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連「鍋氣」都有香精了?真懷念沒有科技與狠活的老味道

2024-07-21美食
那味道,無拘無束,沒遮沒攔,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周圍的空氣中,公平公正地鉆進每一個路過之人的鼻腔裏,透入腦髓,潛入心底,攪動得唇舌腸胃一陣蕩漾。這廂是新出爐的燒餅,面皮裏的油酥摻著椒鹽微麻的熱氣;那邊是鐵簽子串的羊肉,在紅裏透青的火焰上翻了個身。沙茶面的湯頭裏,蝦貝與魚丸的鮮甜鍍上了一層金黃的鹹香;即使是加了油渣的青菜在鍋中滑動了一圈,也華莉莉地散發出誘人的菜香與油香。還有那溽暑炎天,烈日下傳來的那一聲「叮當」聲,分明是冰塊碰撞著酸梅湯激發出的一陣清涼,將那酸甜的滋味,順著霜雪般的陣陣白氣,直入心房。
炎天暑熱讓正午的街頭人跡罕至,卻將夜晚的街頭安排得滿滿當當,從北京街頭的燒烤和酸梅湯,到福州的燉罐和紅糟,從杭州的片川兒到廈門的土筍凍、醬油水,被烈日灼烤得幹巴巴的腸胃,也在清涼夜色彌漫的鍋氣中浸潤得恢復了生氣。
口之於味,有同嗜焉。但各地風味,卻有著如此大的差別。北京與杭州,一南一北,風味自是迥然有異,即使是同在一省的福州與廈門,其滋味也各有不同。你或許能讓北京人吃下廈門的土筍凍,卻未必能讓福州人喝下一晚老北京的豆汁兒。但是,一盞酸梅湯,卻能在炎炎夏日一統天下,讓從江南到北地的來人去客,都口舌生津,想著念著那清涼的酸甜味兒。
【倩女幽魂】中正在啃饅頭的張國榮,在風雨中品嘗人生況味。
這便是「有味」。或許再沒有哪個詞能比「有味」用來形容生活那種自微末之處透出的滋味。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雖說吃是日復一日,如此尋常。但哄飽肚皮絕不僅僅是吃的本意,吃,是為了吃出味兒來,哪怕被煩勞的工作禁錮了身體,哪怕被沈重的事務麻痹了心神,但那出自人類最本能、最原始,也是最純粹的吃,依然能讓人嘗出苦與甘,辛與酸。
因為那些瑣碎的、拉雜的、飄過的、閃動的、轉瞬即逝的、無處不在的、時而令人哭泣時而又感到欣幸的,便是生活的滋味。無論是無拘無束,還是有模有樣,無論是哭著的、笑著的,淚水淌在碗裏,汗水滴在盤中,拿起筷子,挑來揀去,夾起放下,個中滋味,總要自己來嘗。
人間有味,豈可不嘗?
撰文|趙客
「五味神在北京。」
「五味神」是什麽神吶?沒人查考過,只是汪曾祺筆下的老北京人對他說的一句話裏帶出來的神仙:「哪兒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要是硬攀尋個出處,清代【笑林廣記】中這尊神倒是半遮半掩地露了一面,「五味有神,五臟亦有神,故五臟得五味之美,則神守舍而不出」。五味神和五臟神乃是一對相輔相成的老哥兒倆。說起這五臟神,可謂由來久遠,【太平經】裏便提到「四時五行精神,入為五臟神」,又說這神「長二尺五寸,隨五行五臟服飾」。這五位人體五臟的小神仙,倘使有朝一日像【廣異記】裏那樣再拜告別,身體也就嗚呼哀哉了——如是,豈能不求五味神把這老五位伺候好了,才能延年益壽,長葆遐齡。
