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擡頭看向坐在對面的謝老師,不好意思地問道:「謝老師,我在書上看到了關於望色和面部色診的內容,但是我還是不太明白,您能為我解釋一下嗎?」
謝老師微笑著點點頭,緩緩說道:「望色和面部色診是我們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望色,即透過觀察患者的皮膚顏色來了解病情。色指皮膚的顏色,包括青、赤、黃、白、黑五種色調,既可以反映氣血的盛衰,又可以反映臟腑病位及病性;澤即皮膚的光澤,指榮潤還是枯槁,主要反映臟腑精氣的盛衰和疾病的預後吉兇。」
望色指醫生透過觀察患者全身皮膚(主要是面部皮膚)的色澤變化來診察病情的方法。色指皮膚的顏色,包括青、赤、黃、白、黑五種色調,既可以反映氣血的盛衰,又可以反映臟腑病位及病性;澤即皮膚的光澤,指榮潤還是枯槁,主要反映臟腑精氣的盛衰和疾病的預後吉兇。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他仔細聆聽著謝老師的解釋,並且認真地在筆記本上做著記錄。
謝老師接著解釋道:「而面部色診的原理則在於,面部的皮膚非常薄嫩,血絡豐富。正如古書所言,‘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各個臟腑的精氣也透過經絡上榮於面部。因此,透過觀察面部的色澤變化,我們能夠了解臟腑的盛衰和疾病的預後吉兇。」
【黃帝內經】:「心,主血脈,其華在面,開竅於舌。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脾,主身之肌肉,其華在唇四白,開竅於口。肝,主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腎,主骨,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二陰。」
【黃帝內經】:「十經二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小王迫不及待地問道:「老師,面部色診又有什麽意義呢?」
謝老師微笑點頭,繼續為小王解惑:「 面部色診在中醫診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氣血盛衰,還能辨別病邪性質,甚至確定病變部位。 」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立刻拿起筆開始記錄。
「首先,」謝老師說道,「面部色診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氣血盛衰。望色包括顏色與光澤兩個方面。顏色為血色之外露,可以反映血液的盈虧和執行狀況。若血液充足,則面色紅潤;血液虧虛,則面色淡白;血行瘀阻,則面色青紫。光澤是臟氣之光華,可以反映精氣的盛衰。氣盛則有澤,氣衰則無華。因此,醫者望色時必須將顏色與光澤結合起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小王點點頭,認真地記錄下來。
「其次,」謝老師繼續說道,「面部色診可以幫助我們辨別病邪性質。不同的病邪會導致面部色澤的不同變化。一般來說,面部色赤多屬熱邪,色白多為寒邪,色青紫多為瘀血,色黃為濕邪為患。」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心中對中醫診斷的奧妙充滿了好奇。
「最後,」謝老師接著說道,「面部色診可以幫助我們確定病變部位。面色之浮沈可以分辨病位之表裏,面部五色之變化可以區分臟腑病位所在。例如,面青而晦暗多為肝病,面赤多為心病,面白無華多為肺病,面黃而晦暗多為脾病,面黑而無華多為腎病。」
小王聽得入神,他覺得這些知識真是太有用了,能夠幫助他更準確地診斷疾病,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
小王點點頭,然後繼續問道:「那麽,謝老師,我應該如何正確地進行望色和面部色診呢?」
謝老師微笑著示範道:「若血液充足,則面色紅潤;血液虧虛,則面色淡白;血行瘀阻,則面色青紫。光澤是臟氣之光華,可以反映精氣的盛衰。氣盛則有澤,氣衰則無華。因此,醫者望色時必須將顏色與光澤結合起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謝老師,對於常色和病色方面,有些疑問,不知您可否指點一二?」 小王恭敬地詢問。
" 常色和病色,這是中醫望診的基本功之一 。首先,我們來討論常色。」 謝老師深情地說。
他繼續道:「常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色澤,其特征為明潤、含蓄,說明氣血充盈,臟腑功能強盛。以黃種人為例,其常色特征為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常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
小王聚精會神地聽著,認真記下了這些重要的資訊。
謝老師繼續:「主色是指與生俱來,一生基本不變的面部色澤。人類由於種族不同而有黃色、黑色、白色等不同人種;同樣是黃種人,由於遺傳不同,而有偏白、偏青、偏黑、偏紅、偏黃五形人的不同。由於種族或遺傳因素導致的面色變化均系主色,屬常色範疇。」
