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萎縮性胃炎就是胃變小了?能治好嗎?聽聽醫生怎麽說

2024-09-06健康

Q1:

什麽是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種類別,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導致固有腺體的減少,常伴有腸腺上皮的化生和/或異型增生的一種慢性胃部疾病。

有些人沒有明顯的癥狀;

有些患者會出現腹痛、反酸、腹脹等消化不良或消瘦、貧血癥狀。

Q2:

萎縮性胃炎就是胃變小了嗎?

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面的細胞、腺體的萎縮,並不是胃的體積的縮小。

所以,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不必擔心自己的食量會變小,也無需刻意減少進食量。

Q3:

何為腸腺上皮化生?

腸腺上皮化生一般簡稱為「腸化」,是指在胃黏膜慢性炎癥時,本來該長胃黏膜的地方變成了腸的粘膜。腸化可以分為大腸型化生和小腸型化生 2 種類別,腸化生的範圍大和發生嚴重則與胃癌有關。

腸上皮化生在內鏡下表現為胃竇的灰白色隆起

Q4:

什麽是異型增生?什麽是上皮內瘤變?

異型增生(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也叫做「上皮內瘤變」,是指胃黏膜上皮細胞發生改變,有惡變的可能,代表腫瘤性生長的起始階段,是當前最為公認、最為直接的胃癌前病變。

分為輕、中、重 3 級或低階別、高級別 2 級。

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重度異型增生)短期內進展為胃癌的風險高,需要手術治療或鏡下黏膜切除治療;

輕、中度異型增生即低階別上皮內瘤變需要定期胃鏡病理檢查,密切監測隨訪,以篩查早期胃癌,減少胃癌發生。

不論是腸化還是異型增生,都是在病理檢查中進行診斷的。

Q5:

慢性萎縮性胃炎分為幾種類別?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分為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往被稱為 A 型胃炎)和多竈萎縮性胃炎(以往被稱為 B 型胃炎)兩大類。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萎縮性部位主要位於胃的上 2/3,由自身免疫因素引起,患者常伴有胃酸分泌過少、貧血(惡性貧血)、消瘦等癥狀,這型胃炎在中國比較少見。

多竈萎縮性胃炎的萎縮部位主要位於胃的下 1/3,萎縮的部位呈點狀,不一定影響胃酸的分泌,中國大多數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屬於這一類別,對身體的影響較小。

Q6:

慢性萎縮性胃炎能不能治好(逆轉)?

一部份能!

萎縮、腸化、不典型增生,可能會同時出現,也可能只有萎縮沒有腸化、增生等。

對於大部份輕度萎縮和輕度腸化,以及一些年紀大的,可以不必追求逆轉,只要不進展就好。

能逆轉的,也有條件:年紀比較小的,輕度異型增生以前的階段(包括輕中度(局竈性)萎縮、輕度腸化、輕度不典型增生),透過規範治療,有可能逆轉,但不是100%逆轉。(詳見下文第十九問)

重度萎縮、中重度異型增生,一般不能逆轉;需要嚴密監測,或及時內鏡下幹預治療。

Q7:

我的檢查報告是c1、c2、c3是什麽意思?

還有一種分期,是以發生萎縮的範圍來分級的:根據分布範圍的不同分為c1、c2、c3和o1、o2、o3六種類別,分型是根據萎縮的範圍來分的。

c其實指的是英文close的簡稱,指的是萎縮性胃炎閉合型的分型;胃黏膜萎縮沿胃竇小彎向上發展,尚未累及到賁門,稱為C型,即閉合型;

c1指的是病變局限在胃竇部,c2病變進展到胃角,c3病變進一步發展到賁門。

o1、o2、o3分期,指的是開放型萎縮性胃炎,程度比閉合型的更加嚴重。

黏膜萎縮累及到賁門,且一直向胃前後壁延伸,稱為O型,即開放型,根據萎縮的範圍依次為o1、o2、o3。見下表。

從嚴重程度及癌變機率來看,依次是:C1<c2<c3<o1<o2<o3。

Q8:

萎縮性胃炎是怎麽判斷病情輕重的?

1)0期:

胃竇沒有萎縮+胃體沒有萎縮。

2)I期:

① 胃竇輕度萎縮+胃體沒有萎縮。

② 胃竇輕度萎縮+胃體輕度萎縮。

3)II期:

① 胃竇中度萎縮+胃體沒有萎縮。

② 胃竇中度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③ 胃竇輕度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④ 胃竇沒有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⑤ 胃竇沒有萎縮+胃體重度萎縮。

4)III期:

① 胃竇重度萎縮+胃體沒有萎縮。

② 胃竇重度萎縮+胃體輕度萎縮。

③ 胃竇中度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④ 胃竇輕度萎縮+胃體重度萎縮。

5)IV期:

① 胃竇重度萎縮+胃體中度萎縮。

② 胃竇中度萎縮+胃體重度萎縮。

③ 胃竇重度萎縮+胃體重度萎縮。

Q9:

得了萎縮性胃炎胃酸分泌就一定會減少嗎?

