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百病皆可從心醫,看完這篇文章,你也會養心養生!

2024-07-04健康

「三分治病,七分養」 ,這句流傳千年的古語,道出了養病的重要。

然而,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似乎更偏向於「治」,而忽視了「養」的深遠意義。

治病,固然離不開醫生的精湛醫術和對癥之藥,但養病,卻更多地依賴於患者自身的調養與心態。

治病與養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治病,是醫生用藥物、手術等手段消除疾病的過程。這一環節,醫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疾病並非僅僅依靠藥物就能完全治愈,患者自身的調養同樣重要。這就引出了「七分養」的概念。

養病,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休息和恢復,更重要的是心態的調整和內心的平靜。歷史上許多養生專家都強調「養心重於養身」。唐代藥王孫思邈,壽高百余歲,他的養生之道就註重養心。他提出「 安心是藥更無方 」,強調了養心在養生中的重要性。這一觀點,與現代醫學對心理健康的重視不謀而合。

孫思邈的養心真諦

孫思邈不僅提出了「安心是藥更無方」的養心理念,還具體闡述了「 十二少」的養心真諦與「十二多」的喪生之本 。這「十二少」包括:「 少思、少念、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好、少惡、少欲、少怒 」。

而與之對應的「十二多」則是:「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誌散,多欲則誌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虧,多笑則臟傷,多愁則心攝,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混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 」。

這「十二少」與「十二多」,實際上是對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情緒和行為的一種規範和指導。它告訴我們,要想養心,就要盡量做到「十二少」,避免「十二多」。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養生境界。

心情舒暢與疾病的關系:一項38年的調查研究

有人曾花費38年的時間,對心理與健康的關系進行了一項深入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心情舒暢的人,死亡率很低,而且極少得慢性病;而精神壓力大的人,竟然有1/3因重病去世。這一研究結果,再次印證了養心在養生中的重要性。

我們生活中很多常見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胃潰瘍、肺結核、哮喘甚至感冒等,都與情緒有著密切的關系。情緒的不穩定,往往會導致身體機能的紊亂,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因此,養心不僅僅是為了養生,更是為了防病。

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對於已經生病的人來說,心理因素同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自身有良好的心理狀態,與醫生密切配合,樂觀地面對生活,那麽即使重病也可能得到緩解。相反,如果患者總是心事重重、郁郁寡歡,那麽即使微不足道的小病也可能演變為無法救治的重癥。

這一觀點,在現代醫學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醫生在治療疾病時,不僅會關註患者的身體狀況,還會關註患者的心理狀態。

養心的十二字真言:心胸寬廣,豁達開朗

那麽,如何養心呢?孫思邈的「十二少」與「十二多」為我們提供了指導。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踐養心:

  1. 心胸寬廣 : 不斤斤計較,不鉆牛角尖,對人對事都持有一顆寬容的心。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和爭執,還可以讓自己的心情更加舒暢。
  2. 豁達開朗 : 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能夠坦然面對,不輕易放棄。這種豁達開朗的心態,可以讓我們更加堅強和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3. 樂觀積極 : 無論遇到什麽事情,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可以讓我們更加充滿信心和動力去面對生活。
  4. 靜心養性 : 透過冥想、瑜伽等方式來靜心養性。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放松和滋養,從而達到養心的目的。

養心的輔助手段

當然,養心並不僅僅局限於心態的調整。在養心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輔以食物進行食補,用藥物進行藥補。這樣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可以促進疾病的康復。

在食補方面 ,我們可以多吃一些具有養心功效的食物,如蓮子、百合、紅棗等。這些食物都可以幫助我們安心養神,從而達到養心的目的。

在藥補方面 ,我們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一些具有養心功效的中藥進行調養。如柏子養心丸、天王補心丹等。這些藥物都可以幫助我們調理心神,從而達到養心的效果。

綜上所述,「三分治病,七分養」的古語並非電洞來風。治病固然重要,但養病同樣不可忽視。而養病的關鍵,就在於養心。只有做到心胸寬廣、豁達開朗,我們才能遠離疾病,擁有健康的身體。因此,「 百病皆可從心醫,養病定要先養心 」的養生之道並非虛言。

最後,我想說的是:養心並不難,難的是我們是否願意去做。

只要我們願意付出努力和時間,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生活方式,那麽養心就一定能夠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

而當我們真正做到養心時,就會發現:原來健康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那麽,你是否願意開始這段養心之旅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