小王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理解了這個概念。
「客色是指非疾病因素所致的短暫的面色變化。比如,隨著季節推移、時辰變化,地理環境、飲食情緒等因素的影響,人體的面色也會出現短暫的變化,這些變化均稱為客色,也屬常色範疇。」 謝老師解釋道。
小王思考了一下,然後問道:「那麽,常色和客色之間有何區別呢?」
謝老師微笑著回答:「常色是一個人的基本面色,反映了他的體質和遺傳。客色則是短期的變化,通常由外部環境和生活習慣等因素引起。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對於望診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的體質和潛在健康問題。」
【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四時之色,隨四時加臨,推遷不常,故為客色也。 春氣通肝,其色當青;夏氣通心,其色當赤;秋氣通肺,其色當白;冬氣通腎,其色當黑;長夏四季之氣通脾,其色當黃,此為四時常則之色也。 」
小王點了點頭,似乎對常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病色。」 謝老師繼續。
他的聲音變得更加莊重:「 病色指的是人體在患病狀態下的面部色澤。除了常色之外,一切反常的色澤均屬病色。 」
小王的眼睛亮了起來,他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
「 病色的顯露程度和光澤的有無,受疾病的輕重、淺深、病性等多種因素的直接影響。 一般而言, 病色雖顯但尚有光澤,為病色之善色,表明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能上榮於面,稱為‘氣至’。 」
病色雖顯但尚有光澤,為病色之善色,表明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能上榮於面,稱為「氣至」,多屬新病、輕病、陽證,易於治療,預後較好
小王的手飛快地記錄下這些關鍵資訊,他開始明白病色的復雜性。
「然而,病色也有惡色,」 謝老師繼續說道,「 病色暴露而晦暗、枯槁者,是真臟色外露,為病色之惡色,表明臟腑精氣衰敗,胃氣不能上榮於面,稱為‘氣不至’。 」
病色暴露而晦暗、枯槁者,是真臟色外露,為病色之惡色,表明臟腑精氣衰敗,胃氣不能上榮於面,稱為「氣不至」,多屬久病、重病、陰證,治療較難,預後較差。
小王又問道:「謝老師,我其實也對‘望色十法’非常感興趣,但對其中的細節還不太了解。您能否為我詳細解釋一下這十法的原理和套用呢?」
謝老師點點頭,溫和地笑了笑,將手中的古籍合上,開始解釋:「‘望色十法’是清代汪宏在【望診遵經】中提出的色診方法,分為浮、沈、清、濁、微、甚、散、、澤、夭五個組,分別用以判斷疾病的表、裏、陰、陽、虛、實、新、久、輕、重。這是我們中醫診斷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幫助我們觀察患者的面色,從而判斷疾病的性質和病情的變化。」
他開始一一解釋每一法的原理和套用。
浮沈分表裏「首先是浮沈分表裏。浮指顏色浮露,主病在表;沈指面色沈隱,主病在裏。這意味著如果患者的面色呈現出淺而明顯的紅色,那麽問題可能在體表。而如果面色顯得暗淡,疾病可能深藏在體內。」
小王認真地做著筆記,一邊點頭示意著繼續。
清濁別陰陽「接下來是清濁別陰陽。清指顏色清明,主病為陽;濁指顏色濁暗,主病為陰。這就是說,面色明亮的話,疾病可能是屬於陽性質的,反之,如果面色黯淡,可能是陰性質的。」
小王的眼睛閃爍著興奮,他繼續記錄。
微甚分虛實「然後是微甚分虛實。微指顏色淺淡,主病為虛;甚指顏色深濃,主病為實。這告訴我們,如果面色淺淡,患者可能有虛弱的情況,而深濃的顏色則可能暗示著實質性問題。」
小王的記筆記的速度越來越快,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學到更多。
散摶測久近「接下來是散摶測久近。散指顏色疏散,主新病或久病病邪將解;摶指顏色壅滯,主久病或新病病邪漸聚。這是關於疾病的進展情況的指示,我們可以從面色的變化中了解病情的走勢。」
小王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對這一法有些疑惑。他謙虛地問:「謝老師,這個散摶和摶的概念是什麽意思呢?」
謝老師微笑著解釋道:「散摶就是面色看起來散漫而開朗,似乎疾病的病邪正在逐漸消散。而摶則相反,面色看起來比較拘束、混濁,似乎疾病的病邪在逐漸積聚。這是我們觀察病情變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小王恍然大悟,繼續記錄下來。
「最後是澤夭斷生死。澤指面色榮潤有澤,預後較好;夭指面色晦暗枯槁,預後不佳。這個法則關乎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後,如果面色有澤,說明病情可能會好轉,而如果面色看起來很差,預後可能不太好。」
小王的臉上露出了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