如果是 A 型萎縮性胃炎,則分泌的胃酸會減少,治療這種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方式就是要服用弱酸制劑補充人體胃酸分泌的不足;

對於國內大多數的 B 型慢性萎縮性胃炎來說,由於只是局竈性的萎縮,只有極少部份腺體的功能喪失,因而不會影響整體胃酸的分泌,對人體的消化功能也不會有影響,有些患者甚至還可能表現出胃酸分泌過多的癥狀。

Q10: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病率高嗎?

目前有關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病率資料比較少。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患病率在不同地區中差異較大,在胃癌高發的東亞、東歐、南美等地區,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腸化的患病率也相對較高。

中國自開展纖維和電子胃鏡檢查以來,慢性萎縮性胃炎檢出率占胃鏡受檢病人總數的 7.5~13.8%。這個數碼在55歲以後人群還會更高。

總體來說,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所以診斷為萎縮性胃炎無需恐慌。

Q11: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是什麽?

慢性萎縮性胃炎與多種因素相關,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膽汁反流、免疫、遺傳、年齡、高鹽及低維生素飲食等因素相關。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列為一類致癌因子。

2、膽汁反流

膽汁可損傷胃黏膜屏障,使黏膜修復功能減弱,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生。高齡、胃動力減弱、吸煙等可能是引起膽汁反流的原因。

3、維生素缺乏

已有研究表明萎縮性胃炎患者維生素 B12、葉酸缺乏、長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抑制胃黏膜分泌維生素 C,使維生素 C 對氧自由基和亞硝酸鹽的清除能力下降,從而加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變程度。

4、免疫因素

胃體萎縮性胃炎與自身免疫有關。

5、生活方式

長期過熱、高鹽飲食,水果、蔬菜攝入少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生相關,與酗酒的關系尚不明確。

Q12:

慢性萎縮性胃炎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嗎?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常見病因。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常規檢查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如果確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一定要及早根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胃黏膜的炎癥,阻斷病變的進展。

Q13:

老年人更容易得慢性萎縮性胃炎嗎?

從世界範圍來看,慢性萎縮性胃炎均呈現出老年人高發的現象,隨年齡增長發病率也隨之增高。國際衛生組織調查發現,20~50 歲患病率僅 12% 左右,而 51~65 歲則高達 52% 以上。

由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患病率隨年齡增高而增高,也有學者認為胃黏膜萎縮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一種「器官老化」現象。

Q14:

慢性萎縮性胃炎有哪些癥狀?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多數沒有任何癥狀。

有癥狀者僅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滿、早飽、噯氣、惡心等非特異性消化不良癥狀。早飽是指少量進食則有吃飽的感覺,也是胃或上腹部的一種脹滿感。噯氣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打嗝、打飽嗝。

少部份患者還可有乏力、消瘦、貧血等全身癥狀或者健忘、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

Q15:

萎縮性胃炎比淺表性胃炎更嚴重嗎?

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 2 種,一般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比慢性淺表性胃炎疾病嚴重程度更重。

因為從治療上來說,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好治愈,其中發生萎縮、腸化和異型增生的粘膜恢復為正常胃黏膜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且有極少數的中重度慢性萎縮性胃炎有進展為惡性腫瘤的可能。

但並不是說在癥狀上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一定比淺表性胃炎更重,有些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能並沒有什麽不適癥狀。

Q16:

得了慢性萎縮性胃炎一定會得胃癌嗎?

多竈萎縮性胃炎即B 型萎縮性胃炎是胃腺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胃黏膜萎縮被認為是癌變的基礎。

當萎縮性胃炎合並腸化和異型增生時稱之為胃癌前病變,癌變風險明顯增加。(目前認為只有異型增生,稱為癌前病變;萎縮和腸化稱為癌前疾病或者癌前狀態;)

根據國內多年隨訪資料分析,慢性萎縮性胃炎絕大多數預後良好, 一般認為其癌變率是:

5-10年癌變率3%-5%,10年以上10%,

輕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2.5%-11%,

中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4%-35%,

重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10%-83%。

但絕大多數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情穩定,不會進展為胃癌。

Q17:

慢性萎縮性胃炎要做什麽檢查?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檢查主要包括以下 4 個方面:

1、胃鏡檢查

可以很直觀的看到胃黏膜的情況。

2、組織病理學檢查

透過胃鏡取出 1 塊或多塊胃黏膜組織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明確是否存在萎縮、腸化或異型增生。病理組織學檢查是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金標準。