五味神在北京,便是說北京五味之美,冠於四方。這話說起來,怕是有許多人會不服氣,當下不是有句口號嗎?北京乃是「美食荒漠」。荒漠中別說供奉五味神的神廟了,怕是連個擺供品的供桌都尋不來一張。環顧四周,可以說北京排得上名次的美食飯館,大半是川菜,其余則是湘魯粵淮揚的天下,要說正經的北京菜,除了所謂的「北京」烤鴨,著實尋不出來幾家。但所謂「京師翼翼,四方是湊」,北京歷史沈澱深厚,作為六朝古都,五方雜處,匯聚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文化與人群,巧妙地將滿、蒙、漢、回等多種飲食風味相融合,歷經歲月的沈澱與磨礪,無處非中。由此,咱們單表幾道京味兒小吃,也算饕客舌尖,占得幾分京味兒了。
酸梅湯
北京位於暖溫帶,享有獨特的大陸性季風氣候,每至夏日,驕陽似火,恨不得把人曬成人肉幹兒,這時或是灌上一瓶汽水,或是咬上一根雪糕,或是飲上一紮冰啤,清涼解暑,無比愜意。但若是真正的老北京,必定要喝一碗冰鎮酸梅湯,那真是從裏涼到外,沁人心脾,暑氣頓消。
酸梅湯是中國的傳統飲料,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據說元順帝末年,尚未起兵的朱元璋以販賣烏梅為業,某年襄陽城大疫,朱元璋病倒在一家叫「梅馬招商店」的旅店中。雖說生病了,生意也不能落下,朱元璋到庫房取烏梅時,聞到了烏梅的酸味,頓時感覺神清氣爽,病立刻好了一大半,於是用烏梅煮湯,病很快痊愈。朱元璋非常有經商頭腦,靠賣酸梅湯治病,發了一大筆財,成為巨富。旅店馬姓店主的侄女,也成為了後來的馬皇後。
老北京街頭賣酸梅湯的小販,青花瓷大罐用冰塊冰著,酸梅湯舀出來盛在小碗兒裏。
傳說歸傳說,實則酸梅湯的歷史可能還要更早,南宋的【西湖老人繁盛錄】和【武林舊事】等古籍中已有「烏梅膏」、「鹵梅水」的記載。明清之時,酸梅湯更是成為了北京上至帝王,下至貧民最愛的消夏清涼飲料。每年從端午節到七月十五中元節,清宮禦膳房中都會專門調制「禦制梅湯」。
我最早喝過的「酸梅湯」和「禦制梅湯」相差甚遠,甚至並不是真正的酸梅湯,而是小時候父母單位發的酸梅粉,一個簡陋的塑膠袋裏裝著和感冒沖劑顏色差不多的粉末。舀上兩勺酸梅粉在杯子裏,兌上熱水,攪一攪,嘗一嘗,勉強算是「即溶酸梅湯」,味道麽,可能和「禦制梅湯」差了一萬個手沖咖啡的距離。
要喝到真正的酸梅湯,得稍微費點兒周折。雖然不用像花木蘭一樣「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的滿世界去采購,但至少要去一趟中藥鋪稱上數兩烏梅(東莞的最佳),再去稻香村買上一瓶糖桂花。
酸梅湯的制法並不復雜,但分為兩種不同的派別,仿佛武當和少林門派之分別:一種是浸泡派,據說是來自清宮禦制古法,用沸水泡出烏梅的汁水;另一種則是熬煮派,用烏梅加水文火熬煮。取熬好或泡好的酸梅汁,濾去渣滓,取其精華,再兌上白糖或冰糖、桂花或玫瑰,加入適量的白開水調整酸甜度,晾涼後放入冰箱冷藏,就是可以飲用的酸梅湯了。
街頭挑擔賣酸梅湯的小販,做得沒有青花瓷大罐的好喝,但是也能清涼解暑。
在沒有電冰箱的時代,人們用的是天然冰箱,北京冬天溫度要比現在低不少,護城河及什剎海等結冰後,「打冰人」鑿取冰塊存在冰庫窖藏,等到夏天取出售賣,各商鋪或住家往往會買上一些冰鎮水果和飲料。將裝滿酸梅湯的瓷壇用碎冰埋在桶中,喝時即取,就是市面上常售的酸梅湯了。
