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ERCP麻醉方式怎麽選?

2023-12-29健康

ERCP 是指將特殊的內鏡插至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乳頭,由活檢管道內插入造影導管至乳頭開口部,註入造影劑後x線攝片,對膽道或者胰腺疾病進行診斷、治療的操作技術。由於ERCP不用開刀,創傷小,手術時間短,痛苦小,住院時間也大大縮短,深受患者歡迎。在短短幾十年中ERCP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已經成為當今胰膽疾病重要的治療手段。

近年來治療性ERCP操作的不斷增加,需要內鏡醫師和麻醉醫師的通力配合。ERCP會增加胰腺炎、出血、穿孔和感染的風險,在ERCP實施過程中麻醉醫生的參與可以顯著提高有檢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為麻醉醫生可以為患者實施麻醉,提供舒適的患者體驗,為內鏡醫師提供更佳的操作環境、及時處理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動力學變化,加快快速恢復。

目前,ERCP術中麻醉主要有兩種,分別為監護下鎮靜全麻(MAC)和氣管插管全麻(GA),這兩種麻醉方法有各自的風險,包括誤吸、低氧血癥和低血壓。關於二者孰優孰劣的問題,目前尚無定論。針對ERCP術中麻醉問題成為研究熱點。

鑒於ERCP手術的特殊體位、經上消化道鏡使患者的胸肺順應性下降和麻醉呼吸管理困難,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是最安全的方法,適用於大多數患者,尤其是對於小兒(年齡≤12歲)、重度肥胖(BMI>35 kg/m2)、消化道出血、反流誤吸風險高、預計操作復雜手術時間過長(超過2 h)、呼吸道梗阻或十二指腸梗阻以及合並嚴重疾病:如肝硬化、腹水、冠心病心絞痛等患者,更應采用經口或經鼻氣管插管的全身麻醉。

MAC方法相對簡單,對麻醉醫師依賴性低,周轉率快,可套用於ASA分級Ⅰ~Ⅲ級、依從性良好的患者,但會導致部份患者不能耐受和迷走反射的發生率高。

但是全身麻醉並不是ERCP的首選,全麻的鎮靜深度超過手術要求,可能影響效率,並且全身麻醉可能伴隨相關並行癥。氣管插管刺激影響患者迴圈,肌肉藥的使用可能會增加術後藥物殘留的風險,高齡患者合並癥多,術後可能出現拔管困難。不插管則要考慮術中呼吸抑制、反流誤吸、術中插管可能。因而全麻插管更適用於肥胖、ASA分級高者。

MAC下實施ERCP成功率高、時間短、術後快速恢復、患者滿意度高,適用於健康患者、非肥胖、ASA分級低者,但鎮靜標準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理想的MAC狀態即「清醒鎮靜」,在保留自主呼吸和可以回答問題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意識水平。此時患者生理紊亂最小,各種保護性反射存在。因而現實中我們要在保持中深度鎮靜的基礎上,配合鎮痛,防控不良反應發生,保持患者安全。

日常工作中,患者基本情況差異很大,麻醉醫生必須根據臨床經驗、權衡利弊,最後為病人選擇個體化的方案。對於接受ERCP術的患者,麻醉醫生最具挑戰性的決定之一是選擇鎮靜還是氣管插管全麻。且ERCP作為手術室外的麻醉,麻醉管理的風險相對室內麻醉風險更大。

作者簡介:

張勇 男 大學本科 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醫院麻醉科 副主任醫師 主要從事室外麻醉工作, 熟練掌握ERCP、胃腸鏡、纖維支氣管鏡和DSA的各種介入手術的麻醉。

【溫馨提示】點個關註,這裏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