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一方橫掃口幹舌燥、皮膚幹燥

2024-01-31健康

小編導讀

冬季幹燥,不僅讓人覺得嘴巴像沙漠,皮膚也仿佛沙漠的風暴。而對於患有幹燥症候群的人來說,難捱的口舌幹燥等幹燥癥狀卻是長久的折磨。本文將為大家揭秘口幹舌燥和皮膚幹燥的根本原因,還有中醫如何以獨特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路氏潤燥湯治氣陰兩虛之燥痹

董某,女,42歲,山東菏澤人。2009年11月26日初診。

主訴: 口幹、眼幹3年。

現病史: 患者3年前即感口幹舌燥,吃幹糧需用水送,雙目幹澀,外陰幹燥、缺少分泌物,在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為幹燥症候群。目前伴雙下肢乏力,雙髖關節疼痛酸脹,畏寒怕冷,活動後心悸、胸悶、氣短,睡眠可,大便偏幹,小便可。閉經4年余。舌體胖大,質紅嫩而黯,舌面細小裂紋,苔薄白而少津,脈細弱。

西醫診斷: 原發性幹燥症候群。

中醫診斷: 燥痹(氣陰兩虛,肝腎不足)。

治法:益氣血,滋肝腎。

處方:路氏潤燥湯加減。

太子參12g,西洋參10g(先煎),麥冬12g,黃精12g,石斛12g,生山藥15g,炒白朮 12g,當歸10g,炒白芍12g,制首烏12g,肉蓯蓉15g,桃仁9g,杏仁9g,生穀芽30g,生麥芽30g,炒神麴12g,佛手9g,炙甘草6g。14劑,水煎服,日1劑。

茶飲方: 北沙參12g,天冬10g,百合15g,綠萼梅10g,玫瑰花9g,五味子5g。7劑,水煎代茶飲,每2日1劑。

二診: 經治療1個月後,患者口幹、眼幹明顯減輕,關節疼痛緩解,心悸、胸悶、氣短、畏寒好轉,大便通暢,舌胖嫩紅略黯,苔薄白而少津,脈細弱。既見效機,宗前法治療,繼上方14劑,水煎服,日1劑;茶飲方續用。

三診: 患者精神體力好轉,口眼幹諸癥改善,近稍操勞,偶有肩膝關節酸痛,舌胖嫩淡紅略黯,苔薄白,脈細滑弱。繼以上方15劑,配為顆粒劑,每服6g,日2次,開水沖服。囑其回原籍堅持治療,以資鞏固。

按語

幹燥症候群屬於中醫燥痹範疇,因發病多隱匿,如未及時有效診治,常使病程纏綿難愈。早期肺胃或心肝肺燥熱偏盛;進而傷陰耗氣,脾胃氣陰虧虛,失於健運,氣血津液生化乏源;久病及腎,肝腎陰虛,或陰損及陽;同時燥傷津虧,血澀而瘀,燥瘀搏結,筋脈失養,而致痹痛。

脾胃居中屬土,主運化散精,為氣血津液生化之源、後天之本,當本病呈現氣陰兩虛、瘀血阻絡而以虛為主的階段,路誌正在治療上尤為重視補益脾胃氣陰,促其健運,資其化源,同時兼顧肺肝心腎,合以和血通絡等法。

路氏潤燥湯即由此創制,該方載於【路誌正風濕病學】,由太子參、麥冬、石斛、山藥、葛根、丹參、赤芍、白芍、烏梢蛇等組成,主治燥痹之氣陰兩虛證,癥見口幹、眼幹、咽幹、鼻幹,乏力,皮膚枯澀、瘙癢,五心煩熱、肌肉瘦削,麻木不仁,關節腫痛,小便色黃,大便幹結等,舌質紅或紅絳,或有裂紋,無苔或少苔,或花剝,或鏡面舌,脈細數或弦細數。

本方以太子參、山藥益氣養脾,以資化源;麥冬、石斛、白芍益胃生津、養陰柔肝、交通心腎;佐以葛根升津舒筋;病至後期,燥瘀搏結,脈絡痹阻,故以丹參、赤芍涼血活血,烏梢蛇祛風通絡、性溫不燥;甘草調和諸藥,合以白芍酸甘化陰、柔筋止痛。

該方體現了路誌正「 持中央,顧潤燥,運四旁,調升降,納化常」 學術思想在燥痹中的運用。

該案患者年四旬已絕經,天癸竭,肝腎虧,精血少,元氣虛,故畏寒怕冷,活動後心悸、胸悶、氣短;脾胃為水谷之海,開竅於口,脾和則涎潤,脾不散津,胃燥失潤,則口幹涎少,進幹食需借水下咽;陰血不足,失於濡養,故全身皮膚、外陰幹燥,雙目幹澀;肝腎虧虛,筋骨失養,故雙髖關節酸痛。舌體胖大,質紅嫩而黯,舌面細小裂紋,苔薄白而少津,脈細弱,為氣陰兩虛、肝腎不足、血絡瘀滯之象。

治以路氏潤燥湯加減,方中以太子參、西洋參、麥冬、黃精、石斛、山藥補益元氣、養陰潤燥,白朮、山藥健脾助運,當歸、白芍養血柔肝;制首烏、肉蓯蓉溫潤滋腎,使陽中求陰、陰中求陽,且潤腸通便;桃仁、杏仁行氣活血、宣肺潤腸;生穀芽、生麥芽升發脾胃肝膽清氣,神麴消導助運,佛手疏肝理氣、和胃化痰而不燥,炙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藥。輔以藥茶方,北沙參、天冬、百合、五味子養陰潤燥、緩急安神;綠萼梅、玫瑰花疏肝理氣而不燥。共奏健脾胃、補氣陰、益腎元、調氣血、怡情誌之功,燥痹有望獲愈。

探名老中醫留下的珍貴秘方

【免疫性疾病全國名老中醫治驗集萃】

本分冊分別從醫家簡介、學術觀點、臨床特色、驗案精選四方面對7位在免疫性疾病治療方面知名的名老中醫臨床經驗進行了闡述。醫家簡介部份介紹了名老中醫的學術背景、地位以及成就。學術觀點部份展現了名老中醫獨特的學術觀點及其源流與發展過程。臨床特色部份展現了醫家診治的特點,如特色診療、常用方藥、特殊藥物劑量、藥物配伍等。驗案精選部份則選取了反映醫家臨床的經典案例,體現了名老中醫特有的診療思維。該部份透過專家按語的形式對驗案進行點評,辨析患者脈證,詳解診斷依據,闡釋立法思路、藥物加減變化等。

❖ 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咨詢和聯系正規醫療機構。

版權聲明

本文部份內容選自【免疫性疾病全國名老中醫治驗集萃】(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翟雙慶 徐雲生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 悅讀中醫 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