舊時賣酸梅湯的攤販和店鋪往往插一架銅月牙作為幌子,月牙代表朱元璋當和尚時用的月牙鏟,月牙上的「日」字則代表明朝。小販們一邊叮叮當當頗有節奏地打著「冰盞」,一邊吆喝著:「又解渴,又帶涼,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鬧碗嘗一嘗,酸梅的湯兒來,哎,另一個味兒呀!」冰盞是銅質的兩只小碗,傳說是朱元璋念經的法器,上下相疊,放在一只手裏,顛簸作響,五音六律,戛玉敲冰,非常 好聽。有些冰盞做得十分精細,分為一公一母,公在上,母在下,如果拿反了,則聲音暗啞,無法敲擊成音。
老北京酸梅湯最有名的當屬九龍齋和信遠齋,前門洞的九龍齋出名較早,琉璃廠的信遠齋後來居上。據當年喝過的老先生們說,九龍齋的酸梅湯采用熬煮之法,色淡味清,有著濃郁的桂花味。信遠齋的酸梅湯則是浸泡派,味道醇厚,回味悠長,深得文人墨客和梨園群伶的喜愛。
我未曾覓得宮中浸泡烏梅的秘笈,只用烏梅熬煮,小小一口砂鍋,大火開鍋,小火慢熬,稍稍加了那麽一點甘草和冰糖。從四十多度的室外回來,往往連空調都來不及開,先開啟冰箱倒上一杯酸梅湯喝上幾口,感受【故都食物百詠】中所贊不虛:「梅湯冰鎮味甜酸,涼沁心脾六月寒,揮汗炎天難得此,一聞銅盞熱中寬。」銅盞聲雖不再聞,酸梅湯還是可以來一碗的。
打冰盞,出自王羽儀繪【舊京風俗百圖】。
大白菜與芥末墩兒
大白菜是北方最常見的蔬菜之一,在中國餐桌的歷史悠久,【南齊書】中周颙在被問及「菜食何味最勝」時,回答「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可見秋天的大白菜之美味。過去北京的白菜分為青口菜和白口菜,青口菜葉綠味甜,白口菜更加肥碩。白菜的做法很多,可生吃,可熟食,可燉可炒可涮可拌,可單獨充當主角,亦可作為配菜。吃北京烤鴨剩下的鴨架,用來和大白菜同熬,味道鮮腴;涮火鍋吃了一肚子肉之後,大白菜下鍋一燙,又甜又脆又解膩;愛吃素的,大白菜切絲,猛火爆炒加醋就是一盤醋溜白菜;富貴之家請得起名廚,用得起材料,耗得起功夫,一道「清水白菜」能令老饕大快朵頤。
過去蔬菜大棚不那麽普遍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買上幾十上百斤的大白菜囤起來,以備冬天食用。大白菜再好吃,天天吃,頓頓吃,也會讓人吃煩的。我從小吃了不少大白菜,熬煮燉炒,有點「吃傷了」,故而對各種白菜佳肴極為挑剔,只有十分好吃的菜才肯下箸,「芥末墩兒」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每次去吃牛街上的清真牛羊肉館子,必定要點一個芥末墩兒來吃。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北京,市民搶購冬儲大白菜的情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北京,市民搶購冬儲大白菜的情景。
「芥末墩兒」,又名芥末白菜,芥末言其味道,墩兒形容菜的形狀。這個菜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很少看到,但卻是過去老北京家庭的必備年菜之一。過年吃多了大魚大肉,難免想吃點解膩的東西,芥末墩兒脆而爽口,正好中和一下。而且過去講究過年不能動刀,芥末墩兒只需提前預備,過年吃最方便不過。作為老北京的老舍先生,家中最擅長烹製的菜式之一就是「芥末墩兒」。不少文藝界人士慕名去老舍家,專門為吃芥末墩兒,吃完了還要帶走點。就連老饕汪曾祺先生,都忍不住稱贊:「老舍先生家的芥末墩兒,是我吃過最好的芥末墩兒!」
