七大名酒評委將齊聚桃花源,再評武陵,發現「中國名酒」更多的新與美。再評武陵酒,才能看見更新的武陵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