2005年國際萎縮研究小組提出胃黏膜炎性反應和萎縮程度及範圍的分期、分級標準(即慢性胃炎OLGA分期),基於胃炎新悉尼系統對炎癥和萎縮程度的半定量評分方法,采用胃炎分期代表胃黏膜萎縮範圍及程度,采用胃炎分級代表胃黏膜炎癥程度,將慢性胃炎的組織病理學與癌變危險性聯系起來,為臨床醫生提供更為直觀的資訊。

3、幽門螺旋桿菌檢測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是為了明確病因。目前套用較多的是 13C 或 14C 尿素呼氣試驗,檢查簡單無痛,容易被患者接受,而且準確度較高。

快速尿素酶試驗是也是常用的檢查方法,通常在進行胃鏡檢查時一並進行,操作簡便、費用低廉。

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前需要提前停服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鉍劑等藥物,否則結果將呈現假陰性(即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但檢測不出來)。

4、其他檢查

如果懷疑為自身免疫導致的萎縮性胃體炎應檢測血清胃泌素、維生素 B12 水平糊相關自身抗體(抗壁細胞抗體和抗內因子抗體);

檢測血清胃泌素 G17、胃蛋白酶Ⅰ和Ⅱ有助於判斷有無萎縮和萎縮部位;

伴有腹脹、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的患者,可行 X 線鋇條排空試驗或胃電圖檢查以了解胃動力情況。

這些檢查有助於治療方案的選擇。

Q18: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本治療原則是什麽?

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素;

改善黏膜病變情況,或者逆轉萎縮、腸化;

同時定期監測,以早診斷,早幹預,阻斷部份中-重度患者向惡性腫瘤的演變。

Q19:

萎縮、腸化和異形增生怎樣治療?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減緩癌變行程和降低胃癌發生率,目前的研究表明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逆轉萎縮,但對於腸化和異型增生的治療作用有限。

目前中藥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或阻斷萎縮、腸化、異型增生的進展,常用的中成藥有摩羅丹、胃復春、康復新液等。

此外,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維生素 C 以及微量元素硒等可能降低胃癌發生的危險性。

適量補充葉酸、維生素B12可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組織病理狀態而減少胃癌的發生。可以嘗試用於萎縮、腸化和異型增生的治療。

無論病因為何,醫務人員均應評估萎縮性胃炎患者是否存在鐵和維生素B-12缺乏,尤其是以胃體為主的萎縮性胃炎。

同樣,對於不明原因的鐵或維生素B-12缺乏患者,在進行鑒別診斷和適當的診斷評估時應考慮萎縮性胃炎。

Q20:

哪些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需要手術?

重度異型增生短期內進展為胃癌的風險高,就要考慮進行胃鏡下黏膜切除或手術的治療;

輕、中度異型增生需要定期進行胃鏡病理檢查,密切監測隨訪,以篩查早期胃癌,積極治療以減少胃癌發生。

Q21:

慢性萎縮性胃炎能治好嗎?

目前認為,中藥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或阻斷萎縮、腸化、異型增生的進展,甚至能部份逆轉輕度(局竈)萎縮和輕度腸化;

但還沒有確切證據表明已經發生異型增生的可以逆轉。

Q22:

慢性萎縮性胃炎如何安排定期復查?

中-重度慢性萎縮性胃炎有一定的癌變率。為了既減少胃癌的發生,又方便患者且符合經濟學要求,建議:

1)中-重度萎縮並伴有腸化生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每 1 年左右隨訪一次,不伴有腸化生或異型增生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可酌情安排內鏡和病理及胃功能及腫瘤標誌物隨訪。

2)伴有輕-中度異型增生者縮短至每 6 個月左右進行內鏡和病理及胃功能及腫瘤標誌物隨訪一次。

3)重度異型增生患者應立即確認,證實後行內鏡下治療或手術治療。

Q23: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生活中應註意什麽?

應避免進食隔夜菜、腌熏制、過鹹的食物,如鹹冬菜、腌肉、熏肉等。應註意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

少吃生、冷、硬、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過於油膩食物,宜食易消化的食物,不吃過熱、過期、煎炸、黴變等不潔食物。戒煙酒。

慢性萎縮性胃炎應如何調整心態?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戰術上藐視,戰略上重視。

絕大多數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病情都是穩定的,不會進展為胃癌;

如果經過病理學檢查確診為中-重度的腸化和異型增生,也不要擔心,只要按照上面介紹的定期監測方案,及時到醫院進行胃鏡檢查,早期發現惡變跡象,早期幹預就可以。

對於疾病的過於擔心反而不利於病情的緩解。

如何預防慢性萎縮性胃炎?

多數萎縮性胃炎可以算是一種正常的退行性病變,完全預防是不可能的,以下生活方式可能有益:

健康飲食:低鹽,飲食中增加新鮮蔬菜等;

規律飲食:三餐要規律,避免過饑、過飽;

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

戒煙;

適當運動。

來源: 胃與腸科普