北京海碗居的芥末墩,李碧華筆下的芥末墩有一種快意艷麗的港式美感:「桌的「芥末墩」,是涼菜。小小一個白瓷盤子,立著一個大白菜尾段的墩兒,外層老幫都已去掉了,鋪上一抹香辣嗆鼻的芥末醬汁——那種亮麗鮮黃的序幕,光是色彩,便叫人喜歡。吃進嘴裏的大白菜,先由一股微辛的味道牽引,原來還酸、甜,香.爽、脆,這時,辣意忽地濃了,透過咽喉鼻腔上達神經中樞,連腦袋也想掉淚.強烈地疏通.走動、迴圈,一下子便神清氣爽解膩。如同充電」。
據舒乙先生透露母親胡絜青的芥末墩兒秘方:「將抱心的長得緊的瘦長型大白菜切成八分長的菜墩兒,放在漏勺上,用沸水澆三次,趁熱碼在瓷盆內;碼滿一層之後,撒上新鮮的芥末粉、白糖和上等米醋,如此迴圈、碼滿一盆為止;最後在盆外包上厚毯保溫,在溫暖處放置兩天,取出可食。」
需要註意的點是,大白菜只能用沸水燙,不能煮或者上籠屜蒸,否則過於糜爛,口感不佳。「脆、爽、嗆、酸甜、涼」是衡量芥末墩兒是否合格的五大特點,蒸煮過的大白菜失其脆爽,不能算是合格了。
芥末墩兒還是舊日「大酒缸」的下酒菜。大酒缸是一種賣白酒的酒鋪,幾口大缸鋪上紅色的蓋子當桌子,櫃前擺上若幹種小菜。無論是拉洋車的「祥子」們,還是衣冠楚楚的文人墨客,都是大酒缸的顧客。大酒缸賣酒論「個」兒,一個是二兩。來上兩個酒,一碟芥末墩兒,天南海北扯上一頓,也算是「上能啟文雅之士美興,下能濟苦窮人民困危」。
老北京最平民的酒館「大酒缸」,出自王羽儀繪【舊京風俗百圖】。
有些人不愛吃帶芥末的菜,怕嗆鼻子,所以芥末墩兒、芥末鴨掌之類的菜一概不吃。但吃芥末的樂趣也是在此,吃上一口芥末墩兒,芥末稍稍沖一下鼻子,那個爽勁兒也是品美食的樂趣之一呢!
豌豆黃兒
北京的小吃種類很多,驢打滾兒、艾窩窩、甑糕、年糕……有一陣子工作的地方在牛街附近,中午吃完飯偶爾去溜達一圈兒,買上一點兒回去當下午茶。這些美味 有的是純粹小吃,不能上席面,有些則既是小吃,又可作席面上的菜。記得某次去一家飯館吃飯,服務員上來一道甜菜,一溜兒瑩潤澄澈的黃玉所制麻將牌碼在素白的盤子裏,大家紛紛猜測是什麽。筷子夾起來放在嘴裏,清甜滑膩,才知道是精工細作的「豌豆黃兒」。
仿膳的師傅在熬煮豌豆黃,出自央視紀錄片【中華老字號·仿膳】。
早年的豌豆黃兒分兩種,一種是粗豌豆黃兒,【故都食物百詠】裏提到的「從來食物屬燕京,豌豆黃兒久著名!紅棗都嵌金屑裏,十文一塊買黃瓊!」便是小攤販賣的粗豌豆黃兒。做法是把幹豌豆用砂鍋熬至八成熟,連皮碾碎,嵌上煮過的滄州金絲小棗,凝結在一起,斜著切成一塊一塊,便是粗豌豆黃兒。粗豌豆黃一般在春天上市,小販們推著車子吆喝:「豌豆黃兒,大塊兒咧。」五月至七月粗豌豆黃兒則不多見,因為它們需要歇夏——夏天溫度太高,容易變質不能存放。粗豌豆黃不加糖,全靠棗兒的那點兒甜味。
另一種是細豌豆黃兒,四時皆備,除了可以在大餑餑(點心)鋪中買到,舊式筵 席中的四幹、四鮮、四冷葷、四蜜餞裏,大多也有「細豌豆黃兒」。過去北京辦喪事 講究伴宿晚席,壽日有做壽晚席,這兩種席面喜歡用價格相對較低的「果席」,細豌 豆黃兒就是其中一道菜。作為甜菜的豌豆黃兒,就要有些講究了,吃的時候必須 添加瓜子仁、青紅絲、梭子葡萄等果料,如果席面上未加裝飾,食客就可以即席挑 眼,表示不滿。
細豌豆黃的制法也是用幹豌豆煮爛,和粗豌豆黃兒不同的一點就是要去皮,去皮後還要過一遍籮,籮下的細沙加入適量的水和糖,上籠蒸熟,然後定型切塊而成。加水去皮過籮這一道工序需要很強的技術性。如果加水過多,有流溢走沙之虞;如果水太少,則豆沙太幹燥,不易過籮,定型後表面常常有裂紋,不能平滑光潤、如緞似玉了。豌豆黃兒的顏色也很重要,首先要挑選質素上好的幹豌豆,如果豌豆質素不佳,豆沙的色澤暗淡,沒有鮮黃之色,還要在加水時適當用黃梔子水加色,然後定型冷凍。
豌豆黃成品,出自央視紀錄片【中華老字號·仿膳】,現在的豌豆黃基本都加了瓊脂之類的東西,質地近似果凍,但放在冰箱裏吃也很有風味。
京劇大師梅蘭芳寓居上海之時,十分思念北京的特色美食。弟子白玉薇就從北京的大餑餑鋪打包了十五匣豌豆黃,準備到上海孝敬老師,可見豌豆黃兒之味美。
據民俗大家金受申先生說,大概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牛街曾經有位姓劉的師傅,春天的時候用新鮮的豌豆做「豌豆黃兒」,雖說做出來是綠色的,但還是叫豌豆「黃」兒。新鮮的食材做出來的「豌豆綠」嬌嫩清香,比幹豌豆做出來的更好吃。現在保鮮技術比一百年前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冬天人們都能吃上鮮豌豆了,為什麽沒有人試著做 「豌豆綠」呢?
老北京文美齋餑餑鋪,以滿洲餑餑聞名。餑餑即點心。文美齋是老北京最大的餑餑鋪之一,能做逢年過節上供的「餑餑桌子」。
全豬席與燒燎白煮
提起北京菜,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北京烤鴨,涮羊肉,說起燒燎白煮,知道的 人恐怕不多。傳統中式筵席,除了昂貴的「燕翅席」「海參席」「魚唇席」等官席,還有 「燒燎白煮」「京市大果席」這樣相對親民的便席。
燒燎白煮全用豬來做菜,來源於滿洲的祭肉習俗,鄭稚辛(鄭孝胥之弟)【孝檉】 有詩雲:「花豬肥美謝珍饈,風尚原來自滿洲。」所言不假。【天咫偶聞】中記載:「坤寧宮為神板所在,每日祭神用雙豬。祭畢,輒傳內廷及諸侍衛賜食。食者先向神板一叩,隨席地而坐,自以刀割肉食之,每人一方。」不只是皇宮,過去滿人的貴族之家,也用整豬上祭,祭祀典禮之後,親戚朋友席地而坐吃水煮的白肉。祭祀的主人不能說請,吃肉的人不能說謝,即便是宮中的皇帝,也不能對臣下說賜,因為這是「神余」,不能代神賜。白肉不放鹽,大家各自用隨身的解手刀割下白肉之後直接吃,因為毫無味道難以下咽,有人墊在用醬油浸過的高麗紙上,這樣能稍微有點鹹味兒,但此種吃法不符儀制,如果被皇帝發現,是要獲罪的。
由於祭肉實在太多吃不完,就有人做起了倒賣祭肉的生意,有些府第或大宅門的仆役,將「神余」賣給商戶,由此發展出以豬為原料的更多的菜肴種類,最終成為「燒 燎白煮」這一極具特色的北京筵席。北京人說話吞音,經常把「燒燎白煮」說成燒啦 白煮,讓人以為是燒過之後再煮,實際上是燒、燎、白煮三種做法的統稱。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馮記爆肚」攤子,名號雖在,已是今非昔比。
最早出現的自然是「白煮」,袁枚【隨園食單】載:須自營之豬,宰後入鍋,煮到八分熟,泡在湯中,一個時辰取起。將豬身上行動之處,薄片上桌,不冷不熱,以溫為度。最早的「白肉」,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地方,也不太吸引人。
「燎」是用火燒,將豬肉帶皮在火上燎到起小泡,經溫水浸泡,刮去外層糊了的豬皮,放入鍋中再煮。
最吸引人的是「燒」——燒碟,內行稱為「小燒」,實則為「炸」,這是燒燎白煮的重頭戲。據說最早的小燒只有八個:炸排骨、炸裏脊、炸腰花、炸脂油卷、炸肝尖、炸肥腸、燒紫蓋、燒臉子。
在這八種基礎之上,人們進一步探索出更為繁復的變化,從十六至二十四,再從 二十四到四十八,乃至四十八到六十四,最終演變成為專供慈禧太後禦筵上的一百 零八道珍饈。
燒碟一般用五寸小碟裝,冷、熱、甜、鹹均有,種類繁多 。最常見的有「鳳眼肝」「炸鹿尾」「卷肝」「燒肺」「燒肥腸」「燒面碼」「燒紫蓋」「卷裏幾」……無不烹調精美,別饒風味。據說慈禧最喜歡吃的就是炸豬肝和燒肥腸。
燒碟中最難做的是蜜質甜味的「小燒」——各種「棗兒」「簽兒」「紅果」「杏幹」等,一方面必須煉盡脂肪,否則甜膩葷腥,難於入口;另一方面還要做成和紅棗、山楂等水果 的樣子和口味,香嫩脆甜,以假亂真。如「炒紅果」,將肥瘦相間的肉剁碎,加入醬油和料酒拌勻,填入小腸內,用細麻繩結紮,每段距離約二三厘米。結紮時,用食指和拇指輕輕捏圓,形似「大山裏紅」。下鍋加入紅曲煮熟,待涼後去掉麻繩,用刀逐段切開,擺放一旁。另起幹鍋,加入適量白糖炒至糖色變黃,稍加水,再放入與真正「炒紅果」相似的香腸,炒勻即可盛盤。形狀與北京秋末冬初市場上的「冰糖葫蘆」極為相似,既美觀又可口。
過去「口子上」的廚師都可以做燒燎白煮,但最出名的白肉鋪還是「砂鍋居」。砂鍋居正名和順居,因為用砂鍋煮肉,所以大家都稱其為「砂鍋居」,正名反而被人遺忘了。砂鍋居的砂鍋十分有特色,分為上下兩截,上截是個圓柱型的蓋子,下面的砂鍋是京西門頭溝特產,材質與眾不同,敲起來錚錚似鐵,據說已經祖傳了幾百年。砂鍋居每天只賣一頭豬,有時外加幾掛下水,早上掛出幌子開門,中午就把 幌子收起來謝客了,老北京的歇後語「砂鍋居的幌子——過午不候」即源自於此。「滿城風雨存單句,半日經營只一家」,砂鍋居只做上午生意的習俗,一直到日據時期才發生改變。
在砂鍋居點菜可以零吃,也可以點半桌、一桌或全桌。半桌是十件,一桌為二十件,全桌則為二十八件。白肉席上菜有一定的規矩:先上燒碟,客人吃了差不多一半即上肉片,舊例肉片可以增添,直到卷裏脊一上,便為尾聲。其他中式席面往往以湯為結尾,但白肉席是肉湯齊上,不能以湯為最後一道。
如果覺得全桌的菜量太大,只想四五個朋友小聚,可以點上半桌「燒燎白煮」席 ——二冷碟、四燒碟、七寸碟糊肉一、七寸碟白肉一、鴛鴦血腸一、下水湯一,也足夠人大快朵頤。
砂鍋居還有一種專配燒燎白煮的「老米」。清代漕運發達,從南方運來的稻米存在京倉,給旗人發「錢糧」,這種經多年儲存的米色黃質硬,煮熟後呈紫色,俗呼「老 米」,頗受旗人青睞。辛亥革命之後,「老米」逐漸絕跡,砂鍋居則以普通白米仿制「老米」吸引顧客。有些旗人好的就是「白肉加老米」這一口,雖然「仿老米」的滋味差 強人意,但聊勝於無,可以安慰一下無處安放的大清情懷。若您要問慈禧老佛爺吃 一百二十八道燒燎白煮席的時候配不配老米?那她還是對禦田裏新收的「香稻米」情 有獨鐘。
老北京的夜市,伊莉莎伯·基斯繪。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趙客;編輯:李陽;校對:薛京寧,盧茜。題圖來自【倩女幽魂】。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